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与战略趋势初探

2011-01-10 13:01杨福玲刘金兰董粤章
关键词:中国大学国际化大学

杨福玲,刘金兰,董粤章,徐 锐

(1.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3.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3;4.天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天津300072)

自1895年清朝政府批建北洋大学堂,中国的现代大学的模式从开始起就是按照美国标准建立的[1]。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从清朝末年开始形成,那时的中国大学在教师、教材以及学习内容和学科设置等方面,一直有外国大学的影子。

1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的高等教育又重新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而且步伐越走越快。现在中国的大学国际化发展这一趋势绝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原为大学的本质使然[2]。除此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使中国大学发展回归教育发展本来面目的最直接动因,世界经济全球化更使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等教育界人士同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一道,不断从“哲学的角度真正地投入到知识的跨文化发展和吸纳中来”[3],这也再次证明,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高等教育发展必然性作用的原因,还有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经济推动,更有国家政策为这一发展铺平道路的保障。

一、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高等学府,古已有之,但把高等学府称为“大学”,始于北洋大学。1895年9月25日,丁家立①先生所书的筹建大学的英文文献显示,当时拟建学校的名称为Tientsin University(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前身)[4],此时,西方大学的名称“U-niversity”在中国出现了。这种西学体制来自海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结果,且与国家政治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程,无处不体现国家政策对其发展的引导作用和影响。

19岁的容闳1847年赴耶鲁大学留学,到1872年经过他多方努力得到清政府部分官员的支持后率领120名幼童到美国留学,由于缺乏当时清朝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留美回国的人才并未得到重用[5]。到了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筹建规划就以“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为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1899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第一届毕业生中原拟派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未能成行。直至1903年,北洋大学堂在西沽复校才得实施。从1906年至1914年,北洋大学共资送留学生四批,总计57人,多人被哈佛、耶鲁、布朗、康奈尔、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录取”[1]37-38,由此可见,中国大学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国际化标准在管理。1908年,美国退回部分“庚款”以资助中国派留学生后,1911年,清朝政府即设立了作为留美学生的预备学校,即清华学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留美热潮,使得在美中国留学生占到全美留学生的1/3,达2 500多人[5],促进了中国的开放。“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兴起,留法勤工俭学开始流行。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共合作的开启,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之后的“留苏热”促使1 600多名有志青年赴苏联求学[5]。这种留苏热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依然持续着。十年浩劫中断了中国在高等教育层面与国际的联系。直到1978年6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关于大量派遣留学生的讲话,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促使中国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

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开放,这期间国家政策的推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系列关于公派和自费留学管理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管理与服务机构的设立,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大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6]次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大量派遣留学生的讲话。当年12月,中国就向美国派出52名访问学者,重启国家公派留学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转由国家教委起草的《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是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的留学工作文件。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大学。加强一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使其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学科的水平。”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为“211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995年1月,原国家教委推出《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打开了中国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199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同年,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中国100所大学首次得到政府专项资金以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1996年,为适应新形势,国家教委成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使得公派留学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1998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并在其后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使得自费留学也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同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正式拉开帷幕,[7-8]中国高校争做世界知名大学的战役打响了,这一工程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了资金和动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应对WTO关于教育国民服务的相关要求,于2003年9月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次年6月,教育部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开始对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间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进行进一步规范。随着2004年11月首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正式挂牌,几年来,秉承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等思想的326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经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来[9],为在海外弘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搭建起桥梁。

在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越走越快,这一发展过程可以从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和留学回国人员规模的变化中略见一斑。根据教育部2000年至2008年年鉴[10]公布的数据显示(见图1、图2和图3),中国的留学出国和回国人数一直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与国家颁布的各项教育开放政策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开始成为外国留学生选择的重要留学目的地国家。这几幅图表是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晴雨表,显示了中国大学大步走向国际化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图1 2000—200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统计

二、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管理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大学走向国际化有其必然性,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虽然全世界的学术界对大学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的争议犹在,但争议的焦点只是围绕大学国际化的侧重点和角度,无论是理论界的研究人员还是实践界的各个大学,人们对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也几乎没有争议。

有学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一个可以使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具有跨国和跨文化兼容性的过程[11],或是将跨国/跨文化内容溶入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的过程[12];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任何一种使高等教育紧扣社会、经济和劳力市场全球化所带来需求和挑战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13],这种观点虽然区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Altbach 2004)[14],但它们注重的是高等教育发展在过程和操作层面需要付诸的努力,忽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上是其本质所在。“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知识和经验,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培养为能将世界建设的更加美好的人才”[2]552是对集众多大学国际化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研究和实践的总结,也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内涵诠释。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本质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知识和培育人才的实质相符,在知识无国界的前提下,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蕴含着教育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从图2和图3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来华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在2004年之前一直少于中国学生走出去留学的人数。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100多年来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向发达国家学习,这也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国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可喜的是这一现象正在改变着。从2005年开始,来华留学生人数开始超过出国留学人数,到2008年,已经超过20万人。根据教育部们预测,到2020年,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将达到50万人。这既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也意味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从中国各个大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要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跟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迎接新一轮来华留学潮的到来,为中国今后的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一个目标,还是一个重要的手段[15]250。在已经推出的面向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一步支持。这些变化将激励中国的大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并引发新一轮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高潮。

自从“985工程”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时起,中国高等教育便有了一个可以付诸几代人长期努力的愿景(vision)。“一个愿景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一个心向往之的将来的生动画面,它既是可以描述的,又是具有挑战性的。”[16]愿景确立以后,便有了战略目标。按照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战略目标要通过战略规划来落实才能得以实现。这期间,资源的配置和组织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资源配置指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配置,组织设计则指管理体制和文化[17]。在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基本由国家统筹的基本框架下,中国大学要实现组织发展的远景,在组织设计和文化建设方面大有作为。由于各高校对此愿景认识的不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有了区别。有些大学早已将国际化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列为“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重点,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为学校整体上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也逐步形成。还有些大学对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错过了率先走向国际化的先机。无论是把握了先机的还是后起直追的,对即将要大规模接收国际留学生的中国大学而言,下一步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设计都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根据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界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18-19]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包括项目型战略和组织型战略两种。组织型战略指为便于高校国际化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系统和支持性的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包括高层领导清晰地表述及承诺;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发展国际化的明确理由和目标;明晰国际化相关的任务和政策等。

二是将国际化融入学校和院系规划、预算和质量评价系统中;合理的组织机构;为沟通和协调建立的工作机制;通过集中和分散的手段平衡地促进和管理国际化战略;足够的财政支持和资源分配机制等。

三是包括对跨国/跨文化专家的招聘和遴选;对教职工参与国际化的奖励与晋升政策;教职工发展(培养)专业的活动;对国际性的任务的支持等。

四是包括对学生住宿、注册、咨询和资助等方面的支持;为国际学生在本校学习和本校学生出国深造设定的学生支持、服务、指导和培训体系等。

项目型战略指围绕学术性的教学、科研、学习、培训、咨询和相关活动给予支持的行为:一是学生交换、外语学习、国际课程、主题学习、出国学习/工作、国际学生、教学/学习过程、联合培养或双学位、跨文化培训、教师流动项目、访问学者、项目支持和援助体系等;二是各类体现合作和知识分享的主题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项目、国际会议、国际论文、国际科研协议、研究生/科研人员交换项目、国际科研伙伴等;三是学生俱乐部和社团、国际性的校园活动、同龄人项目、社会文化和学术支持系统及与基于共享的文化群体间的联系等可带来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体验活动;四是指各国高校间的国际发展活动和双边合作协议、与私营企业和非政府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和项目、国际发展援助项目、海外的本土习俗培训、人员培养及培训活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海外教学点和远程教学、参与国际联盟、海外校友会的发展等。

从中国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尚处在项目型战略国际化发展阶段,但有些高校由于很早便开始实施组织型战略,其发展效率和速度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一个大学的国际化战略的有效发展需要大学的组织战略和项目战略的综合支持,而且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应该渗透到了学校组织建设和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就形成了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文化。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应该为中国大学制定下一步国际化战略提供借鉴,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使中国大学能清楚地看到各自国际化的发展脚步。要将上述各类因素切实融入今后中国大学的发展之中就意味着深化改革,还需要国家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只有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律并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组织,中国大学才能充分使用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政策和资源,团结力量,凝聚人心,为中国今后的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为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培养和储备优秀的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立于世界强手之林创造条件。

注释:

①丁家立(Charles Daniel Tenney,1857—1930),美国公理会教士、外交官。出生于波士顿,光绪八年(1882年)来华,在山西省太谷传教,但收效不大。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辞去教会职务,赴天津就任李鸿章的家庭英文教师。同时,在天津设立中西书院,自任院长,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同年,丁家立还曾兼任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受聘任天津北洋西学堂总教习至1906年。1912年派为美国驻中国南京副领事,后升任北京美国公使馆代理公使。1921年退休返美,1930年在美国病逝。其在北洋大学期间以“校长(President)”自居,因其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中美友好的贡献,曾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三枚勋章:1895年受三等一级双龙勋章,1903年受二等三级双龙勋章,1921年受二等嘉禾勋章[5]18-21。

[1] 史绍熙.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21.

[2] 杨福玲,刘金兰,蔡晓军.大学发展的国际化辨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51-554.

[3] Davis J.Bridges to the Future: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M]:Barbondale: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1992:177-190.

[4] 刘建平.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历史档案珍藏图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2.

[5] 李喜所.我国当代三次留学潮:纪念邓小平“6·23”留学讲话30周年[N].天津日报,2008-06-23(10).

[6]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EB/OL].http://web.peopledaily.com.cn/deng/,1977-08-08.

[7] 神州学人,30年出国留学的历程与成就[EB/OL].http://ieol.chsi.com.cn/country/Finland/news/i/685.html,2008-07-02.

[8] 中国教育报.改革开放30年“211 985”工程大事记[EB/ OL].http://info.edu.hc360.com/2008/12/031502160266.shtml,2008-12-03.

[9] 柴 葳.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J].神州学人,2009,321(5):3.

[10]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0—2008[EB/OL].http:// 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top nianjian.jsp, 2010-02-21.

[11] Ebuchi K.Procedings of OECD/Japan Seminar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Flow of Foreign Students[M].Hiroshima:Hiroshima Univesity:1990:45-56.

[12] 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issue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gazine,1993(9): 21-22.

[13] Van der Wende M.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M].Stockholm: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1997:17.

[14] Altbach P G.The NEA 2005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M].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2004:63-74.

[15] Qiang Z.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J].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3,1(2):248-270.

[16] 马克·利普顿.愿景引领成长[M].范 徵,杭虹利,王风华,等,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6.

[17] 战略管理[M].王迎军,汪建新,译.北京:中国机械出版社,2004:217.

[18] Knight J.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OECD,Paris,1999:13-28.

[19] Knight J,De Wit H.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Canada,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msterdam: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995:5-33.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国际化大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