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荣,刘立军,何小珍
●研究报道Short Comunications
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研究
孙德荣1,刘立军2,何小珍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67名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情况的大学生在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效果和身体自我感觉的不同在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上存在差异。
大学生;体育活动;锻炼承诺;锻炼坚持性
随着年龄增大,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另外,大学生中体育锻炼退出现象也日益严重。因此,研究大学生为什么参与和坚持身体锻炼,理解其动机来源和活动潜在结果,即研究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具有重要意义。客观地从心理角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进行衡量与研究,能有效地判断大学生是否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预测大学生是否可能中途退出体育锻炼,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干预策略维持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动机。
锻炼承诺是指渴望与决心继续锻炼参与的一种心理状态[1]。锻炼承诺理论认为承诺更能体现行为的综合性、运动相关性和潜在的心理状态,且承诺也被证明能增强行为参与和忠诚。在锻炼承诺模型中,包括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参与选择、社会约束和社会支持等6个前因变量[1],以及自愿承诺和必须承诺两个维度[2],锻炼承诺理论证明了个体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时,锻炼乐趣、锻炼兴趣等积极情绪是激发其锻炼行为的主要动力,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锻炼乐趣、锻炼兴趣与个体内在动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感受到锻炼无趣可能会产生低的内部动机。锻炼乐趣和个人投入可以预测锻炼承诺的两个维度,促进锻炼行为坚持,而参与选择和社会约束只能预测必须的承诺,对锻炼行为无预测作用[2-3]。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如何使大学生感受到锻炼乐趣,提高其锻炼承诺,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坚持性不仅是反映动机和成就行为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评价运动和体育活动中动机的标准。坚持性反映的不仅是个体实际行为及其持续性,而且更为重视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决策。本文将锻炼坚持性定义为锻炼者为达到锻炼目的而不断克服困难,并在锻炼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即长期持续、自愿地参与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的心理特征。
选取河北省3所职业技术学院的1 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当场作答与回收方式。收回有效问卷967份,男生541份,女生426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9.37± 0.24)岁。
1.2.1 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调查在有关体育锻炼基本情况的调查中,一般都选取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锻炼的次数、体育锻炼的项目,体育锻炼的方式。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以往研究中的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锻炼方式,并且认为身体形态的主观认识与体育锻炼的参与有着一定关系,同时,考察了体育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不同是否和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有关。体育锻炼的时间分为少于15 m in、15~30 min、31 min~1 h和1 h以上;体育锻炼方式分为单独锻炼、和朋友/同学一起锻炼以及集体锻炼;体态自我感觉分为肥胖、较胖、正常、较瘦和偏瘦;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观评价分为效果很好、效果一般和没效果。
2.1.1 体育锻炼时间与锻炼承诺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得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锻炼时间的自我评价不同来分析锻炼行为背后的心理变量是经常用来探讨锻炼时间对锻炼承诺影响的一个常用方法,在本研究中,不同锻炼时间的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得分见表1。
表1 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锻炼承诺的指标比较
表1说明,在所有锻炼承诺指标上,都表现出锻炼时间越长,锻炼承诺的得分越高,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经posthoc检验发现,在自愿承诺、必须承诺、运动乐趣、参与机会和社会约束等5个指标上,锻炼时间少于15min的得分明显低于15~30min、31min~1 h和1 h以上,说明锻炼时间在15min以上的都在锻炼承诺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15min以下的。锻炼承诺明显地和锻炼时间不同有关,锻炼时间越长,锻炼承诺的得分也就越高。锻炼承诺得分越高,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就越长,反过来说,锻炼时间越长,其锻炼承诺的得分也就越高。
2.1.2 锻炼方式与锻炼承诺锻炼方式不同的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得分应该存在不同,按照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个体自主进行的活动,其内部动机较强,也就是说,如果选择单独锻炼,其锻炼行为的来源更倾向于自身的因素,而不是外界的因素,锻炼过程中体会到的运动乐趣、自愿承诺、个人投入也应该越多,和朋友/同学一起锻炼也会体验到愉快,而集体组织的体育锻炼更多有外部压力在里面,个体体验到的快乐成分会降低。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锻炼方式的大学生在必须承诺、个人投入、参与机会和社会约束等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指标上,选择单独锻炼的大学生和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的大学生的得分都要高于集体组织锻炼的大学生,说明集体组织锻炼时学生感觉到受到外力影响进而产生运动乐趣,选择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则态度稍显不积极。
表2 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锻炼承诺的指标比较
2.1.3 不同体态自我感觉与锻炼承诺对自己身体形态的主观认识可能会影响锻炼承诺,认为自己身体形态肥胖和很瘦的大学生可能锻炼承诺的得分都会降低,认为自己肥胖的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会下降,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认为自己肥胖不适于参加体育锻炼,完不成体育锻炼所要求的动作操作,也有可能是对锻炼行为与身体形态改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看不到体育锻炼对改变身体形态的效果,锻炼的动机就会减弱。
从表3来看,不同体态自我感觉的大学生在必须承诺、参与机会、社会约束及社会支持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愿承诺及其他锻炼承诺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除在个人投入、参与选择、社会约束指标上低于很瘦人群外,体重正常的大学生得分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肥胖者与瘦弱者。这说明肥胖者或较胖以及偏瘦或很瘦的大学生继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低,其中肥胖的大学生继续体育锻炼的可能性最低。所以,调动肥胖者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是提高大学生整体锻炼承诺的主要任务。
2.1.4 不同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与锻炼承诺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锻炼效果的大学生锻炼承诺只有在社会约束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愿承诺及其他指标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锻炼效果好的大学生在各项指标上得分都高于锻炼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的大学生,这说明大学生在认可锻炼给自身带来确实利益的情况下,更容易选择继续体育锻炼。
2.2.1 锻炼时间与锻炼坚持性在锻炼坚持性指标上,除了在认知选择上,不同锻炼时间的大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在锻炼坚持、锻炼兴趣、锻炼价值和锻炼努力等指标上,都表现出锻炼时间长,得分高,且差异显著。经post hoc检验,在锻炼坚持和锻炼兴趣上,少于15min的得分最低(见表5)。
表3 不同体态自我感觉的大学生的锻炼承诺的指标比较
表4 不同锻炼效果自我评价的大学生锻炼承诺比较
表5 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指标比较
2.2.2 不同锻炼方式与锻炼坚持性从表6看出,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在锻炼兴趣、锻炼价值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锻炼坚持、认知选择和锻炼努力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单独锻炼的大学生和朋友或同学一起锻炼的大学生在各项指标得分上均高于集体锻炼的大学生,这说明锻炼行为的依赖性越低,其锻炼行为的持续性越高。
表6 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指标比较
2.2.3 不同体态主观感觉与锻炼坚持性从表7看出,不同体态自我感觉的大学生在锻炼兴趣、锻炼价值和认知选择上不存在差异性,在锻炼坚持和锻炼努力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感觉正常的大学生得分除在认知选择指标上低于胖者和瘦者外,其他指标上得分均高于胖者和瘦者,其中胖者得分又低于瘦者,这说明坚持体育锻炼和体态有关,应着重提高肥胖者体育锻炼行为的持续性。
表7 不同体态主观感觉的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指标比较
2.2.4 不同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与锻炼坚持性不同锻炼效果自我评价的大学生在锻炼坚持性的各个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评价效果很好的大学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自我评价效果一般和没效果的大学生。进而说明,自我评价没有效果的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性会降低(见表8)。
表8 不同锻炼效果自我评价的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指标比较
积极的锻炼承诺会影响锻炼坚持性,锻炼承诺的得分越高,锻炼坚持性的得分也应该越高。不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也会提高锻炼承诺中的乐趣、投入,降低约束等[4]。本研究中的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9。
表9 大学生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的相关系数
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性5个指标与锻炼承诺中的自愿承诺、运动乐趣、参与机会、参与选择和社会支持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表明自愿承诺对锻炼坚持性有积极作用,运动中体验到锻炼的乐趣、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对活动有所选择,具有社会支持都能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久性。而社会约束与认知选择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外界因素的控制会减弱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选择。
锻炼承诺模型为研究持续的体育参与动机基础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锻炼承诺模型的提出具有3个特点[5],第一,强调某个活动的心理依附性,而非行为的实际可能性;第二,锻炼承诺来源于认知和情感;第三,同样水平的锻炼承诺的个体,其行为的参与是不同的。锻炼承诺模型来源于社会交换理论,乐趣是其核心的结构,如果个体在锻炼中体验到了乐趣,他参与锻炼的坚持性就会提高,反之,如果没有体验到乐趣,他的锻炼积极性也就随之下降。因此,在锻炼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1)不同体育锻炼时间、不同锻炼方式、不同身体形态的主观感觉和锻炼效果的主观评价与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有不同的关系,锻炼时间长、自主选择锻炼和锻炼效果评价高的大学生在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上的得分越高。
(2)能够体验到锻炼参与中的自主决定,体验到锻炼的乐趣,提供参与机会和参与选择,增加社会支持会对锻炼坚持性有积极的影响。
[1]Scanlan T,Carpenter P,Simons J,et al.The sport commitmentmodel:Measurementdevelopment for the youth-sportdomain[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3(15):16-38.
[2]Wilson,Philip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itment and exercise behavior[J].Psychology of Sport&Exercise,2004,5(4):405-421.
[3]Konstantinos.Testing 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exerciseand fitness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2,25(3):217-230.
[4]ChoosakulC,VongjaturapatN,Fuzhong L.Thesportcommitmentmodel:An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 relationships with Thai youth athlete populations[J].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2009(13):123-139.
[5]Casper J.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recreational tennis participant's sport commitment[J].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2008,26(3):93-115.
Exercise Comm itment and Exercise Adherence of Collegiat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SUN Derong1,LIU Lijun2,HE Xiaozhen3
(1.Dept.of PE,Langfang Vocational College,Langfang 065001,China;2.Dept.of PE,Langfang Branch of Hebei Industry University,Langfang 065000,China;3.Dept.of Postgraduate,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In this paper,967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commitment and exercise adherence,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exercise participations and different exercise commitment and exercise adherence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exercise duration,exercise style,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exercise outcomes and perceived physical shape had different scores in exercise commitmentand exercise adherence.
collegiate students;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commitment;exercise adherence
G 804.82
A
1005-0000(2011)06-0549-04
2011-03-29;
2011-10-19;录用日期:2011-10-25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0120044)
孙德荣(1969-),女,河北廊坊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心理学。
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河北廊坊065001;2.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廊坊065000;3.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381。
1.2.2 锻炼承诺的测量本量表是参考Wilson等人设计的“两维度”问卷[2],并结合Scanlan等人的运动承诺原始量表编制的。包括自愿承诺、必须承诺、运动乐趣、参与机会、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社会支持等8个分量表,共32个题目。采用1~5的5级Likert量度,5个选择分别是“非常同意”、“同意”、“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Cronbachα系数为0.846,符合研究的要求。
1.2.3 锻炼坚持性的测量《锻炼坚持性量表》包括锻炼坚持性、锻炼价值、认知选择、锻炼兴趣和锻炼努力等5个分量表。问卷共20题,量表采用1~5的5级Likert量度,5个选择分别是“非常同意”、“同意”、“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Cronbachα系数为0.837,符合研究的要求。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