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友华
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快慢往往是不同的,为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进加速度的概念。所谓“加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变化时快时慢,时大时小,这就是通常讲的变加速问题。其速度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加速度最大时,而是出现在加速度由大变小,且刚好为0时;同样速度最小值也不是出现在加速度最小时,而是 出现在加速度由小变大,且刚好最大为0时。
在地理学上此类问题非常普遍,如日气温最大值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时,最小值不是出现在地面辐射最弱时;湖泊水位最高,不是进水量最大时;人口总量最多,不是自然增长率最大时;人口总数最少,不是自然增长率最小时……这些问题都涉及“加速度”。引进“加速度”的概念,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一、 人口“加速度”问题
【例1】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B. ②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C. 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 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滑
【解析】
图示为“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②时期,最低的时期是④时期。第(1)小题,人口总量在①~③时期自然增长率是正值,相当于“加速度”为正值,人口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到达③时期人口增长的“加速度”降为0,人口最大值出现在③时期。第(2)小题,在图示④时期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②时期人口增长最快,经济水平最高在⑤时期;③到⑤期间,人口一直是负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最低值出现在⑤时期;②到④期间,人口总量是在不断增长,经济水平不一定下滑。
【参考答案】
(1) C (2) C
二、 气温“加速度”问题
【例2】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放射线数值表示北京时间,同心圆数值表示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回答(3)~(4)题。
(3) 该地位于()
A. 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青藏高原 D.准噶尔盆地
(4)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B. 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C. 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D. 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解析】
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第(3)小题,图示北京时间8:00当地日出,北京时间20:00当地日落,说明此日为北半球的春秋分日,正午时刻太阳高度为45°,说明纬度差为45°,当地纬度为45°N;该地二分日北京时间8:00,当地日出,地方时是6:00,经度为90°E。此地为准噶尔盆地。第(4)小题,图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大气的热量收入是小于热量支出的,甲时刻到乙时刻,大气的热量收入曲线值大于大气的热量支出曲线值,说明日出以后气温“加速度”为正值,气温在逐渐升高,气温“加速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时刻,到达乙时,气温“加速度”降为0,气温达一天的最高值,此时对流最为旺盛,对流层的高度最高;由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的热量收入少于大气的热量支出,气温“加速度”为负值,气温在逐渐下降,到达甲时刻时,气温“加速度”上升为0,气温达一天中的最低值,此时大气向外放出的大气辐射最弱。
【参考答案】
(3) D (4) B
三、 水库水位“加速度”问题
【例3】 图示为“一年中①~⑥时期某水库进水量与出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 哪个时期的水库水位是一年内最高的()
A. ① B. ⑤ C. ③ D. ⑥
(6) 水库在枯水期水位最低时的时期是()
A. ① B. ③ C. ② D. ④
【解析】
图示为“一年中①~⑥时期某水库进水量与出水量统计图”,①~④时期进水量在不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④时期的30吨;同样①~④时期出水量也在增加,最大值在④时期的25吨。④~⑥时期进水量在下降,出水量也在下降。水库水位取决于进水量和出水量之差,①~⑥时期进出水量净值依次为:①时为-0.5吨,②时为0吨,③时为0.25吨,④时为0.5吨,⑤时为0吨,⑥时为-0.75吨。第(5)小题,水库在③~⑤时期,进出水量为正值,且由大到小,说明水量“加速度”是在逐渐变小的,但始终为正值,此时期水位在逐渐升高,到⑤时“加速度”降为0,水位静止,达最高位。第(6)小题,水库在⑥~②时期,水库进出水量为负值,且由小变大,说明“加速度”为负值,水位在逐渐下降,到达②时“加速度”上升为0,水位不再下降,达到最小值,水位最低。
【参考答案】
(5) B (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