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但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我却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有的学生拖腔十足,小和尚念经似的,为了读而读。试问,这样的朗读又能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呢?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主基调,它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在朗读上下足了工夫,语文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情感朗读,培养语感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练习中养成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包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语言而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又包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来分析、使用语言而形成的能力。朗读是语感培养的最基本方法。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师范读课文时,应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以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境中。如第一段开头两句,“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重读“低低地”“ 缓缓地”,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人民对一代伟人的哀悼之情,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爱戴之中。通过朗读练习,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培养了他们的语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库存,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深层品读,理解课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在与课文的情感互动中感知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思想和意境。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地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文章,反复揣摩。我在教学《沉香救母》第四自然段时,指导学生理解“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等词语及“不管……都……”“一……就……”等句式,想象沉香练武的情景,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决心。学生的理解深刻了,读的时候,这一形象便会浮现于脑海之中,其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设情境,丰富情感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感受作品的情感。
1.想象情境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阅读时,学生一旦进入了作品描绘的情境,便会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时便能化难为易,阅读起来必然兴趣盎然。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情境,启发学生想象自己还想变成什么,去干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再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
2.音乐情境
创设音乐情境,也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指导朗读《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边读课文内容,边播放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使人仿佛置身于维也纳的广场上。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了他们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3.表演情境
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个性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如教学《半截蜡烛》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表演伙伴,再现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周旋的场面。学生创造性的表演,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其学习兴趣更浓了。当然,表演不是把文章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在读懂课文基础上的一个升华,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我们力求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读写结合,积淀情感
朗读还是培养说话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读得多了,读得熟了,语感自然能得以提升,写文章时便觉得文思泉涌,文章自然就生动、活泼了。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在教学课文时特别注重读与写的结合,如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与体会?你对文中人物有了怎样新的认识?请你写一两句赞扬或劝诫的话等,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有效的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主旨,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