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编制与结构验证

2011-01-13 04:34王文霞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艾滋污名探索性

钱 胜,王文霞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部,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民康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5)

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编制与结构验证

钱 胜1,王文霞2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部,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民康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5)

目的:编制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方法:结合国外相关问卷、个人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原始项目构成问卷,对86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结构,并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结果:编制的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包括社会距离、道德判断与责备、强制性处理意见三个维度,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结论: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适用于测查大学生公众艾滋污名。

大学生;艾滋污名;信度;效度

污名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Link等[1]对污名的定义是:污名是指在一个允许污名各种成分显露的社会情景中,贴标签,刻板印象,地位丧失,与歧视同时发生的情况。艾滋污名是指对艾滋病及其相关事物的刻板印象和对艾滋病患者及其相关人群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艾滋污名会对艾滋病的预防行为,如安全套的使用、主动进行HIV检测、诊断阳性后的求医行为、对HIV阳性人群的护理等都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尽管我国已有大量关于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但多数研究都相当粗略,大多是对现象进行描述,或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目前,国内少有艾滋污名的有效测量工具。编制测量艾滋污名的可靠和有效的工具,对研究艾滋污名的影响因素和艾滋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usch等[2]将艾滋污名分为自我污名和公众污名。自我污名指被污名化个体内化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的影响;公众污名指人们对感知到的有污名化特征的他人的社会反应。公众污名由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要素组成[3]。本研究从污名的给予者视角,探讨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LWHA)公众污名的结构。

一、研究方法

1.初始问卷条目的搜集与整理

问卷条目的收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文献分析。收集国外艾滋污名问卷中的条目,主要包括:Kalichman等[4]发展的简短单维9条目问卷;Judith A Stein等[5]编制的中国医务人员艾滋污名问卷中适合非医务人员使用的部分条目;Becky L Genber等[6]编制的发展中国家艾滋相关污名问卷;Maretha J Visser等[7]编制的艾滋污名平行问卷中的个人污名分问卷部分。请5名已经通过CET6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分头翻译并集中讨论;并请英语系教师回译,对照中英文互译版本进行修改以确定无理解偏差。二是对21名大学生的个人访谈得到的条目。三是对大学生发放100份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到的条目。

通过对国外问卷条目的翻译与回译,遴选出可用于编制本问卷的44个项目。对个人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的条目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出项目反应频数在3次以上的48个条目。问卷形成后,就条目是否反映了艾滋污名概念的内容,项目表述是否有歧义,是否易于理解等角度,请2位心理学专家和5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对项目进行修改,最终形成92个条目的初始问卷。采用Likert6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6分,问卷包含部分反向题,将反向题重新计分,总分越高表明艾滋污名越高。

2.预试

(1)被试。在河南、广东两省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小范围预试。在高校自习教室随机发放初测问卷,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50份,剔除未作答、作答不全或作答规律化的无效问卷37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0.76±1.43岁。其中,男生86人,女生127人;文科85人,理科128人;城市82人,农村131人。

(2)统计方法。样本收集后,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3)预试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将标准差小于0.98的条目删除。项目分析,除了运用CR值挑选题项外,还删除题总相关系数在0.30以下的条目。因素分析适合度检验表明,预试数据样本的KMO值为0.902,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8408.782,df=2278,显著水平小于0.001,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Varimax正交旋转。经过多次探索得出稳定的因素结构。最后确定29个条目作为下一步正式调查的题项。

3.正式施测

(1)被试。选取郑州、开封、广州、南京四地的大学生,在自习室向自习的大学生随机发放1000份问卷。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剔除作答不完整、规律性作答和在三道MMPI测谎题上两道或两道题以上倾向于回答否定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8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被试平均年龄20.81±1.85岁。其中,男生363人,女生497人;文科420人,理科440人;城市418人,农村442人;大一180人,大二198人,大三220人,大四262人。

(2)统计方法。样本收集后,采用SPSS13.0和AMOS5.0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项目分析

对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条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预试后保留下的29个条目决断值良好,题总相关分析表明,29个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40以上,提示条目的鉴别度较好(见表1)。

表1 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项目分析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SPSS13.0将正式施测的数据分为大致相等的随机两个部分,对正式施测的前半部分数据(N=428)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Varimax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并参照碎石图来确定因素数目。删除载荷小于0.45以下的项目及多重载荷的项目。问卷呈现清晰的三因素结构,但第一个因素上的条目较多。为了让因素间条目数量尽可能接近,删除该因素上部分表述意义相近的条目,最终保留21个条目。其KMO值为0.946,Bartlett's球型检验的卡方值为5112.135,伴随概率远小于0.001,总方差解释率达61.471%。各个项目在相应因素上的载荷及条目共同度见表2。其碎石图也清晰地显示应当抽取三个因素,如图1所示。

表2 转轴后的因素载荷、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条目共同度

图1 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碎石图

3.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5.0对正式施测的另一半数据(N=43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确定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结构是否稳定可靠。考虑到三个因素存在显著相关,表明三个因素存在内部关系,因而本研究尝试建立了单因素模型。

早先有学者在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的研究确认了艾滋污名的两个核心成分:一是缺乏足够的艾滋病知识导致的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害怕,其结果是人们对PLWHA保持社会距离;二是道德维度的污名,包括判断、羞耻和责备[8]。在Maretha J Visser等编制的艾滋污名平行问卷的个体污名分问卷中,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了两个因素,分别被命名为责备和判断,即人际距离。因此,本研究又构建了两因素模型,令相关系数较高的社会距离和强制性处理意见合并为一个维度,道德判断与责备因素仍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进行两因素的模型验证。

从表3可以看出,单因素模型拟合较差,三因素和两因素模型均显示了较好的拟合指标,从两因素模型到三因素模型付出了2个自由度,但x2明显减少了;再综合其它拟合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三因素模型更适配数据,因而接受三因素模型。

表3 艾滋污名问卷各模型的拟合指标

4.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信度

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4)表明,大学生艾滋污名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20,社会距离维度的α系数为0.935,道德判断与责备维度的α系数为0.872,强制性处理意见维度的α系数为0.734。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40,社会距离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927,道德判断与责备分半信度为0.859,强制性处理意见的分半信度为0.754,表明问卷具有理想的信度系数水平。

5.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效度

(1)内容效度。本研究在开始收集问卷条目时,广泛查阅了国内外艾滋污名的相关文献,并通过个人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制定了原始条目,在正式施测之前,邀请了2位心理学专家和5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审定了各条目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请部分大学生试读,指出各条目是否有不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问卷项目内容的适当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且在发放正式问卷之前,还进行了一次小范围预测,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与修改。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表4 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

(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抽取三个因素,三个因素易于命名、结构明确、可解释性强,基本上与Link等的概念界定相吻合。解释了61.471%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通过求出各个维度和总问卷的相关矩阵来验证问卷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因此,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三、讨论

1.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开放式调查等编制了大学生艾滋污名初始问卷,并根据预试的结果进行项目筛选;正式施测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讨艾滋污名的维度,对其维度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并进行了模型间的竞争和比较,结果表明,大学生艾滋污名包括清晰的三个维度,且三个维度结构明确、易于命名、解释性强,总方差贡献率为61.471%。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模型间的竞争比较的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最优。信度分析表明,大学生艾滋污名总问卷及三个维度都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各维度和所含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问卷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效度分析表明,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2.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的维度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最终的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包含21个项目,总共抽取了三个因素。因素一体现了人们对PLWHA保持社会距离的回避意愿,反映了Link等定义的第一个层面,与Maretha J Visser等编制的艾滋污名平行问卷个人艾滋污名分问卷的“社会距离”因子很接近,将其命名为“社会距离”。因素二体现了对艾滋相关人群的道德判断和评价,将艾滋病相关人群视为道德低劣的群体,应该对自己的被感染和患病负责,反映了Link等定义的第二和第三个层面,将其命名为“道德判断和责备”。因素三(已反向计分)体现了对艾滋相关人群权利的剥夺,是社会强势阶层对弱势阶层权利的压制,与Link等定义的第四和第五个层面相吻合,将其命名为“强制性处理意见”。

(1)社会距离。它体现了非感染者对PLWHA的回避意愿和保持距离,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那些体现对艾滋病的惧怕情绪的条目,如“我害怕艾滋病患者”出现在社会距离维度中,与Link等的研究结果相符。Link等发现,情绪反应在污名的形成以及污名对个体的影响中非常重要。他们把情绪反应作为一个污名成分加进对污名的界定中[9]。从进化论心理学的角度讲,公众污名可能是个体生存和繁衍的策略,具有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唤起人类的恐惧情绪,恐惧情绪促使人们与这类疾病保持社会距离。非感染个体为了避免自己被病毒感染,就必须排斥和远离传染源。污名化策略可能是人们为了种族的生存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2)道德判断与责备。艾滋病从一开始就是被高度道德化的疾病,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与个人修为有关,由于艾滋病的传播往往与吸毒、卖淫、嫖娼以及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密切关联,这些现象不被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接受,导致普通人群(包括大学生)对HIV高危人群不良行为的“道德审判”。Crocker等[10]认为污名他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提升他们的自尊心,获得个人的优越感;增强他们对自己群体的认同感;使他们认为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是合理的。因此,对PLWHA的道德判断与责备就不足为怪了。

(3)强制性处理意见。条目已反向计分,体现了社会上的强势权力群体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优越地位,对弱势群体的压制排斥的社会控制过程,包括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侵犯和剥夺。Link等认为,污名的产生必须依赖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许可。因此,污名不仅仅是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成分的组合,而且是在权力许可下各种成分动态联系的过程。污名的对象是社会边缘群体,而一旦被污名化,这些本就拥有较少权力的个体或群体由于拒绝、歧视、社会排斥,更难得到社会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污名具有不断强化已有社会不公平的功能。

大学生艾滋污名由社会距离、道德判断与责备、强制性处理意见三个维度组成,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指标,是测评大学生艾滋污名的有效工具。

[1]Link B G,Phelan J C.Conceptualizing stigma[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1(27):363-385.

[2]Rusch N,Angermeyer M C,Corrigan P W.Mental illness stigma:concepts, consequences,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J].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Psychiatrists,2005,20(8):529-539.

[3]Corrigan P W,Kerr A, Knudsen L.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change[J].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2005(11):182.

[4]Kalichman S C,Simbayi L C, Jooste S,et al.Development of a brief scale to measure AIDS-related stigma in South Africa[J].AIDS and Behavior,2005(9):135-143.

[5]Judith A Stein, Li Li.Measuring HIV-related Stigma Among Chinese Service Provider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 Multidimensional Scale[J].AIDS Behav,original paper,2007.

[6]Becky L Genber,Surinda Kawichai,Alfred Chingono.Assessing HIV/AID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AIDS Behav,original paper,2007.

[7]Maretha J Visser,Trace Kershaw,Jennifer D Makin,et al.Development of Parallel Scales to Measure HIV-Related Stigma[J].AIDS Behav,original paper,2008.

[8]Nyblade L,Mac Quarrie K.Can we measure HIV/AIDS 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quantifying stigm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B/OL].[2011-04-25].http://www.policy project.com/pubs/general report/measure%20HIV%20stigma.pdf.

[9]Link B G,Yang L H,Phelan J C,et al.Measuring Mental Illness Stigma[J].Schizophrenia Bulletin,2004,30(3):511-541.

[10]Crocker J,Major B,Steele C.Social stigma.In:Gilbert D T, Fiske S T, Lindzey G,Boston, ed.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A[M].New York:McGraw-Hill,1998:504-553.

Compilation of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 AIDS Stigma and its Structure Verification

QIAN Sheng1, WANG Wenxia2
(1.Studients' Affairs Sectio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325035, China;2.Wenzhou Minkang Hospital, Wenzhou,325005, China)

Objective: To draw up a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 AIDS stigma. Methods: To refer to the related questionnair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personal interview and the result of opening questionnaire. A questionnaire was worked out by selecting the clauses from the original one and860 college students answer in the questionnaire. EFA and CF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whil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 as well. Result: the questionnaire on AIDS stigma includes3 dimensions: social distance, moral judgment and blame, and opinions on compulsory treatment. The questionnair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 AIDS stigma is applicable in measuring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AIDS stigma.

College students; AIDS stigma; Reliability; Validity

G446

A

1671-4326(2011)03-0080-04

2011-05-21

钱 胜(1982—),男,河南信阳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助教,硕士;

王文霞(1979—),女,河南安阳人,温州民康医院主治医师.

胡 瑜]

猜你喜欢
艾滋污名探索性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昆明地区艾滋初治病例感染、免疫及耐药情况调查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艾滋歧视诉讼的域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排斥视角下艾滋就业歧视的认知与应对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污名的道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