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0-12-29 00:00:00曹春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0年12期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块心病,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作文,其作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本文就此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引导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他才会将这种体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形成作文。对学生来说,作文就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见闻的载体,是真情的表露,是思维的火花。因此,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位哲学家也曾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展开,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比如,做了一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细细回想一下,活动是怎样开始的,这个活动同别的活动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个节目玩得最有趣,同学们高兴时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把这些内容有顺序地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觉得容易了。
  二、通过活动,写出实感
  说到作文,有些学生就会说:“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觉得作文的话题脱离了生活,索然无味。通过活动化作文教学,在写作前开展丰富有趣、适应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操作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领悟,当学生写作时,头脑里就会充满各种各样生动的活动画面,心里也充满了独特的感受。由此,活动化作文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有话可说,从而改变“无米下锅”的现象。
  如某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活动的作文时,首先让学生复习有关的写作知识,明确了写活动作文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主要场面和主要人物,然后说:“老师现在带领同学们搞一次活动,请大家注意观察这次活动中的主要场地和主要人物。”接着就当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绘画比赛”:四个小队各派一名选手,要求选手们把眼睛蒙上到黑板上的圆圈里画上五官。有的选手把眼睛、鼻子画到圈外,把大家笑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活动进行了不到十分钟,大多数学生都在半小时内就兴致勃勃地写出了四五百字的文章。
  三、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新课标明确指出,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能低于400万字,而且还规定具体篇目。学生要写好文章,阅读是基础,因为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语言感悟能力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所以,学生平时要加强知识积累,尤其对于一些精妙绝伦、脍炙人口的古诗、名言、成语,要帮助他们通过熟读和背诵,达到厚积而薄发,写起作文来就会形象生动、有血有肉。我让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两句名言,三组成语,并按规定在小组长处背完后,就在“比比谁最快”表中自己名字的对应日期下面打上标记。此表贴在活动硬板上,置于教室醒目处,每日由班干部宣布各竞赛组跑得快的人。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表扬,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在班干部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另外还开展多种活动促阅读。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多方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四、多维评价,增进信心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生习作,教师批改”,很显然违背了主体规律。作文评价,应该有学生自主性评价和师生合作评价。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全员合作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习作的感受和体验。习作评价的进步流程是: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或家长评)——学生自改——师生再共评——学生再自评、谈感受——总结评价。在作文批改中,要将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评价学生作文成绩的重要标准。作家格非说:“即使学生作文写得再不好,老师也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学生只要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就应该进行鼓励。然后通过这个方式把他引到写作的正确道路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尺”中之“短”和“寸”中之长。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