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结构、情节、细节、语言四个方面,分析了毛姆短篇小说《万事通先生》的艺术特色,希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结构;情节;细节;语言
一、结构完整
毛姆的短篇小说《万事通先生》,与大多数叙事小说采取隐含主题的方式不同,一开始就立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Mr. Kelada的态度:不喜欢万事通先生,并且在下文多次地重复这一观点,不断地加深读者的印象,使得全文在结构上形成了严谨而有机的整体。
文章第一句“I was prepared to dislike Max Kelada even before I knew him.” 表明作者在见到Mr. Kelada之前,就不打算喜欢他。人们经常见到一个陌生人后,会根据他的外表做出最初的判断,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第一印象常常是错误的。而作者甚至在见到Mr. Kelada之前,就已经从心理上开始排斥他了,这是典型的“以名取人”;同时,也为后文作者对Mr. Kelada态度的转变满下了伏笔。
然而,经过辨别项链的真伪这一过程,作者逐步改变了对Mr.Kelada的态度“At that moment I did not entirely dislike Mr. Kelada”。(这时,我不是十分讨厌Mr. Kelada了。)从始至终,作者围绕主题不断重复自己对Mr. Kelada的态度,小说具有了完整的结构。
任何一部小说总是通过一定的情节来反映一定的主题。当时,一战刚刚结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漠,而Mr. Kelada表现出的友好与热情“He was a good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