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产聚-β-羟基丁酸芽胞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011-01-12 06:58:00董夏梦宋迤明蒋冬花蓝丽精蔡琪敏
微生物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苏云金蜡样芽胞

董夏梦,宋迤明,蒋冬花,蓝丽精,蔡琪敏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聚-β-羟基丁酸(PHB)是微生物在营养不均衡条件下(如碳源过剩、氮、磷、硫等营养限制)积累在体内作为其营养和能量储存物质的天然高分子储存物(分子量50 000~1 000 000)。PHB首先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Lemoigne于1926年从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 egatherium)中分离鉴定,其在物理性质甚至分子结构上都与聚丙烯很相似,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它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透氧性、无刺激性、光学活性等特殊性能[1]。作为无公害塑料,PHB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所用PHB生产菌种中以真养产碱杆菌研究及应用最为广泛[2]。真核生物中尚未发现有PHB颗粒存在[3],而原核生物中,革兰阳性菌或阴性菌均发现PHB产生菌,例如:产碱杆菌属、固氮菌属、假单胞菌属、生丝微菌属、嗜盐杆菌属和甲基杆菌属等[4]。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产PHB较高的芽胞杆菌PX-95,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技术将其鉴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 acillus thuringiensis)。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芽胞杆菌菌株分离筛选自浙江省各地(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台州、丽水)采集的土样,包括玉米地、番薯地、花生地等土壤。1.1.2 培养基(g/L) 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蛋白胨10,NaCl 5,琼脂20,pH 7~7.2,用于菌种分离;②种子培养基:牛肉膏3,蛋白胨10,NaCl 5,pH 7~7.2;③发酵培养基[5]:蔗糖10,牛肉膏5,MgSO4·7H2O 0.2,CaCl20.05,FeCl30.01,K2HPO40.04,KH2PO40.03,NaH2PO4·2H2O 0.05,H3BO30.005,pH 7.8。

1.1.3 主要试剂 聚-β-羟基丁酸(PHB)标准品购自Sigma公司,苏丹黑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生化试剂或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1.2.1 高产PHB芽胞杆菌的分离、筛选 ①芽胞杆菌的分离、纯化:取土样1.0 g,加9 mL无菌水稀释,80℃水浴15 min后,进行10-1~10-4梯度稀释,取10-2浓度稀释液100μL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24 h。挑取圆形乳白色单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获得纯菌株,编号保存;②PHB颗粒染色初筛产生PHB菌株:用苏丹黑染色法。PHB颗粒呈黑绿色,菌体呈红色。以PHB颗粒大小和生长速率作为标准初步筛选产生PHB菌株;③PHB初步定量测定复筛高产PHB菌株:挑取初筛获得的纯菌株单菌落接种于150 mL锥形瓶(含30 mL种子培养基)中,30℃,180 r/min培养12 h,用作发酵种子。按6%比例转接于250 mL锥形瓶(含50 mL发酵培养基)中,按上述条件培养48 h用于PHB的定量分析。综合比较,筛选高产PHB原始菌株。PHB的初步定量分析按Law和Slepecky法[6]进行。经培养、离心获得的菌体细胞用氯仿60℃抽提1 h后,用浓硫酸100℃处理10 min,冷却至室温并混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35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1.2.2 鉴定 ①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实验:筛选获得高产PHB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30℃培养24 h后进行染色观察,48 h后观察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进行,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进行初步鉴定;②16S rDNA的PCR扩增、序列测定:用UN 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菌种的基因组DNA,利用16S rDNA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PCR扩增。PCR扩增程序:98℃5 min,95℃35 s,55℃35 s,72℃1 min,35个循环;72℃4 min。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连入克隆载体pMD18-T,并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测序。将所得基因序列在GenBank进行Blast比对;③gyrB基因的扩增[7]:通过比较蜡样芽胞杆菌和相近种的gyrB(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序列,设计扩增片段大小为365 bp的特异性引物:5′-ATTGGTGACACCGATCAAACA-3′,5′-TCAT ACGTATGGATGTTATTC-3′。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体系:10×PCR缓冲液2.5μL,dNTP混合液(dATP,dCTP,dGTP,dTTP浓度均为2.5 mmol/L)0.5μL,rTaqDNA聚合酶(5 U/μL)0.5μL,模板DNA 1μL,引物(20 μmol/L)各0.5μL,ddH2O补足体积至25μL。PCR扩增程序:94℃5 min,94℃30 s,56℃30 s,72℃1 min,35个循环;72℃5 min。PCR扩增反应产物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PHB产生菌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通过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共获得188株芽胞杆菌菌株。以镜检PHB颗粒的大小和生长速率作为初筛标准,从中选出53株菌株(图1),分别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保藏,待后期进行复筛。

图1 代表性芽胞杆菌菌株菌体苏丹黑染色结果Fig.1 Sudan black dyeing of typicalBacillusstrains

2.2 高产PHB菌株复筛

选出10株积累PHB相对较高的菌株,其中以PX-95菌株(分离自花生地土壤)的积累量最高,PHB产量为135.81 mg/L,结果见图2。故对PX-95菌株进行鉴定。PHB定量标准曲线方程:

其中:X代表PHB的质量浓度;Y代表吸光度,单位为μg/L。根据菌体中提取PHB的吸光度,计算菌体中PHB的含量并转化为mg/L。

2.3 PX-95菌株的鉴定

2.3.1 形态特征 PX-95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培养48 h后,菌落扁平呈白色,无光泽,表面较粗糙。革兰染色呈阳性,菌体杆状,有芽胞,芽胞囊无明显膨胀,菌体大小约为(1.1~1.2)μm×(3.2~5.5)μm;衣鞘薄而无色,有粘性,游离的单菌体常附在外边,侧生鞭毛,单菌能活跃运动;异染颗粒有且较大,占菌体的1/3,菌体内PHB颗粒较多,有的占菌体的3/4。菌落及菌体形态见图3。

图2 10株芽胞杆菌菌株菌体中PHB产量Fig.2 The PHB productions of 10 selectedBacillusin cell

图3 PX-95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Fig.3 The character ofmorphology and colony of strain PX-95

2.3.2 生理生化特征 PX-9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生长条件实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PX-9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Table 1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train PX-95

表2 PX-95菌株的生长条件Table 2 culture conditions of strain PX-95

根据PX-95菌株的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生长条件实验,参考《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初步鉴定PX-95菌株属于芽胞杆菌属蜡样芽胞杆菌群。

2.3.3 16S r DNA基因序列 采用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一长度为1 398 bp的基因,序列测定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将PX-95菌株16S r DNA基因序列通过Blast对比分析,菌株序列与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同源性都很高,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蕈状芽胞杆菌以及产气夹膜梭状芽胞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一般只有0~9个碱基[8]。根据以上结果,建立芽胞杆菌属系统发育树(图4)。

图4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建立的芽胞杆菌属系统发育树Fig.4 Phylogenetic tree of Bacillus based on 16S rDNA gene sequence

2.3.4 PCR扩增gyrB基因鉴定 进一步区分蜡样芽胞杆菌与苏云金芽胞杆菌可用PCR扩增gyrB(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蜡样芽胞杆菌能特异性扩增出365 bpgyrB基因片段,而苏云金芽胞杆菌则无特异性条带。PCR扩增结果表明:该引物对蜡样芽胞杆菌具有特异性,只有蜡样芽胞杆菌能产生特异性条带,其扩增片段为365 bp,而苏云金芽胞杆菌不出现特异性条带,仅见引物二聚体。因此,将PX-95菌株确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图5)。

图5 gyrB基因的PCR扩增结果Fig.5 PCR analysis of gyrB gene

3 讨 论

PHB具有多种优良特性,作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生物材料,PHB的开发及应用逐步加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发展远景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国际研究开发热点[8]。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筛选获得产PHB的菌株,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其产量。如寻找微生物能够利用的廉价碳源和培养材料,应用遗传操作构建基因工程菌,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尝试在植物体中合成PHB[9]。

目前国内外芽胞杆菌属合成PHB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周琴等[10]筛选得到了1株产量0.763 g/L的巨大芽胞杆菌;吕早生等[11]提取、鉴定了蜡样芽胞杆菌产的聚羟基烷酸;郭秀君等[12]研究了蜡样芽胞杆菌芽胞形成与PHB的关系。邵志会等[13]建立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代谢动力学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该菌株的生长、葡萄糖、聚-β-羟基丁酸(PHB)、吡啶二羧酸(DPA)和毒蛋白(ICPs)的变化过程,严瑾等[14]构建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株,考察了胞内聚-β-羟基丁酸对菌体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HB能增强菌体对逆境的耐受能力。Pinar Kaynar[15]从鱼内脏中筛选获得了30株芽胞杆菌,其中巴氏芽胞杆菌P2中PHB占菌体干重20.58%,而缓慢芽胞杆菌P18菌体中PHB达到了菌体干重的23.38%。Valappil[16]报道了1株以葡萄糖为碳源,PHB含量占菌体干重38%的蜡样芽胞杆菌SPV。

本文筛选获得1株产聚-β-羟基丁酸较高的芽胞杆菌菌株,通过PCR扩增(DNA促旋酶B亚单位)gyrB基因的方法将其鉴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此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扩增出蜡样芽胞杆菌,其扩增片段大小为365 bp,而苏云金芽胞杆菌则无特异性条带,且与其他芽胞杆菌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因此,可以应用于苏云金芽胞杆菌与蜡样芽胞杆菌的区别鉴定。

该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JN182235,其积累PHB的能力较强,可达菌体干重的40.2%。该菌的培养条件还需进一步进行各种因子的交互实验,尤其是培养基的碳氮比,对菌株产PHB的能力有重大的影响,有望通过培养条件优化,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是1株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菌株。

[1] 杨宇,徐爱玲,张燕飞,等.生物合成材料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4)S2:61-67.

[2] 王丽,清水浩.真养产碱菌由丁酸积累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3,33(1):48-53.

[3] D.Byrom.Polymer synthesis by microorganis ms:technology andeconomics[J].Trends in Biotechnology,1987,5(9):246-250.

[4] 祁红兵,曹国清.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121-124.

[5] 许旭萍,陈接锋,李惠珍.Sphaerotilus natansFQ40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23-26.

[6] J.H.Law,R.A.Slepecky.Assay of poly-beta-hydroxybutyric acid[J].Journal ofBacteriology,1961,82:33-36.

[7] 王振国,刘和平,刘金华,等.应用PCR方法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6):671-673.

[8] H.Eilert,S.Alexander,G.Hans.Schlege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oto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PHB in non-sulphur purple bacteria[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3,39(1):87-93.

[9] 吴桂芳,沈忠耀.转基因植物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科技进展,2002,22(2):5-10.

[10] 周琴,蒋冬花,杨叶,等.合成聚-β-羟基丁酸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碳氮源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203-209.

[11] 吕早生,张敏,李凌凌,等.蜡状芽胞杆菌产聚羟基烷酸的提取与鉴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25(8):52-54.

[12] 郭秀君,郑平,王薇,等.蜡质芽胞杆菌芽胞的形成及与PHB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9(1):101-108.

[13] 邵志会,陈守文,徐建,等.苏云金芽胞杆菌BM B005的代谢动力学[J].工业微生物,2005,35(1):1-5.

[14] 严瑾,陈德局,陈守文,等.胞内聚-β-羟基丁酸酯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营养细胞耐受性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58-62.

[15] K.Pinar,B.Yavuz.Determination of poly-β-hydroxybutyrate production byBacillusspp.isolated from the intestines of various fishes[J].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2009,75(2):439-443.

[16] S.P.Valappil,S.K.Misra,A.R.Boccaccini,et al.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PHB with desirable materialproperties,from the newly characterized Bacillus cereus SPV[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7,132(3):251-258.

猜你喜欢
苏云金蜡样芽胞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梅雨季节,除了霉菌,还要小心它
生命与灾害(2019年7期)2019-08-07 03:36:34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效
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江西农业(2018年9期)2018-08-20 12:34:14
飞机喷洒苏云金杆菌(Bt)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调研
细菌型豆豉蜡样芽孢杆菌的动态变化研究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09
苏云金杆菌在山西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芽胞结构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