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体育军事训练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而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如何能把高校体育文化与构建大学校园和谐校园更好的结合起来,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是摆在高校体育工作者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论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如林岚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提出的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重视学生体育文化意识的培养,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2];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部析论证,校园体育文化节能够作为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一个有效的载体,充分展现和谐校园的宗旨,促进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开展。
以参加校园体育文化节活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00人)、南京理工大学(100人)、中山大学(100人)学生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文化学、和谐协会读本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利用因特网收集学校体育文化、和谐社会等相关方面的论文,对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此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为此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抽取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参加校园体育文化节活动的学生分别为200人、100人、100人分前后两次发放调查问卷,达到研究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对构建和谐校园影响的目的。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与回收
(2)问卷的效度
邀请对此研究方面熟悉的相关专家教授共10位,对此研究所用的问卷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审核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问卷设计的内容能够反映问卷的主题,结构合理。
表2 问卷专家效度评定结果统计
1.2.3 逻辑分析法根据逻辑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思路。对查阅的资料、调查的数据和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推断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4]。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提出校园体育文化节的概念,是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把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节日的方式集中展示,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其影响力,充分体现其价值。
和谐校园是指“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它以校园为载体,优化教书育人的氛围,以形成学生、教职工和学校之间的科学互动发展为宗旨,协调运转学校教育的各个系统和要素,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5]。
2.2.1 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认可程度 在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前后,两次向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学生发放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查问卷(见表3)。
从以下5个方面研究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认可程度。
(1)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的质量评价。非常好、很好和一般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8%、8%、5%,而评价不好的学生人数比例则下降了21%。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节各类活动的好评直线上升。通过对学生调查访问,产生良好效果的原因是以前体育活动大多属于自发组织,具有分散性,目的性不强的特点,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提高体育活动的评价。通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很好地解决了此项问题,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校园体育文化节有序的开展,并针对文化节专门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主旨明确,组织有序,内容专业,质量高。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节使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质量评价明显好转,这对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生对举行体育活动次数的渴望。学生中渴望一周一次、一月一次和一季度一次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0%、10%、6%,而渴望不组织的学生人数比例则下降了26%。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举行体育活动次数的渴望直线上升。通过对学生调查访问,普遍反映校园体育文化节拥有独特的校园体育魅力,经研究分析,产生此种强大魅力的原因在于校园体育文化节众多的高质量体育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要求,并且能培养学生参加不同项目的兴趣。这些都是学生对体育文化节的渴望程度越来越高的原因,促进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学生对体育公开课设置满意程度。评价很满意和一般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28%、22%,而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比例则分别下降了32%、18%。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对体育公开课设置满意程度直线上升。经过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校园体育文化节能够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经过精心准备的专业老师的精彩授课。公开课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使学生对体育公开课设置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4)学生对学校运动会的评价。评价很满意和一般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35%、27%,而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比例则分别下降了40%、22%。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对学校运动会评价良好程度直线上升。经研究分析发现,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校园体育文化节系列的活动的价值,同时学生喜欢参加校园体育文化节中的学校运动会,能够为院系增光,既满足了自己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愿望,又为院系增光,一举两得。
(5)限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限制参加体育活动的四大因素有:课业太繁重、没有志同道合的玩伴、场地缺乏和没有掌握运动技能。因此,研究发现,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能够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充分放松的目的;提供了一个找到志同道合运动伙伴的平台,解决体育活动搭档的问题;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活动所需场地,解决场地难的问题;有专业老师指导,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技能。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校园体育文化节的魅力,提高了学校体育文化节增强学生参与锻炼的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得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举办,把过去零散的活动加以集中组织,统一管理,使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同时也说明了通过学校体育文化节的举办,明显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认可程度,实现了举办校园体育体育文化节的目的之一。
表3 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认可程度对比
2.2.2 对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创造良好学校体育氛围有积极影响在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前后,两次向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学生发放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查问卷(见表4)。
从以下4个方面研究了校园体育文化节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创造良好学校体育氛围程度。
(1)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中自己爱好和跟随别人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40%、2%,而由于功利和强制的原因参加体育活动(即为了加分和学校规定一定要参加)的学生人数比例则下降了10%、32%。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研究发现,由于学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节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由量变达到了质变的效果,使学生体育意识不断提升。
(2)是否喜欢体育运动并经常关注体育比赛。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并经常关注体育比赛比例由原来的28%提高到现在82%,提高了54%,而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并经常关注体育比赛比例由原来的72%下降到现在18%,下降了54%。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并经常关注体育比赛程度越来越高。经过研究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校园体育文化节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使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喜欢和关注体育比赛,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大获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大获益有4个方面,即增进友谊、提高技术、锻炼身体、消遣闲暇时间,前3个方面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7%、20%、16%,而在随后一个方面却下降了43%。这说明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不再只局限于娱乐,而是进一步扩展到更高一个层次,向终身体育意识发展。
(4)学校的体育氛围评价。评价非常浓厚和一般浓厚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20%、18%,而不大浓厚、毫无兴趣的评价人数比例则下降了22%、16%。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氛围评价好的程度有大幅度提高。经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校园体育文化节活动时间跨度长,影响广泛,参与人数众多,主题鲜明,形成了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综合以上研究得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的方式对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创造良好学校体育氛围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表4 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创造良好学校体育氛围程度对比
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对构建和谐校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认可程度,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创造良好学校体育氛围。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对构建校和谐校园的作用十分明显。
体育节日应该继续延续下去,并制定长远的规划,使她有更强的生命力。其他学校也应该借鉴此类经验促进本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从而支持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
[1]魏 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社会科学家, 2010, 153 (1) : 127-130.
[2]林 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7 (2):41-43; 57.
[3]王晓红.基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5 (4) :32-33.
[4]杨春元.大学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江南大学学报, 2008, 28 (4) : 50-54.
[5]曹丽.试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体育世界, 2008, 28 (8) :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