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师的命题思路,对培养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尤为重要。好的命题可以使学生始于被动而终于主动,初为配角而成于主角。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使作文命题“活”起来,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跨越呢?
一、命题要富有创意
例如写水果,传统的命题是《我爱吃的一种水果》,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了教给学生状物的方法,常常对习作的内容、层次有较多的限定,导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学生往往缺乏写作兴趣。作文命题主旨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应尽可能使作文命题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首先,创设情境。“欧洲一个国家的总统听说我们国家的苹果特别棒,想请中国的小朋友给他介绍一下。他想知道苹果的样子、味道,还想了解有关苹果的知识或者故事。最后,他希望向本国人民推荐我国的苹果,请小朋友帮他设计一个有关苹果的广告。”听了这个作文命题,学生有的喜笑颜开,跃跃欲试,有的则在窃窃私语:“是真的吗?”有的小声提问:“什么是广告?就像电视里说的那样吗?”个个都表现出了参与的欲望。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品尝,在观察和议论中,学生对苹果的色、形、味有了具体的了解。接着,讲述与苹果有关的故事。最后,请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向世界推销中国特产。此时,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人人都聚精会神地思考。这时,我以 《给欧洲总统的信》为题,鼓励学生开始习作。反馈回来的情况令人欣喜,一是学生能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地介绍苹果;二是能简述与苹果有关的故事;三是进一步巩固了书信的行文格式;四是通过写广告,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命题,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作文命题的创意,使学生从被动的单向训练变为主动的多向参与。
二、命题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中年级习作训练中有学习写想象作文的教学任务。我曾选择《假如我是县长》之类的命题让学生练习,认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引起他们表述的愿望,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少数学生有兴趣,多数学生反映“没话可说”。因为中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县长”这个角色没有特殊的感受或较为深刻的认识,自然就不知道写什么。因此,中年级学生的想象作文命题应该趣味性强一些,让学生想象空间大一些,发挥余地多一些。我做了一个命题实验,比较成功。
首先给学生读了神话故事《神笔马良》,学生听得十分认真,而且感情基本是相同——马良真善良。于是,我提出作文命题《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并提问:“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实现哪些愿望?”稍加启发,学生想象的火山爆发了:“我要让世界和平,美国不再攻打伊拉克。”“我要画一个会做家务的机器人,让妈妈不再劳累。”“我要个大盆,可以接住天上的雨,哪里干旱就往哪里倒水。”……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很起劲。习作时,由于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他们有的写诗,有的写童话,还有的写散文。这个命题没有界定范围,给学生创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张开思维的双翼自由飞翔。学生爱写,爱读,爱听。
三、命题要从童心出发
小学生习作要从童心出发设计命题。我做过这样一个练习。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中国江河湖海水源污染的现状,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请教家长等方式找出污染的原因。习作课上,我首先贴出第一张图:蓝蓝的水,绿绿的水草。水中有螃蟹、虾、田螺、泥鳅,还有美丽的小红鱼正在唱歌。接着贴出第二张图:浑浊的水,没有了螃蟹、虾、田螺和泥鳅,只有一条黑鱼跳出水面,流着泪。在两幅色彩截然相反的图画面前,学生受到了震撼,再请他们对照两幅图,找出区别,在两幅图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而引发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的答案基本集中在以下两种:一是工业污水排进河流;二是生活垃圾及生活废水污染河水。于是,我命题为《小红鱼的故事》(有的学生自己改成《小红鱼历险记》、《我的遭遇》、《小清河的故事》等)。通过引导学生给小动物起名字,一下子把大家带进童话的世界里。学生开始想象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小动物在灾难面前的不同命运,小红鱼跳出水面呼喊什么……由此展开习作,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埋头疾书,丝毫不感到困难。对这类作文题,学生反映是好玩、好写,挺有意思。在这样的训练中,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受到了人文熏陶。这是培养学生把生活经验升华为高尚情感和价值,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总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可以比较自由地,但又须精心地构思习作命题。命题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过程。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