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渭南市运管处在抓好交通运政工作的同时,始终把抓好交通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全行业形成了十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业道德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渭南市运管处连续五年被中共渭南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佳评差”优胜单位,被陕西省交通厅评为“创佳评差”优胜单位,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活动中创造的歌曲《他是什么人》荣获陕西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文艺汇演最佳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长篇散文诗《牵挂》获得全国诗歌金奖。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渭南市运管处在陈增发处长等一班人的领导下,按照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共同愿景与使命,不断提炼道路运输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发扬道路运输行业的群体精神,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较好地发挥了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塑造人、约束人、规范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全处上下到处呈现出风气正、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发展新格局,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渭南市运管处坚持以继承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立足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要求,把依法治运与以德治运结合起来,提出建设学习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服务型的“五型”机关,着力创建和谐运政大家庭,面向全市运政管理人员倡导牢记“六心”。即:用忠心报效祖国,将爱心奉献社会;以热心投入事业,将关心送给同志;把孝心献给父母,将信心留给自己。用“48字”规范运政人员的工作行为,即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同心拼搏,创造超越;高效务实,行业众治;以诚取信,规范管理;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好施乐助,服务至上。对于行业管理既依靠法律和法规的规范,又依靠道德和文化的引导,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他们先后组建起男子篮球队、女子健美操队、女子秧歌队,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愉快、生动活泼的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和专场文艺演出,使职工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为了加强运管处的文化建设、提高全员整体素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运管处成立了军乐队,并购置了铜管乐器和民族乐器,组建了处管乐队和民乐队,参加了省交通厅、市委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
领导重视是关键
多年以来,渭南市运管处领导始终坚持将文化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使文化建设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成为整个道路运输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运管处每年都要召开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研讨会,处领导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在日常工作中,运管处领导十分重视率先垂范的模范行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理念、思想情操影响职工,引导职工。正是在运管处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才使全处文化活动变得空前活跃。党支部书记、处长陈增发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化理论功底,在做好日常领导工作的同时,他不断加强自我思想修养和文化学习,撰写了大量的行业理论文章,并在全国行业杂志上发表。“03·8”二华洪灾抢险工作结束以后,在他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市运管处排演了音乐诗朗诵短剧《一切为了人民》,参加演出的人员,全部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他们用自己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抗洪救灾感人的壮观场面。该剧先后在宝鸡、咸阳、商洛等地演出,受到好评,并荣获省交通厅特等奖。
2008年“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以后,陈增发处长日理万机,靠前指挥,在不能随同渭南市运送救灾物资车队前往救灾一线的情况下,他连续在办公室渡过了四个不眠之夜,时刻心系整个车队的安危。在此期间,他用真挚的思想感情,创作并完成了长篇散文诗《牵挂》,以此呕歌前往救灾一线运送救灾物资的英雄壮举。而后,运管处又根据他这首散文诗,编排了文艺节目,参加省交通厅文艺汇演,受到表彰。
陈增发处长作为亲历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30年的老兵,用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创作完成了歌词《他是什么人》:你把所有的心血献给了这里,用你的真情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你把坚实的足迹留在了这里,用你的辛劳实现了美好的心愿。巍巍的秦岭,悠悠的渭水,养育了你这样的人。你把人间的大爱留在了这里,用你的智慧开创了通江达海。你把所有的伤痛深藏在了心底,用你的坚强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厚重的黄土,淳朴的人民,记住了你这样的人。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他是什么人,他是我们交通人。
这首歌,既是陈增发处长30多年献身交通事业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也唱出了全体交通人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他也用这首歌词,将交通人所思、所感、所为,诉诸笔端,谱于曲间,以为铭记。在省交通运输厅举办的庆祝陕西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的文艺汇演中,渭南市运管处编排的歌伴舞《他是什么人》,荣获省交通厅优秀创作表演一等奖。
2011年,陈增发处长又提出了“八个更加和八个一定”,勉励大家要更加注重协调团结、更加注重包容和谐、更加注重修身修为、更加注重学习研究、更加注重行业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素质提高、更加注重提升全员生活质量,共同谱写道路运输事业新的辉煌。一定要在强化学习和素质教育上再下深功夫;一定要使每个同志深知:积极的奉献、菲薄的索求、善良隐忍的秉性、诚实勤勉的付出,是道路运输工作者必备的工作品质;一定要使每个同志做到:少有抱怨却容易知足,少求回报却深知感恩,少作攀比却极易得来幸福感,而足以令人敬佩自惭,是道路运输工作者必须的素质教育取向;一定要使每个同志懂得:胸襟再通达一些、眼界再远阔一些、得失心再淡泊一些,是道路运输工作者必有的胸怀、境界和必具的道德品质;一定要使每个同志认真做到:强化学习知天理,精通业务知道理,勤奋工作知事理,文明规范知法理,推己及人知世界,是道路运输工作者成熟和积累人生哲理的必由之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恍惚;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同志懂得“胜非为难,持之为难”的深刻涵义。“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要使同志们知道:制度不宽容,没有下不为例;制度不作弊,没有无阳光的东西。要使同志们知道:不尽责就是失职,无作为就是过错;一定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在总结中发展,在纠错中前进;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同志深深地懂得:懂伦理、知哲理、晓法理、明事理、会调理的真谛内涵。要深深地懂得:行业文化引领、科教人才兴业、公平正义和谐、风正气顺劲足,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
加强制度和行为文化建设
多年来,渭南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摸索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管理模式。先后制定了处机关会议议事制度、不同岗位工作职责、单位内部管理规范等七十多项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每个职工手中,有效地约束了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在开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活动中,对运政执法人员制订了“六条禁令”和“六不查、八不罚”的执法要求,向全市发出构建“绿色通道”的承诺,促进运政执法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处文化建设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根据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工作需要,在处机关建立了运政业务办事大厅,同时要求各县级运管机构也要建立起政务大厅。为了切实方便群众办事,他们又派出两名工作人员,长年进驻市政府办事大厅,释疑答惑,办理业务。对机关办公室和处办公大厅进行了装修和粉刷,每个办公室配备自动办公设备、照相摄影器材,提高办事效率。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业务办事程序、各种收费标准、执法处罚程序在机关大院的醒目位置进行了公开公示。随着硬件设施的改善和办公设施的改进,运管机构在社会上树立了新的形象。通过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单位的形象、职工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几年来,渭南市运管处立足道路运输的实际,紧扣中心工作,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浓厚行业特点,体现道路运输精神内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行业文化。面对未来,陈增发处长表示,渭南市运管处将以“满足精神需求,群众喜闻乐见”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牢固群众基础的道路运输行业共同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使交通行业文化迈上新台阶,更上一层楼,为渭南交通运输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再做新的更大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