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的字形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生字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常常带着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这不失为教学生字的一种好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
一、多种方法结合,提高识字效率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从而对生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发现这几种方法深受学生的喜欢:
1.动起来。
例如“立”字,一年级学生学写完“六”字后,学“立”字时容易受“六”的影响,常常把“立”写成“六”加“一”。我让学生立正站好,然后让他们各自看自己脚后跟并拢立正的样子,引导他们说出“‘立’就像一个人站在大地上”。再如“坐”字,我搬来一把椅子,请两个学生来坐一坐。这样动一动,再说一说,学习效果非常好。
2.编口诀,编顺口溜。
对“己和已”,学生很容易出错,用“自己不出头,已经半出头”来突出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识记效果也不错。像这样的还有“渴和喝”——渴了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张嘴,喝是口字旁;“直和真”——直没脚,真有脚;“住和往”——单人住,双人往;“练”——左边是个绞丝旁,右边像东又不是,第三笔横折钩,多谢多“练”记心上。
3.编故事。
学“破”字时,让学生想象成:有一天,一个人穿着皮衣服出门,路上看见了一块有趣的石头,就拾起来放到口袋里,谁知回家发现石头的尖角把皮衣的口袋戳破了。再如“座和坐”,学生老是分不清这两个字的用法,在学习这两个字时,我让学生观察字形后,想象成“广”就好像是给坐着的人加了一把遮阳伞。学生是这样说的:有两个人坐着看风景,过了一会儿,觉得太阳晒得厉害,就找来一把遮阳伞成了“座”。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想象中说话,在说话中想象,兴致勃勃。
4.猜谜语。
汉字是有灵性的,它有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联想功能,许多汉字都可以编成字谜,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画图猜谜语,“左边一个太阳,右边一个月亮”(“明”)等。学生在读和猜的过程中也就把字形深深记在脑海中了,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寻找识字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想法,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可以得到许多有趣又有效的识字方法。比如教“汗”字,学生有的说:“农民伯伯们在田里干活很辛苦,汗水都流下来了。”有的说:“三点水加上干变成汗。”还有的说:“汗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课堂上,学生经常你一言,我一语,“百家争鸣”,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思考、倾听和发言。教师放开手,多多鼓励,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目标。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激发识字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针对这一现象,我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的教学情境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还使学生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识字3》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实物图片:小舟、竹子、河川、燕子,引导学生辨认,然后告诉学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要把看到的东西记下来,创造了一种文字——象形文字(多媒体动画展示实物图“小舟、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变成象形字的过程)。”学生饶有兴味地看着,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很轻松地了解了一些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
总之,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祖国文字的趣味,感知汉字的规律,拥有一定的识字思维,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徜徉于快乐识字之旅。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