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 0175 — 01
农村节目是县级电台节目设置的一块重头戏,特别是在农业县份,农村节目办得是否灵活多样,能否达到农民朋友的满意,可以反映整个台的节目质量。县级电台在积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的同时,还要认真办好农村节目。笔者根据几年来编辑农村节目的工作实践,认为要办好农村节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办好农村节目,就要深入乡村,多与农民交朋友,这是办好农村节目的主要前提。
作为编辑、记者,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深入基层,就很难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更别说办好农村节目了。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一直坚持常年才基层采访,通过深入采访,特别是我们直接深入到农户和田间地头采访,不仅采访到了大量的真实的反应农民生产生活的新闻,而且真正品尝到了范长江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脚板底下写新闻”的滋味。
沉下基层不仅仅是写那么几篇稿件,更重要的事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可以更好的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培养和磨练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采访作风,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沉下去找新闻,把一个乡村的经验介绍下去,农民坐在家中就可以知道切合自己实际的致富信息,是办好农民节目的主要目的。
多下基层,多了解农民成产、生活情况,多与农民交朋友,掌握农民的心理状态是办好农村节目的主要前提。
二、要办好农村节目,就要认真负责的对待每封群众来信。
记得多年前,就有过一位农民听众反映负担过重的报道上了《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头条,在我的记忆中,听众来信上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头条,还从来没有过。听完节目后,觉得这封来信还真够分量,后来在有关刊物上看到,这条听众来信播出后,当天编辑部就接到国家民政部有关领导所要原信的电话,表示属于他们职权范围的问题立即着手调查解决。从这一事例,我感受了重视听众来信的实际效果,感受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听众来信始终是电台不可忽略的新闻源,处理好听众来信是新闻广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那种“我播你听”的单向交流,形式刻板的广播形式,已逐渐被淘汰,听众也要参与到广播中来。但是听众参与这方面,发展并不平衡,专题综合性节目、文艺节目中听众参与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在新闻或农村节目中,还没有发挥听众在新闻广播中参与的积极性,对听众来信的处理还不够好,在电视、报刊激烈竞争互相争夺受众的今天,广播节目更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好农村节目,处理好听众来信,使广播深深的扎根与农民群众的心中。
我们县级电台大多把听众来信设置在农村节目之中,就更应该对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认真处理好,听众来信是反映群众的疾苦和愿望,实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广播手段。听众来信处理好了,农村节目办活了,是农民群众最为满意的。这也是我们广播新闻在发挥“上传”与“下传”的双重作用。再说,“上”与“下”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上”负责是对“下”负责的一种表现。如广播听众来信反映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就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而且效果远比一般的“讲话”“强调”要好得多。
因此,办好农村节目,处理好听众来信,会使我们的广播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三、要办好农村节目,还要注意增强农业科技的报道。
现代的农业需要农民具有现代化意识,农民也都认识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编辑农村节目中,把一些与农业生产信息相关的易于理解的科技知识适时的宣传报道出去,便于农民在生产中应用。
但当前一些科技报道或科技讲座有的过于生硬,专业术语一大堆,学术味特浓,农民听了不知索然。因此科技报道和科技讲座要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易于被人接受,应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可用具体事例做比喻。
作为编辑,应对所要播出的科技知识先有个大体的了解,使自己心里明白,然后深入浅出的编好节目,此外,也可以采取问答的形式讲解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一问一答,可避免平铺直叙引起的单调沉闷,使人感到就像面对面唠家常,此外,编辑还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科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夸张,编辑更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报道。其中的数据、概念等必须准确无误,这样播出的节目才会让农民群众接受。
在编辑农村节目中,还要根据农村节令的变化,季节的转换介绍一些农业科技。如冬季猪舍如何管理,孕畜冬季如何保胎,冬季大棚温室管理,夏季田间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编辑这些节目时,还要注意对节目的开头语、串联词、结束语多变化一些,篇与篇之间加上亲密、得体的解说词、连接词或音乐过渡一下,使整个节目听起来连贯、自然,便于农民朋友接受。
我国有9亿农民,农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命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广播新闻中的农村节目,就要更好的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在我们的节目中获取更多的生活、生产、卫生、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做编辑工作的就要与农民多联系,常下基层,反映农民群众的心声,增加科技信息含量,节目编排要灵活多样,信息要反映的及时准确,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次节目编排,是编辑好农村节目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