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阳光体育 奠基幸福人生

2010-12-29 00:00:00仲兆仓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0年12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压力下因阳光体育而得以释放?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并获得满足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巧妙设计体育活动环节,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知不觉地接受并享受着阳光体育。
  一、引入兴趣,巧妙安排
  校风校纪好不好,看看做操就知道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阳光大课间质量确实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一个展现。它不但是面向学生最有保证和稳定的体育活动,而且是开展德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水平的大课间将以它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内容和多种展现形式,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们在做操时不仅能体验蕴涵在活动中的形体美,领略与之相配合的韵律美,还能随着各种队形和造型的变化,受到艺术熏陶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以往的课间操由于长时间统一做一套操,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显得拖沓。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后,我们一改常态,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大课间结构进行了大胆且富有创意的改革:一是将大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25~30分钟;二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培训、观摩研讨;三是开展评比,交流推广。改革后的大课间操结构为:热身运动、小学生广播操、学校自编的特色操、小学生自由活动、放松性舞蹈。整个做操过程均由音乐控制,以广播操与特色操交叉进行,整个大课间活动一气呵成,师生活动酣畅淋漓。体育教师发挥智慧,自编了哑铃操、球操、棍棒操、沙袋操、韵律操、武术操等各种特色活动,更让学生享乐无穷、兴趣盎然。这不仅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也体现了体育独有的艺术性,塑造了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讲究科学,张扬个性
  这里必须明确,体育要区别“健身”与“竞技”的关系。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健身,增强学生的体质,必须以人为主导,根据学生身体的基础和需要,按照学校体育课程要求,让学生获得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健身方法,科学选择体育内容与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主要手段。自我锻炼能力要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一是要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锻炼的意义、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在我们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锻炼时对练习次数、时间、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很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使其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张扬。
  三、优化师资,促进健康
  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是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基础,而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工程,体育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此,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
  学校体育课程实现健身的指向目标,必须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制定周密的计划,科学地选择符合身体需要的健身内容、形式和相应的体育方法体系。还要通过教师体育健身过程的输入与输出、反馈与矫正的过程,不断探索出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健康,使他们喜欢教师、喜欢练习、喜欢体育,进而终生受益。
  体育是促进人体发展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运动技能则伴随着人的一生。阳光体育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并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每天的阳光体育一小时,造就健康、快乐一生。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