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浆对Vc二步发酵产2-酮基-L-古龙酸影响的研究

2011-01-11 12:36牛建双吕淑霞赵朔林英马镝刘鹏举
微生物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酸菌体发酵液

牛建双,吕淑霞,赵朔,林英,马镝,刘鹏举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维生素C,又名L-抗坏血酸,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1]。尹光琳等[2]发明了Vc二步发酵法,主要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俗称小菌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俗称大菌混合菌体系,将L-山梨糖转化为Vc的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LG),并应用于Vc的工业生产。目前对混合菌发酵体系中大、小菌关系比较明确的认识是:大菌单独培养容易,本身不产酸;小菌可将L-山梨糖转化为Vc前体2-KGA[3],小菌单独培养不产酸,单独培养传代存活率及产2-KLG能力均较低[4],但是大、小菌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对此方面研究也相对较少[5]。前人多从大菌分泌的胞外活性物质入手,研究大、小菌的关系,操作较复杂。玉米浆是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之一,以玉米制淀粉或制糖中的玉米浸泡水制得[6],其构成成分较复杂。玉米浆中富含大量的糖类、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多肽、脂肪酸、维生素、肌醇、水解酶、其他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和无机离子。由于富含可溶性蛋白和多种游离氨基酸,是微生物发酵的良好氮源[7]。王绍萍等[8]经高效液相色谱检出玉米浆中含有谷氨酸等12种氨基酸。目前,在Vc二步发酵研究中,玉米浆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之一,和其他成分一起进行湿热灭菌,还未有报道将其用0.22 μm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加入灭过菌的其他培养基成分。过滤除菌避免了湿热灭菌的弊端,可以使玉米浆中的活性物质不被高温高压破坏。本文抛开大菌,从培养基成分玉米浆入手,添加不同量的过滤除菌玉米浆,初步研究其对小菌产酸及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了玉米浆中主要的12种氨基酸对小菌产酸的影响,为Vc二步发酵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oxydans),由东北制药总厂提供。

1.1.2 培养基①种子培养基(%):山梨糖2.0,葡萄糖0.2,尿素0.1,玉米浆0.5,碳酸钙0.1;②发酵培养基(%):山梨糖8.0,尿素1.2,KH2PO40.1,MgSO40.02,10×10-6FeSO40.1 mL/L,碳酸钙0.5。各种培养基均以30%NaOH调节pH为6.7~7.0,121℃灭菌30 min[9]。

1.2 方法

1.2.1 培养方法种子培养和发酵分别在28℃,180 r/min振荡培养24 h和72 h[10]。

1.2.2 玉米浆的过滤除菌分别取1、2、2.5、3、3.5、4、4.5、5、5.5、6 g玉米浆溶于20 mL蒸馏水,30%NaOH调节pH为6.7~7.0,8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以0.22 μm滤膜过滤除菌,分别与灭好菌的发酵培养基其他成分混合。

1.2.3 2-酮基-L-古龙酸含量测定吸取2 mL发酵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 mL 7 mol/L浓H2SO4摇匀。100℃沸水浴中煮沸30 min,自来水冷却后加入250 mL三角瓶中,以1%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量约为3 mL/100 mL),用0.05 mol/L的I2溶液滴定至蓝色为反应终点。按如下公式计算2-KGA的生成量。

M为I2溶液浓度(0.05 mol/L×2);V为0.05 mol/L I2溶液消耗的体积(mL);A为2-KLG转化为Vc的转化率(%)(以63.10%计算);B为所取发酵液毫升数(2 mL);0.907 2为Vc分子量/2-KLG分子量;0.088 06为每毫升0.05 mol/L碘液相当8.806 mg Vc[11]。

1.2.4 小菌活菌数测定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活菌数,将发酵液稀释至10-7~10-9,然后取0.1 mL均匀涂布在分离培养基上,48 h后计算活菌数[12]。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浆含量对小菌发酵的影响

按照10%接种量将小菌种子接入不同玉米浆含量发酵培养基中,29℃,180 r/min摇床培养72 h。碘量法测定2-KLG含量,并检测发酵液中小菌活菌数,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玉米浆含量2.5 g/100 mL左右时,2-KLG产量达最大值,为26.84 mg/mL,发酵液中小菌活菌数达到8.18×109cfu/mL,为不添加过滤除菌玉米浆时小菌单菌发酵下的9.74倍。玉米浆浓度增加到3 g/100 mL时,2-KLG产量开始下降。培养体系营养增加,利于菌体生长繁殖,使发酵液中菌体浓度增加,产酸量增加。但加入玉米浆过多时,菌体生长过于旺盛,使得用于产生菌体的山梨糖用量增加,使产酸量下降。因此玉米浆的添加量为2.5 g/100 mL。

表1 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添加量对产酸菌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corn steep liquor content in fermentation medium on G.oxydans

2.2 玉米浆中氨基酸对小菌发酵的影响

未含玉米浆成分的发酵培养基中氨基酸加入量为0.5 g/L和2.0 g/L。表2为添加12种氨基酸对小菌发酵产酸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12种氨基酸分别与小菌培养,及混合后与小菌培养,都不能促进小菌产酸及生长。玉米浆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生长因子,这些维生素等作为生长因子对微生物发酵也会产生影响。玉米浆中其他成分对小菌产酸的影响还待研究。

表2 发酵培养基中氨基酸对产酸菌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Amino acid in fermentation medium on G.oxydans

3 结论

Vc二步发酵培养基中过滤除菌玉米浆的加入影响了小菌单独发酵产2-KLG的量以及小菌活菌数。当加入玉米浆含量提高时,小菌发酵产2-KLG量提高,小菌活菌数增多。当加入玉米浆为2.5 g/100 mL左右时,产酸量最高是小菌单独发酵产酸的10.48倍,菌体含量是不添加玉米浆时小菌单菌发酵下的9.74倍。随玉米浆加入的提高,菌体数量生长消耗山梨糖增加,产酸量下降。所以发酵过程选择最适玉米浆含量为2.5 g/100 mL。玉米浆成分中12种氨基酸的加入未对小菌产酸产生促进作用。玉米浆中其他成分对小菌产酸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玉米浆生产成本低,又可对Vc二步发酵中小菌产酸及生长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所以玉米浆对小菌产酸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为Vc二步发酵中大小菌伴生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1] 魏卿.关于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综述[J].价值工程,2010,(12):250.

[2] 尹光琳,陶增鑫,于龙华,等.L-山梨糖发酵产生Vc前体2-KLG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80,20:246-251.

[3] YANG F,JIA Q,XIONG Z H.Complete genome analysis of Ketogulonigenium sp.WB0104[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51(8):941-945.

[4] 杨伟超,康艳红,赵军,等.葡萄糖补加对Vc二步发酵产古龙酸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8,18(6):85-86.

[5] Patrick S M,Neil B M,Harvey L M.By-product formation in the D-sorbitolto to L-sorbose biotransformation by Gluconobacter suboxydans ATCC621 in batch and continuous cultures[J].ProcessBiochemistry,2005,40:2113-2122.

[6] 李文友,赵学明.玉米浆为有机氮源的L-乳酸发酵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6,20(9):61-63.

[7] 王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酵用玉米浆关键成分的分析[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 王绍萍,惠洋,桑春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浆中的氨基酸[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18(1):25-26.

[9] 冯树,孙传宝,张忠泽,等.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巨大芽胞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1998,18(1):6-9.

[10] 吕淑霞,冯树,张忠泽,等.Vc二步发酵中伴生菌的作用机制[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5):10-13.

[11] 宋祺,何建明,任双喜,等.新组合菌系SCB329-SCB933利用L-山梨糖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7,27(3):6-10.

[12] 章四平,刘圣明,王建新,等.枯草芽胞杆菌生防菌株NJ-18的发酵条件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58-62.

猜你喜欢
产酸菌体发酵液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鼠李糖脂发酵液驱油性能研究
薄荷复方煎液对龋病及牙周病常见致病菌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
产酸沼渣再利用稻秸两级联合产酸工艺研究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和HPLC测定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的体外研究
生产中丙丁菌及其常见杂菌的镜检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