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不少教师已形成了强烈的资源意识,语文教学资源呈现出日渐丰富的良好态势。然而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资源开发的不良形态,它们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有效性,桎梏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持之以恒”——资源意识“强”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做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做课程开发的主体,做教学的主人。
二、“大刀阔斧”——运用教材“活”起来
教材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时,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这个资源呢?
1.巧妙调整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例如在教学《秋游》一课中的第三自然段“农村丰收图”时,可以巧妙地让学生诵读“练习1·读读背背”中的儿歌《秋天到》,打破课与课的界限,改变常规的、封闭式的就课教课的教学方式。儿歌的内容,既是“丰收图”的诠释,也是补充与拓展,充实了课文的内容,深化了文本的意境,活化了教学资源。
2.适当补充
语文教科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例如教学《秋游》第三自然段时,可以让孩子们想象。稻子黄了,像什么?高粱红了,像什么?棉花白了,像什么?刚开始,可能孩子们说得不太准确。但在教师慢慢地引导下,他们会说:“稻子黄了,像一粒粒金子。”“高粱红了,像一片片晚霞。”“棉花白了,像一朵朵云。”这就是一种创作!
3.合理拓展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学应凭借这一“例子”,拓展学生阅读领域,不断充实学生的认知。
例如学完《蚕姑娘》一文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回家查找资料或者向家长请教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一生的成长过程也有如此奇妙的变化?第二天交流时,有的学生说:“蝴蝶的一生也有奇妙的变化。从毛毛虫变成蛹最后再变成蝴蝶。”有的学生说:“青蛙的成长也很奇妙。小时候是蝌蚪,过几天后便会长出后腿,接着会长出前腿,渐渐地尾巴也没有了。最后才变成了大肚皮、鼓眼睛的全身披着绿袍的大青蛙。”一次小小的交流会,不仅教给了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而且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合二为一”——课内外资源“连”起来
1.生活资源。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日常生活习惯,写出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片段。在班里交流,会发现,原来每天要进行的一些最平常的事,每个人的做法也是不尽相同的,真实地体会到了平常生活的乐趣。
2.自然资源。大自然是神奇的,它赐予人们很多美丽和灵感,抓住自然界中那美丽的一幕,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网络资源。互联网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教学资源的宝库。借助网络,转变以课本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信息来源从教材扩大到更广的范围。
4.家庭资源。通过家校交流会、亲子作业设计等形式,使家长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内容和做法,调动家长关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之,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其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资源开发的不良形态,才能凸显丰富的课程资源的优势,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丰润厚重,使语文课堂更具智慧与活力!
(责编 韦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