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瑞 王雅坤
万里运业践行道路节能减排
文/本刊记者 张瑞 王雅坤
作为我国较早提供专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万里运业目前服务车辆有15000多辆,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均居全国之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最优秀的本土高新技术物流企业,也是中国道路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与先行者。
在万里运业监控室内,操作人员鼠标轻轻一点,正在郑州市附近营运的一辆客车的位置、车速车内乘客承载情况等信息瞬间便显现出来。这是该公司科技人员研发出的GPRS系统的功能之一。
据了解,万里运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信息化提升我国道路运输效率”为经营哲学,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为道路运输客户提供先进、实用的软件产品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服务。
“现在万里运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运或物流,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为传统运输、物流、货运、客运提供保姆式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停车、售车、修车)服务及统一理念、规范、标准等专业实用的信息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万里运业董事长陈立干对记者说。
作为我国较早提供专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万里运业目前服务车辆有15000多辆,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均居全国之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优秀本土高新技术物流企业。
以信息化推动物流业节能减排
什么是物流?物流一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理解为运输、保管、配送物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竞争已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
而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的血脉,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时代赋予其新的理念: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结合,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的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推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有助于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一家大型物流企业,万里运业自然离不开智能化和网络化,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目前,GPS已成为货物调度、跟踪防盗、监控管理的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万里运业自主研发的“万里GPS运营中心”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GPRS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查看车辆每时每刻的行驶状态,避免驾驶员的个人作弊和违规现象,提高车辆的利用率、节省行驶时间、降低油耗开支,更方便管理货物到达的准确度,控制车速,可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在各个环节上将各种资源浪费降到最低。这不仅使得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对车辆的监控管理更加准确、快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客户对GPS车辆监控的前期投入费用。一个企业只需要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再配上万里运业自主研发的GPS管理软件,便可对公司内所有已安装指定GPS产品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
“物流业的信息化,实际上是用信息技术降低各种道路运输资源的闲置率、空载率和事故率,进而实现经济血脉畅通和节能减排。”说起信息与物流的无缝结合,万里运业董事长陈立干捻熟于心。
谈到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陈立干更是洞若观火。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普及率和组织化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导致我国物流成本过高。比如2008年底,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3%左右,达到5.49万亿元,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约7%左右,如果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我国每年节省的物流成本将超过3.3万亿元,这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并且,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2000年为19.4%,2008年为18.3%,8年的时间仅仅下降了1.1%。以这个降速计算,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物流水平,还需要近80年的时间。这也是我们奋发且迎头赶上的迫切形势。”
同时,从车辆的实载率可以看出我国道路运输的低效率和极大的浪费。
对此,陈立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但是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低的现状,直接导致货物的整个流转过程不透明、不可控,无法满足制造业零库存、订单化生产的要求,成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致命短板,使制造业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效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道路运输业车辆的实载率约92%,而发达国家却在95%以上,更不可思议的是,尽管车辆有50%的空载率,而不少车辆却漫无边际地超载。治超治限成为政府部门最为棘手的事情和最大的隐患。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道路运输业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管理较为混乱的现实局面。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了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较高的空驶率和事故率。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万里运业的“网上车场和网上货场”系统为生产企业提供空车待货车辆的情况,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任意选择承运车辆;也为空车待货车辆提供大量及时的货源信息,车辆经营者可以在此浏览查看货源信息并竞价承运,同时通过廉价的通信手段与委托人进行信息交流,委托人便可以自由选择物流企业承运。
由于万里运业提供的服务紧紧围绕着运输客户的需求,经过短短3年多的时间,该公司货运车辆已达15000台,客运车辆达1000台,客运场站近20个,服务客户规模位居全国首位,这也是万里运业在同行业中可以遥遥领先的原因。
中国物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在信息技术。
这是万里运业领导层实践中达成的共识。为此,他们在发展信息技术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万里运业从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物流信息技术及道路运输行业相关软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为了研发相关技术,配备了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公司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人,占职工总数的41%,专业从事科研开发人员12人,占职工总数的14%,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3人,占职工总数的15%。另外又聘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专家组”成员高利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工程学专家崔铁军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数据库处理专家甘勇教授为公司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平台建设上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同样秉承大投入,大产出的理念,公司每年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目前公司建成中试基地面积2400平方米,培训场地面积700平方米,购买各类检测、分析手段和工艺设备452套,总值达到559.6万元。拥有6套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公司设有两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研究中心,物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物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公司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开发物流信息技术产品,以提升我国物流业和道路运输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先后研发出6套交通管理、车载货物追踪等软件,申报5项技术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专利权,“万里交通运输业GPS调度指挥系统”、“汽车网络票务管理系统”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公司联合合作单位又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OLAP的物流企业服务体系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较强的研发团队,良好的研发平台,通畅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让公司的研发如鱼得水。
万里运业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货运车辆找货难,空载率高、交通事故率高,多数市、县级客运场站处于传统人工管理的状况,以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和社会个体客、货营运车辆为主要服务对象,研发出成果个个喜人。
几年来,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广了一系列包括GPS定位系统、汽车站售票系统、万里物流信息网系统、万里物流配送系统等软件产品。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行业标准——物流运输车辆管理数据格式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标准。2008年,公司作为专家评审组成员参与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河南省道路运营车辆卫星定位监控平台要求”和“河南省地方标准——河南省道路运营车辆卫星定位终端要求”(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的制定。
一系列技术的实施,使得道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公司目前服务的车辆有15000台左右,按照每台车每天行驶400公里计算,一年是2190百万吨公里,通过大力推广信息系统平台能减少空载行驶里程430.9多万公里,共计节省107.7余吨成品油,相当于节省了0.07亿元燃油费。客运车站采用网上售票,避免乘客来回往返购买车票,也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节能减排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
在万里运业董事长陈立干认为,不同行业也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物流他认为:“从我公司的角度来看,对于道路运输而言,节能减排的最高境界就是营运车辆不闲置、不空载、不出交通事故。”
“为达到这一境界,我公司立志于大力研发推广GPS调度指挥、网上车场、网上货场、智能物流配送等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从而实现节点和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的闲置率、空载率和事故率,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实现在道路运输业全方位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未来,万里运业将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不断的升级改造,把它建设成为从事物流者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对接的政府信息系统。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如果我省现有营运车辆每台每月在网络中能享受到100公里实载率的话,按现行油价计算,每年可降低直接运输成本约10个亿。”陈立干说。
“我们将会一直致力于为道路运输客户提供专业、实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将公司发展成中国乃至世界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学习型企业。”陈立干向记者描绘公司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