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其内在规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要求,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知识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 0020 — 0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是我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判断当前形势基础上,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有重大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中共党史,我们发现,党总是围绕自己的中心工作和任务,不断加强学习,努力用最先进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全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确保我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特别重视学习。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要求“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毛泽东引导全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具有革命时代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正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才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如邓小平所讲,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的学习,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继承、弘扬了革命时期优良的学习传统和作风,无论是过渡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一以贯之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号召全党努力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建设发展的新知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学习,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促进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大提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邓小平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江泽民强调“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胡锦涛着重提出“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学习,强调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化、多极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地区冲突不断,大国之间的博弈、角力或明或暗从未间断,金融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危机等工业文明的副产品严重困扰人类的发展,全球发展、变革处于大的波动之中;同时全球化、多极化大背景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思想、新经验层出不穷,生产要素全球流动、配置速度空前加快,规模空前加大,以知识、经济、科技为核心要素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科技、制度创新力度,力抢知识、科技制高点,图谋掌控大变动格局中发展的主导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多极化世界中正在崛起的一极,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迎接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抵御各种外在风险,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能够赢得主动权,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国内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即所谓现代化前的“拐点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失序、心里失衡、道德失范现象在我国普遍发生,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药品、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突出。如何应对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此类突出问题,避免“拐点陷阱”,促进国家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是对我党的重大考验。
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党已经成为长期执政的大党,成为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党。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角色,迎接挑战、接受新考验,是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形势,我们党只有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的思想、知识和经验,开阔视野,优化思维,更新观念,才能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任重道远。党要肩负起这样重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学习,把自己变成知识型政党。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是国家强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力量。特别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构成知识经济和现代文明社会内核的“知识”,相对于土地、权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而言,显得越发重要,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当前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从现代化视角分析,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快慢和程度高低,取决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存量、知识增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知识化。知识已成为标量一个国家、社会现代性的标志性要素。由此可见,知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获得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和普及知识,最基本的途径是学习。只有建设学习型政党,积极向书本、向实践、向群众学习,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吸收借鉴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切实掌握好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才能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概念及其理论是我们党在继承自身优良传统基础上,学习借鉴现代西方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一重要概念,并明确指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更好更快更新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后,很快被各界广泛认同接纳,在全球引起了学习、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热潮。我们党是一个阳光型、开放型政党,是一个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特别重视与外部环境外部世界的交流互动,特别重视对世界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后,我党“洋为中用”,结合我国我党实际,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学习型政党理论。所谓学习型政党,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政治任务,善于学习、获取、创造、转移新思想、新知识,并以新思想新知识指导实践、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政党政治组织。就一般意义而言,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组织及其成员个体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共同的学习愿景和自觉自省的意识,围绕目标学,带着任务和问题学;二是有健全的学习机制、良好的学风、科学的学习方法与途径;三是学习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持续性;四是善于从传统中发掘和借鉴有价值的东西;五是善于转化和创新,能够把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并在原有的思想知识体系中发展创新出新理论和新知识。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学习型组织形式,除了具备学习型政党基本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学习型组织,集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进性、觉悟性、纯洁性之大成,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任务。其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理论文化上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注重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特别是注重学习借鉴现代社会创造发展的一切先进理论文化成果,并且能够根据世界形势变化,把握时代特点,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真正的民本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民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其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较之于其他学习型组织,制度健全规范,组织化程度高,组织纪律性强,管理严格。
三、准确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用科学理论武装。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原则性和前瞻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时,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
其二,必须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在此国际大背景下,要赢得发展的优势和主导权,执政党就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世界的眼光,以大开放的气度,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用“他山之石”,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三,善于把握规律。建设学习型政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我们的政策和工作举措,遵循和适应客观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如果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理论水平、认知能力欠缺,对客观规律茫然无知,蛮干折腾,必然是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在党的执政史上,左倾思想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根源是决策者没有认识和把握好规律,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此深刻的历史教训必须吸取。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努力探寻、把握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其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学习型政党的灵魂。人类社会能够从野蛮到文明,从传统到现代,根源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路线和政策,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创造性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典范。今天,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按照“富有创新精神”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有新发展。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建设学习型政党首要任务,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指导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结合时代特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吸收时代精华,解答时代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大众性的语言和方式,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使其为人民大众理解、接受和掌握,提高大众的思想水平。
第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党在新时代的思想灵魂和奋斗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必须抓紧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弄懂弄通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做到真学、真懂;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做到真信;要学用结合,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实化为行动,改进工作思路,提高工作绩效,做到真用、善用。
第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要教育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和健康生活情操,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第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我们党是由各级党组织组成的统一整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实现这项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大力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培育学习型党员、学习型领导干部、学习型党组织;要向书本、向实践、向群众学习,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历史,学习法律、经济、政治等知识,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学习时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