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21井区油井压裂增产工艺

2011-01-10 08:59丁克保祖帕尔卡斯木韩飞鹏吕振华李佳琦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年5期
关键词:井区水力导流

丁克保 祖帕尔·卡斯木 韩飞鹏 吕振华 李佳琦

新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石南21井区油井压裂增产工艺

丁克保 祖帕尔·卡斯木 韩飞鹏 吕振华 李佳琦

新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对石南21井区新区开发“注采同步”的特点和压裂对油藏平面造成的非均质性问题,开展石南2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压裂工艺研究。通过大量的生产、监测数据,三维压裂模型历史拟合与预测分析得出结论,压裂井表皮系数为-5.8,其米采油指数在0.102~0.254 t(d·MPa),近井带地层污染基本得到解除,储层、油层的完善程度显著提高;对水力裂缝参数、生产效果对比分析表明,先导试验井达到了增产的目的,后续压裂井应继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即提高砂比、砂量来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油层。

压裂;裂缝采收率;渗透率;排量;前置液;参数优化

1 井区概况

石南2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沉积相为辫状河沉积,其沉积亚相为水道沉积。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细砂岩,中砂岩和少量不等粒砂岩岩屑。石英含量为28.48%,长石为20.7%,含34%凝灰岩,其余为少量花岗岩、霏细岩等。胶结物为方解石、硅质、铁白云石、氧化铁。胶结类型为压嵌和孔隙-压嵌。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的盐敏、中等偏强的水敏、中等的水敏和中等偏弱的速敏。基本数据见表1。

表1 油层基本数据

2 压裂增产的影响因素

2.1 水力裂缝方位、长度对布井方式的影响

(1)在水力裂缝方位有利时,不同的缝长(即不同的作业规模)对单井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节点分析表明:在缝长75 m与缝长150 m两种情况下,一年后的单井日产量相差8%~25%,两年后的产量相差只有8%,而累积产量前者(缝长75 m)比后者(缝长150 m)高出2.6%~5.4%。

(2)裂缝方位不利时的预测初期产量虽然比方位有利的高一些,但裂缝方位有利时累积无水采油期、累积产量都比裂缝方位不利时高。

(3)从压裂井的生产动态看,在裂缝方位有利时,压裂可以增加累积产油量,提高采出程度,提高采油速度。

(4)在裂缝方位有利时,裂缝长度较大,虽然在短时期内有着较高的采油速度,但后期生产递减较快;裂缝方位不利、裂缝较长时,进入注水开发期,含水上升明显加快。

2.2 渗透率对改造方式及水力裂缝的影响

图1是地层渗透率与水力裂缝长度的关系。由图1看出,地层处于常规情况下单翼缝长控制在100~150 m是合理的,穿透比是有效的;否则,过大的前置液量理论上能造就长缝,实际上无效穿透的风险在增加。

图1 地层渗透率与水力裂缝半长关系

国内外注水开发低渗油藏的经验认为,注采井进行压裂时缝长的总和与注采井距有如下关系[1]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井网为300 m×425 m,即水力压裂时的极限单翼缝长应小于150 m。

2.3 裂缝长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缝长对无水采收率的影响,在裂缝导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22.5μm2∙cm),分别计算了相对缝长比(裂缝长度与角井井距之比xflf)为0.2、0.3、0.4、0.5、0.6、0.7时的采出程度[2]。无水采收率在xflf≤0.3以前采出程度变化很小,而大于0.3后将急剧下降。xflf≤0.3时,裂缝的存在不会对扫油效率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裂缝越短,导致的非均质性越弱,对水驱油效率影响就越小,而长缝时正好相反[3]。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生产层段单一,微地震裂缝监测时一般只能看到1条裂缝。综合以上分析研究成果,考虑到油藏今后注水开发及提高油藏整体的采收率需求,支撑缝长(施工规模)在90~120 m范围内是合理的。

采用GOHFER压裂软件对两口压裂井进行水力裂缝几何尺寸反演模拟,拟合结果与方案要求基本对应。

3 施工参数优化

(1)有效厚度条件下施工参数、产能预测计算与优化。依据已压裂井的生产数据校核地层参数,采用三维压裂模型,先进行单井产量的历史拟合,见图2。然后在不同有效厚度条件下,考察裂缝几何尺寸的变化并预测压后产量。

(2)不同砂液比条件下裂缝几何尺寸及产量预测。改变支撑剂的铺置浓度可以使裂缝导流能力明显改善。从API短期导流能力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铺置浓度从2.5 kg/m2增加到10 kg/m2,导流能力在闭合压力的每个点上都有明显的增加,见图3。根据支撑剂铺置浓度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程度,选择5~10 kg/m2的裂缝铺置浓度为宜。

图2 SN6007井实际与预测的生产数据

图3 不同砂比条件下初期产量和90天的产量预测

(3)排量的优化。排量对其他参数的控制最为敏感,排量参数的优选是选择其他作业参数的前提。排量加大,有利于提高砂比,形成较宽的裂缝,导流能力加大;排量提高可减少滤失,保护地层和裂缝,增加初期产量,增加效益。导流能力随着时间呈递减趋势,满足不了辛科准则(Cr=(KW)f πKXf)要求,因此控制长期累积产量的还是缝长[4]。先计算出不同排量下,裂缝几何尺寸的变化情况,再根据设备作业能力,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结合现场压裂试验的分析结果,排量选择在2.0~2.7 m3/min。

(4)前置液量优化。前置液对水力压裂造缝、充填支撑剂起重要作用。前置液量大,地层二次污染程度增加,对油田长期开采有一定影响;前置液量小,满足不了增加地层泄流面积的需求,增产力度受限。根据井温测试与拟合分析,动态水力裂缝已满足井网匹配要求,计算了不同油层有效厚度、不同前置液百分比对单井产能的理论影响。

4 实施情况

2003~2007年,现场作业153井次,压裂井分布在整个石南21井区开发井组。压裂井射孔后,采取抽吸、液氮举升、替油等诱喷方式,如不出油或低产则采取压裂投产。压裂后初期都有较好的自喷生产效果,有些井压后不能自喷立即转抽,产量仍然较高,表2是施工参数平均数据。

表2 施工参数统计

5 结语

(1)压裂井系统试井表明,压裂井表皮系数为-5.8,其米采油指数在 0.102~0.254 t(d·MPa),近井带地层污染基本得到解除,储层、油层的完善程度显著提高。

(2)压裂后的生产数据表明,石南2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砂体是连续且稳定分布的。

(3)从方案设计思路上,必须突破过去传统模式,平面、剖面上边井和角井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及长期注水有利、不利原则考虑规模,采取相应的压裂工艺方式(对于部分距油水界面较近的井的压裂应反复论证,采取相应工艺措施,如控水压裂、防砂压裂、端部脱砂压裂工艺)。

(4)各种资料、数据分析表明,人工裂缝支撑缝长为80~112 m,高度20~30 m,从开发方案井网、井距对比,目前的人工裂缝方位对注水采油是有利的。

(5)针对压裂井沉砂出砂情况,进行相应的出砂机理及防砂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应的压裂防砂工艺,建议采用尾追树脂覆膜砂。

(6)通过水力裂缝参数、生产效果等对比分析表明,先导试验井达到了增产的目的,后续压裂井应继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即提高砂比、砂量来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油层。

[1]万仁溥,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第九分册)∙压裂酸化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程木林,杨万有,赵骊川,等.加密井区油井压裂增产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6,28(6):69-71.

[3]王鸿勋,张士诚.水力压裂设计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4]杨德奎.深层稠油油藏压裂增产试验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7):17-18.

10.3969/j.issn.1006-6896.2011.5.002

丁克保: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主要从事油气藏增产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

13899561902、dingkebao@petrochina.com.cn

(栏目主持 杨 军)

基金论文:陕西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2010JS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18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10012)资助。

猜你喜欢
井区水力导流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转轮改造水力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导流能力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高含非烃气体气藏连通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以DF1-1气田莺歌海组气藏为例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高差影响下的城镇燃气管道水力计算简化公式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浅谈基层井区的团队建设
混凝土运输及导流在水利工程中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