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9 00:00:00葛吉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0年9期


  从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到李吉林老师的“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情境教学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然而“情境”实践中,依旧有不少遗憾……
  
  1.情境与生活相连,何需寻寻觅觅
  
  (一个大雾弥漫的上午)
  师:看——(师张贴课题“雾姑娘”及一幅“飞天”样的古代美女图在黑板上)她就是“雾姑娘”,美不美啊?想和她做朋友吗?
  生:很美!
  生:想!
  师:“雾姑娘”来了!(一可爱小女生披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纱巾,翩翩起舞)“雾姑娘”要邀请大家做一次旅行,你们乐不乐意啊?
  生:乐意!
  师:好,准备好,出发啦!(音乐声中,“雾姑娘”起舞;投影屏幕上,图文并茂的课文内容动画片股地播放着……)
  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分析,“雾姑娘”美丽动人、亲切和蔼,她来到了好多的地方,遇到了好多的人和事,大家对她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孩子们的这些认识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以上情境的创设,只不过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走进书本,阅读文本。至于什么是雾,真的就是那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飞天美女”吗?对雾这种自然现象又真正了解多少?“多见而识之”,“入境始于亲”,我认为,切不可忘——生活是情境的源泉!情境的创设应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这“雾姑娘”何需去寻寻觅觅?走进室外弥漫的大雾之中,让孩子们真切地去感受、体味,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后,再去理解课文语言,岂不更为敏锐、鲜明?
  
  2.情境与探究并存,焉能为境而境
  
  师:……文中哪儿向我们介绍了井水的“凉”?
  生:第4小节。(注:五六个学生纷纷站起,进行了重复回答)
  师:正确,同学们看课文真仔细,真会动脑筋!现在,再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第4小节。看看课文是举了个什么事例来写井水“凉”的?
  (在老师的启发下,生进行小组、个人的默读、朗读)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是用井水“浸李子”的事来写井水“凉”的。(注:七八位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回答)
  师:知道怎么用井水“浸李子”的吗?看——[课件演示“浸李子”](注:操纵电脑播放演示用了4分钟)
  情境教学取的是“情境”,而不是“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探究性。像“课文中哪些内容向我们介绍了井水的‘凉’?”“看看课文是写了一件什么事来介绍井水‘凉’的?”这些看似强调学生主体性,足足花了七八分钟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情境,给人真有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就《井》一文,我认为,完全可以顺应作者的思路,去体验作者情感的脉搏。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围绕中心问题一“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分组讨论再交流,来读懂课文中对井水的“清、甜、凉”等特点的描写。在这样“自主与合作”的情境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又达到了由“文”到“述”的叙述方法的迁移,情境与探究也得以巧妙融合。
  
  3.情境与定向携手,怎可信马由缰
  
  [课件展示]哀婉、低沉的哀乐声中,在首都机场,那架载着邓小平同志遗体的专机盘旋起飞,在蓝天上徐徐飞翔。画面转到了大海的上空,几只海鸟在翱翔,海浪拍击着岸边的岩石,飞溅起浪花。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播放中。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这一情境极具渲染性,它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既拉近了时空距离,又容易激起儿童的情感,符合“以情激情”、“以情动情”的“让情感进入课堂”的情境教学模式。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课前根本没有预习,当教师的提问时,由于课件的情境渲染,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有很多人在飞机场坐飞机。”“飞机场很大、很大。”“飞机飞了好远的距离,还来到了蔚蓝的大海上。”“飞机上的人很不文明,还向海上撒东西呢!”“我看到了……”尽管哀乐的渲染让学生有许多的困惑,但由于一开始思维的迁移,于是有了这些与教者的真正用意大相径庭的“收获”。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此情境创设缺乏定向性的关系。如果当哀婉、低沉的哀乐声起时,配以“1997年2月1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革命家、政治家,党和人民伟大的儿子一邓小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3月2日,一架银色的专机载着邓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了祖国辽阔的大海”的画外音,再将邓小平同志的相片由远而近地渐现,并留存于画面的一角。此时,再提问,我想孩子们不仅会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更会感到“我即在情境中”,对伟人的崇敬、缅怀之情就油然而生。
  在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能激活学生的右脑,提高儿童的悟性,使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而带动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精心创设情境是必要的,但请牢记:“情境与生活相连,与探究并存,与定向携手”,让遗憾不再。
  
  (责编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