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规律运动者运动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2011-01-04 02:16李梦龙马卫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格问卷强度

李梦龙,马卫平

●研究报道Short Comunications

大学生规律运动者运动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李梦龙1,马卫平2

目的:运动依赖行为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制运动依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利用该问卷对1 2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运动依赖的一般因素有性别、持续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每次运动时间。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运动强度、自我呈现与社会体格焦虑会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自我呈现还会透过运动强度与社会体格焦虑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几乎全部达到了相应要求,各路径系数、因子载荷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依赖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只有将各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预防运动依赖的产生。

运动依赖;规律运动;大学生

很多人认为规律运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规律运动对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焦虑症等都有所作用。尽管运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外有些文献却指出:有些人因过量、过度依赖运动会导致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减退,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Veale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运动依赖这一概念,他指出运动依赖者每天将运动看成是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一旦停止规律运动就会出现近似物质成瘾者戒断的症状,包括焦虑、失眠、暴躁、食欲减退等[1]。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即使因为运动受伤也不会停止运动,这样就导致伤势更为严重。

运动是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之一,随着健康运动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健身锻炼,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其中有不少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释放课业压力和获取自我表现。这些人如期望完全依靠运动来表现自我,就会因过量运动而导致成瘾行为的产生。由此,研究此群体的运动依赖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指导大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有关运动依赖,国外对其产生的原因、症状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国内对其研究却较少。相关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对运动依赖的形成有显著作用,如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就被认为是导致运动依赖产生的重要心理因素[2]。由于自我呈现是社会互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机制,有研究发现,为了让自己的形象得到完美展现,个体就会强迫自己参加运动以获得良好的评价,当呈现信心越高就越容易出现过量运动而导致运动依赖的产生[3]。过去的研究发现,若运动的焦点是过度关注体型的改善,便会出现必须运动的主观知觉,一旦在无法运动时就会出现易怒、失眠、头疼等症状[2]。就此而言,自我呈现和社会体型焦虑可能是引起运动依赖产生的心理因素。本次研究综合各个因素系统地分析可能导致运动依赖产生的因素,为减少大学生运动依赖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受试群体。在运动性社团(包括羽毛球社、篮球社、足球社、游泳社、排球社)及部分上体育课的学生中共抽取1 223名规律运动者(每周至少运动1次)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7名、女性496名,年龄在19~23岁之间。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法,调查问卷包括锻炼上瘾量表[4]和运动依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锻炼上瘾量表是由Terry在2004年设计的(EAI),此表由6个问题组成,分别为“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运动引起了你和家庭、同学的矛盾”、“你用运动改善心情”、“运动量超过了预计的计划”、“假若你缺席一次运动,你会沮丧”和“尽管你对运动量进行了控制,但成瘾行为继续发作”,采用Likert5点计分,范围从1(很不同意)到5(很同意)。应用于本次研究该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9。

运动依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是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咨询有关专家和体育教师的意见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一般影响因素、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共18个条目,其中一般影响因素5个条目,自我呈现7个条目,体格焦虑6个条目。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9之间。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1.2.2 数理统计法调查结果由专人采用EpiData2.0进行双份录入。经过数据清理以后,采用SPSS13.0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Amos17.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送调查问卷1 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23份,有效率为94.08%,其中男生727人,女生496人,平均年龄为20.64±1.12。本次对运动依赖基本因素的研究包括性别、年龄、持续参与时间、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等(见表1)。根据Terry 2004年设计的锻炼上瘾量表,EAI≥24被认定为运动上瘾。

2.2 运动依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由Terry设计的锻炼上瘾量表可知,1 223名受访者EAI得分大于24的有103人(8.42%),对检查出有运动依赖的103个个体进行研究发现,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当规律运动被打断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紧张、失眠、食欲减退等反应,当恢复运动时,这些症状逐渐消失。

将各基本因素(性别、年龄、持续参与时间、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依赖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持续参与时间、每周运动次数以及每次参与时间与运动依赖显著相关,其中男生中运动依赖者有51人(7.0%),女生52人(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说明女生更可能出现运动依赖;运动时间小于3个月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5人(2.9%),3个月到1年中有运动依赖者46人(8.6%),运动时间大于1年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52人(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6,P<0.05),可以得出持续运动时间越长的人出现运动依赖的可能性越大;每周运动次数小于2次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5人(4.7%),2次到4次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66人(7.5%),每周运动次数大于4次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32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9,P<0.05),可以认为每周运动次数越多的人出现运动依赖的可能性越大;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依赖也有统计学差异(χ2=6.545,P<0.05),表现为运动时间越长,运动依赖的可能性也越大。另外,结果显示年龄与运动依赖无显著性差异(χ2=0.193,P>0.908)。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Tab.1 Basic Situation of Investigation Ob jects

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为了考查影响运动依赖的基本因素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分析影响运动依赖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分析。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而言,该方法不仅能分析影响运动依赖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而且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含测量误差[5]。

2.3.1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本次调查的数据随机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用来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用来做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0.796,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3 904.832 0,P<0.001,表明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利用方差最大化旋转一共提取4个潜变量,即运动依赖、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运动强度。

2.3.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模型就是验证性因子分析[5],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的4个因子模型,进一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该模型共包含4个潜变量(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运动强度、运动依赖)和17个显变量。在模型设定过程,运动依赖因子只对应一个测量变量,这里将测量误差值的方差设定为1[6]。最终得到的验证性模型结果(见表2)显示:自我呈现共包含7个显变量;社会体格包含6个显变量;运动强度包含3个显变量;运动依赖有1个显变量,模型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4,都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基本全部达到了相应的标准[5],可以认为测量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

表2 潜变量与显变量间因子载荷表Tab.2 Fac tor Loading Between Latent Variab le and Observable Variable

2.3.3 结构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运动强度、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对运动依赖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理论,假设运动依赖的结构模型以运动强度、自我呈现和社会体格焦虑3个因子作为自变量,运动依赖作为因变量,按运动强度会对运动依赖产生直接影响;自我呈现对运动依赖有直接影响;社会体格焦虑对运动依赖也有直接影响;自我呈现通过运动强度会对运动依赖产生间接影响;自我呈现也会通过体格焦虑对运动依赖产生间接影响。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由于本次调查数据为非多元正态分布,结构方程模型采用了WLS估计[5],模型的拟合指标采用χ2/df、RESEA、NFI、NNFI、CFI、IFI、PGFI,其中χ2/d f大于10表示模型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2表示模型拟合的很好;NFI、NNFI、CFI、IFI的临界值为0.90,大于0.9表示模型拟合的很好,RMSEA大于0.10表示拟合不好,0.08~0.10表示中等程度拟合,小于0.05表示拟合很好[5]。

从图1的标准化路径图可以看出运动强度(β=0.27,P<0.05)、自我呈现(β=0.22,P<0.05)、社会体格焦虑(β=0.14,P<0.05)对运动依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运动强度越大、自我呈现越高,体格焦虑越严重出现运动依赖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自我呈现会经过高的运动强度对运动依赖(β=0.09×0.27= 0.03,P<0.05)产生间接效应,自我呈现还会通过体格焦虑(β= 0.11×0.14=0.02,P<0.05)的中介作用对运动依赖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即高的自我呈现透过高体型焦虑对运动依赖产生正向影响作用。由表3可以看出,该模型的数据拟合效果良好。

表3 结构模型拟合指数表Tab.3 Fitting Index of StructuralModel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规律运动的大学生产生运动依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运动依赖的发生率为8.42%,其中男生的发生率为7.0%,女生为10.5%,性别之间运动依赖的产生有显著性差异,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更容易产生运动依赖。早在2004年Gammage等人就发现女生参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体重[7],并透过身材雕塑展现自我魅力,一旦无法成功呈现符合自己或社会的外表时,便会强迫自己过度参加运动。而对于男生来说,此现象出现相对较少,其可能的原因是男生更注重展现气概、健康、活力,而非体型苗条。本次研究发现年龄与运动依赖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Furst的研究结果一致[8]。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持续时间、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对运动依赖均有显著性作用,为运动依赖的预测指标,表现为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时间越长以及每周运动次数越多其产生运动依赖的可能性就越大。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运动强度、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与运动依赖的关系,结果显示:运动强度对运动依赖有显著影响作用,表现为运动强度越大,出现运动依赖的可能性就越高,自我呈现对运动依赖有显著影响作用,表现为自我呈现越高,运动依赖就越严重,这与Hausenblas和Fallon的研究结果一致[2]。自我呈现的目的在于期待获得他人的正面评价,如无法得到预期效果或者得到负面评价就会过量的从事运动,导致心理、生理及社会戒断症状的产生。有研究指出在刻意追求运动塑身效果的群体中,因运动目的集中在强壮、姣好体态的展现,为有效改造身材以获得他人好评,通常会出现高频率、高强度的运动行为[9]。更甚者,在生病或者身体有伤的情况下仍坚持运动。社会体格焦虑对运动依赖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社会体格焦虑越高,运动依赖就越严重,并易将改变体型作为主要的运动目的,为了有效控制体型而强迫自己运动,更严重的可能导致偏激行为的产生。此外模型的结果也论证了运动强度、社会体格焦虑在自我呈现与运动依赖之间的中介效益,即通过高的运动强度和社会体格焦虑,自我呈现会对运动依赖产生间接正向影响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性别、参与运动总时间、运动频率以及每次运动时间对运动依赖有显著影响,其中运动总时间、运动频率、每次运动时间为运动依赖的预测指标。(2)运动强度、自我呈现、社会体格焦虑对运动依赖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3)社会体格焦虑对自我呈现与运动依赖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4)运动强度对自我呈现与运动依赖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4.2 建议

结合本次研究结论,首先,建议大学生规律运动者不应该将运动的目的着重于体型或身材的改变,以及自我欲求形象的塑造,否则容易因为满意度低下,进而强迫自己过度参加运动而导致运动依赖的产生。其次,参加运动者应合理安排运动、休息时间,避免因过度参与运动而对运动产生依赖。最后,体育教师要积极宣传正确的科学的健身观,不应过于放大运动对体型的影响。

[1]Veale D M W.Exercise depen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1987(82):735-740.

[2]Hausenblas H A,Fallon E A.Relation among body image,excise behavior,and exercisedependencesympto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2002(32):179-185.

[3]Brewer BW,Diehl N S,Cornelius A E,etal.Exercising caution: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protective self-presentationalbehavior[J].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004(1):47-55.

[4]Terry A,Szabo A,GriffithsM D.Theexerciseaddiction inventory:A new brief screening tool[J].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4(12):489-499.

[5]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90-191.

[7]Gammage K L,Hall CR,Martin Ginis K A.Self-Presentation in exercise contexts: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and low frequency exercise[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8):1 638-1 651.

[8]Furst D M,Germone K.Negative addiction inmale and female runners and exerciser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3(77):192-194.

[9]Marquez D X,McAuley E.Physique anxiety and self-efficacy influences on perceptions ofphysicalevaluation[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1(29):649-660.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Exercise Dependence of Regular College Student Exercisers

LIMenglong1,MA Weiping2
(1.School of PE,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2.School of P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the exercise dependenc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ercise dependence.Methods:According to reference literature and make the questionnaire of exercise dependence.1223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is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ercise dependence were gender,participation in exercise duration,exercise frequency and time of each exercis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howed that the exercise intensity,self-presentation an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had a direct effect on exercise dependence.Self-presentation had indirect effects on exercise dependence through exercise intensity an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The fitting index results of the lastmodel showed themodel had goodnessof fitbetter and all the path coefficients,estimated load factor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Exercise dependencewas genera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many factors.Only by combining all aspects can we effectively control exercise dependence.

exercise dependence;influence factors;college students

G 804.8

A

1005-0000(2011)06-0546-03

2011-05-11;

2011-10-20;录用日期:2011-10-25

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课题(项目编号:Kt11-006);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31056)

李梦龙(1978-),男,湖南望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与体育教学。

1.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猜你喜欢
体格问卷强度
儿童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促进小儿良好体格发育的影响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问卷大调查
体格与人格并修筑实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问卷你做主
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