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信息化的路径思考

2011-01-01 00:00:00刘晓静
理论观察 2011年4期


  [摘要]河北省在社区管理信息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完善河北省社区管理信息化要做到以下几点:发挥河北省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社区管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搭建服务型社区管理信息化平台,为居民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参与的机会,凝聚外部力量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等。
  [关键词]社区管理;信息化;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 0088 — 03
  
  一、河北省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社区管理信息化是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外提供电子信息系统手段,使得办事处各个部门与社区居民及各界之间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基层政府中开展社区管理的各部门、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及其他组织。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等6大方面。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当前河北省要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河北省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政府管理透明公开
  借助信息技术,政府可以在网上公布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办事程序、规章制度,还可以将政府的政务活动在网上公布,以接受公众的咨询与监督,使政府的管理流程更加透明,推进政府勤政廉政建设。
  其次,社区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加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政府的办事流程,在政府网站下载填写有关表格。政府官员可以通过上网浏览、网上信访等方式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政府部门可以在网上征求群众意见,用投票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一些具体事务的决策,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距离。
  再次,社区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政府管理水平并增强了服务功能
  社区管理是城市的基层管理,在社区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政府获取信息更加即时、更加准确,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将会从管理转向服务,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改革政府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团队,更好的服务人民。
  二、目前国内外及河北省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目前国外的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目前,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等信息化发达的国家,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直接作用于社区,电子政务覆盖社区信息化,为社区管理和服务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国家的社区信息化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社区管理以一系列全国性、地方性电子政务规划为先导,以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为依托,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公众化。
  (二)目前国内社区管理信息化的模式及经验
  目前概括起来社区管理信息化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上海浦东模式-以街道为单位,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多方协力的社区共建模式;2.青岛模式-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组织结构,寓社区管理于社区服务之中的模式;3.沈阳模式-按自然规模划分社区,实行社区自治、社区内资源共享,部分政府职能交由社区承担的模式;4.武汉江汉模式-以社区为依托,构建基层自治组织,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形成政府行政调控与社区自治相结合、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模式;5.深圳罗湖模式-以居住小区为基础,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紧密结合的社区服务市场化模式;6.佛山城南模式-以街道为单位,统一规划,政府引导,社区各方携手共建模式。国内社区管理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二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是搞好规划、组织协调、政策扶植、资金引导和实施监控。三是居委会的地位得到提升,发挥出自治作用。四是社区的行政性职能在弱化,服务性职能在提升。
  (三)河北省及石家庄市桥东区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河北省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市区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整合文化、教育、民政、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娱乐、家政等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与实体服务相结合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计算机、电话、实体服务等联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实现我省城市化的进程中,利用信息化的科学手段,探索新的社区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实现城市综合管理。
  经过这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