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推进数学创新能力教育,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开放教学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是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传统的这种课堂教学束缚,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活化课堂,课内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变化、找规律,引导学生开展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去操作、实践,通过动脑去想象、创新、求异,这样有利于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勇于探究,是实施创新能力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开展三年级的数学活动“周长的多少”,例题是“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学时,我结合学校正举行的校庆活动提出:现在校长想用20块边长1米的地砖在学校的空地上围一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花坛。每个小组来帮忙设计花坛,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案最多。学生通过摆小方块、做记录等一系列数学方法自主探究,得到了3种可能。接着又以“校长应该选其中哪种方案,使花坛里的花能摆放得最多”逐步引领学生从3种方案中找出面积最大的一种。通过操作、比较、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当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即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空地最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能有序地思考。因为学生探讨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又是一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就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想象,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联想、猜想,通过观察、讨论、质疑、推理、论证以及一题多解等发散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新颖而清晰的表象,以动作记忆促进思维发展,使新知在操作中产生,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概念时,教师用物体先挡住整个三角形,然后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或两个角,让学生回答问题:“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你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钝角,你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露出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你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学生猜测很多,争论不休。教师问:“为什么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钝角?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和两个锐角时,还不能确定这是什么三角形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急于想知道原因,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出示课题,顺利地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教师拿出刚挡住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来验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
四、实践应用,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后,设计出的一种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例如,在教学“千米”这一概念后,课本安排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量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对于这个问题,很显然,学生必须走出课堂亲自实践,才能获得对长度单位“千米”的体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激励评价,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要尊重、赏识、鼓励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其次再考虑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得出结论。由此打破学生盲目迷信课本、服从老师、顺从优生的陋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