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 宋凤蕊 姬鸿鑫
(河北省承德水文局,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国大部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尤其是黄河下游在七月份易形成断流造成干旱,黄淮海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一亿人口遭受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尤为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公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 (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 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年、1978年和 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月~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 593.5 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当年农业生产。中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仍很艰巨。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了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从1951年至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 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 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黄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历来旱灾严重,加上近年来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黄河资源性缺水问题更加凸现。今年入春以来,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受去年干旱缺水影响,当前骨干水库蓄水不足,与2006年同期相比,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五大水库可调节水量偏少68亿立方米。据预测,今年6月至8月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将偏少两成左右,因此可能发生抗旱水源紧张、受旱面积进一步扩大、部分城市供水发生短缺的局面,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另外,从水资源安全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流域水库调度没有考虑下游用水需求,致使局部河段出现严重旱情。1972年至1999年,黄河下游利津站共发生了21年断流。1997年为解决下游用水危机,实施了从龙羊峡水库长距离应急调水。
有关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不断增长的流域经济社会需求、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水沙调控手段的增强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等,对黄河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加强黄河上中下游水沙的统一调控,使之减少灾害、发挥更大效益成为可能。我国长江黄河源区位于青海省境内,当地也是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地区。黄河源区为青海省达日水文站以上的区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海拔均在5300米以下,无现代冰川分布,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目前,我国长江黄河源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尤其是长江源区降水的各种变化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
由此可见,旱涝对黄河流量的影响极为严重,旱涝灾害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我们应当积极配合响应国家采取的措施,尽量减少人为活动造成的旱涝灾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1]黄嘉佑,张镡.黄河流域旱涝与水资源分析[J].大气科学.199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