龙永芳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天津地铁5号线北起北辰区双街,南至津南区大寺;天津地铁6号线北起大毕庄停车场,南至李七庄,两者均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外部填充线。根据建设规划(建设项目的设计年限按项目建成通车年为基准年,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第10年、远期为第25年,本项目研究年度初、近、远期分别为2016、2023、2038年),5号线初期建设范围为北辰区双街—河西区环湖西路,从环湖西路站开始修建联络线至天津地铁6号线的体育中心站,与6号线共同组成一条环线。初期5号线从体育中心站开始与6号线共线运营至终点李七庄站,近期若运输能力富余,也可以考虑共线运营,远期当客流增幅较大时,两线分开运营,体育中心站—李七庄站划归5号线。
下面对5、6号线的共线运营段,即体育中心站—李七庄站进行能力适应性分析。
5、6号线各研究年度均采用B型车6辆编组,定员1 440人/列。
5、6号线初、近期运行交路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5号线初、近期列车运行交路
图2 6号线初、近期列车运行交路
近期5号线高峰小时开行大交路10对列车,小交路7对列车;6号线高峰小时开行大交路12对列车,小交路6对列车。若考虑5、6号线近期仍然在体育中心站—李七庄站区间共线运营,由于体育中心站为5、6号线共用的小交路折返站,而列车折返能力通常是轨道交通最终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因此需要检算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体育中心站采用站后折返形式,车站配线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5号线体育中心站配线示意
列车折返能力是指轨道交通折返站在1 h内能够折返的最大列车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折返——折返能力,列/h;
I到达——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到达间隔时间,s;
I出发——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时间,s。
应该强调的是,列车折返间隔时间与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两列列车在折返站先后出发或到达的时间间隔,而后者反映的是一列列车在折返站由到达至出发、或由出发至到达的时间间隔。
(1)列车编组为B型车6辆,3动3拖,列车长度为120 m;
(2)正线列车运行最高速度78 km/h;
(3)道岔侧向限速30 km/h;
(4)平均加速度为0.5 m/s2,启动平均加速度为0.83 m/s2,常用制动减速度为1.0 m/s2;
考虑到列车进路存在干扰问题,列车到达优先于列车出发,因此列车最小出发间隔一般大于或等于列车最小到达间隔,故只需计算列车最小出发间隔即可以保证列车折返能力不被高估。
I出发=t离去+t转换+t出线+t停站
式中I出发——列车最小出发间隔;
t离去——出发列车尾部驶离车站闭塞分区的时间;
t转换——列车折返时办理进路、开放信号等的作业时间,一般取13 s,其中办理进路时间3 s、选路及锁闭进路含转辙机动作时间9 s、信号机开放时间1 s;
t出线——列车从折返线起车至车站站台的时间;
t停站——列车停站时间。
从李七庄方向来的5、6号线列车共线运营至体育中心站,接入共用的站台,由于体育中心站为小交路的折返站,因此按照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
根据5、6号线的运行交路和行车计划,在小交路体育中心站有以下两种折返形式。
(1)前行列车由1站台驶离车站5、6号线并线道岔D点;办理进路并开放信号;列车由折返线A点运行至1站台停车;停站时间内乘客上车完毕并开放信号,列车发车,见图4。
图4 体育中心站折返示意(一)
经过计算,该种情况的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I出发=25+13+45+30=113 s。
(2)前行列车由1站台驶离车站5、6号线并线道岔D点;办理进路并开放信号;列车由A点运行至1站台停车;停站时间内乘客上车完毕并开放信号,列车发车,见图5。
图5 体育中心站折返示意(二)
经过计算,该种情况的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I出发=25+13+31+30=99 s。
若需要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满足要求,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I出发最大不能超过92 s(考虑5、6号线高峰小时共开行35对列车,同时考虑10%的能力富余量,即需满足开行39对列车)。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列车出发作业过程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在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已经不能满足折返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无需再计算列车最小到达间隔时间)。
综上所述,在体育中心站采用前述车站配线形式,5、6号线采用前述列车开行方案的前提下,从近期开始5、6号线已不能共线运营,两线应分开运营。
根据天津地铁5、6号线共线运营的特点,对共线运营段的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由于车站折返能力是城市轨道交通能力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因此研究共线运营段的小交路折返车站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分别计算了两种不同折返形式的列车最小出发间隔,从而得出结论: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不能满足近期(2023年)运营的要求,因此从近期(2023年)开始天津地铁5、6号线已不能共线运营,两线应分开运营。
[1]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83-87.
[2]毛保华,姜 帆,刘 迁,等.城市轨道交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4-137.
[3]张国宝,于 涛.关于城轨列车折返能力计算与加强的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6(8):55-58.
[4]张国宝,刘明姝,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中间站折返时的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6):31-35.
[5]朱 翔.地铁折返站折返能力的综合分析[J].交通与运输,2003(S):17-20.
[6]吴懋远,陈 琪.地铁折返站折返能力的确定[J].地铁与轻轨,1996(1):23-27.
[7]张国宝.地下铁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J].上海铁道学院学报,1995(1):66-71.
[8]梁九彪.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能力分析与计算[J].都市快轨交通,2008(5):27-30
[9]刘 涛.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的估算及影响因素[J].铁道通信信号,2008(12):17-20.
[10]李春雨,杜 文,祝晓波.城市轨道交通中间折返站折返模式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09(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