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顾

2010-12-29 00:00:00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0年9期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
  那么什么叫“言”?什么叫“意”?“言”,包括语言文字的各种知识,又包括言语表达的技巧与艺术,是一个人生活、学习、交际的物质基础。它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指的是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它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言”“意”兼得应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言”“意”兼得呢?
  
  一、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言”“意”兼顾
  
  1.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来说,“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王荣生先生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是有限的。”那么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呢?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课后习题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指示给教师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花钟》一课,课后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来填一填,再体会体会”。这里很显然,是指示教师在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既要关注文本描写了9种花开放的动态和不同的开放时间,更要关注这段话表达的技巧,这段话的语言多样性和准确性表现得非常鲜明。“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县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同样是写开花,但由于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显得生动;更重要的是拟人的句式是根据每种花不同的特点来描写的,牵牛花是吹起了喇叭,睡莲是从梦中醒来,昙花是含笑一现,多么生动贴切,整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再看开花时间,“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傍晚六点,七点左右,晚上八点,九点左右”,有的词语后面加“左右”,有的没有,从整段话来看,有些词语后面虽然没有“左右”一词,但“左右”的意思贯穿在这段话的每个句子中,无疑,这样的表达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必须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盯着言语内容,关注文本说了什么,另一只眼睛盯着言语表达,关注文本怎么说的,这样才能做到“言”“意”兼顾。
  2.关注文本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这还不够,还要思考文本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田园诗情》:“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全文的总起,为什么作者要说“也是牧场之国”,这在阅读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通观全文,发现文章主要写了荷兰牧场之国的幽静闲适的田园风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也”字,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言”“意”兼顾,这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把握才是全面的,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才是完整的。否则,我们一味在内容的理解上纠缠不清,绕了许多弯子,给自己,也给学生设置了许多陷阱。课堂教学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答,就不足为怪了。而语文教学质量较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没有把言语表达融入视野。
  
  二、落实教学内容时,要“言”“意”兼顾
  
  一篇文章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是很多的,李海林先生提出“教学价值”。这种价值就是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哪些内容是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的呢?一是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具有明显特征的字词句段;三是具有通领性的字词句段。当我们找到这些教学内容,又该如何来落实呢?
  1.巧用对比,重锤重敲。比如《开天辟地》一文,盘古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从而表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这一段话在表达上很有特色。那在教学中怎样将“言”和“意”演绎出来,让学生获得呢?有一位教师做得很好,他在教学《开天辟地》时,抓住了盘古的身躯变成万物进行教学,他把盘古身躯发生变化的动态制成一张表。这张表分两次呈现,第一次罗列了课文中的8种躯体变化,“气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良田,汗水变成了雨露甘霖”。他让学生读这段文字,反复地读,学生读得厌烦了,问学生,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写了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都用一样的句式来写“什么变成了什么”,虽然是排比,但太平淡了,没有变化起伏,不生动。这时候,再让学生读原文,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改,这一改,句子意思没有变,但味道变了,节奏变了,语言的精神面貌变了。通过对比,句子的语言意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关于在表达时,句式要富有变化,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等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一概不需要繁琐分析,全部统整在对比朗读中,重锤重敲,绝不浅尝辄止。
  2.抓关键词,习得语言。苏教版三年级(下)《槐乡五月》:“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段话中“香”是关键词,而从全文来看,主要也是突出一个“香”字。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轻声读这段话,找出表示“香”的词语。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读读这些词语,同样是写“香”,写的角度一样吗?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写了香的浓度;“香海”写了香的广度。
  师:读读“香海”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觉得到处都“香喷喷”的。
  生:我觉得香味从四面八方扑鼻而来。
  生:我被“清香、醇香、浓香”浸染了。
  生:我沉浸在“香”的海洋里了。
  师:“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多么香啊,作者用了一个词语“香海”。槐乡的槐花真多,可以怎么说?槐乡的树真多,又可以怎么说?来槐乡游玩的人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花海、树海、人海。
  师: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海?
  生:林海、灯海、火海、云海、血海、学海、词海。
  师:这些词语在意思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都表示某一样东西很多。
  “香海”一词的教学,实现了“意”和“言”的高度统一。先让学生谈“香海”的感受,这是感悟内容,理解它的词语构造是发现语言规律,然后联系课文内容“花海”、“树海”是运用语言构词规律,再结合生活“林海、灯海、火海、云海、血海、学海、词海”,理解在构词上的相似,是运用语言构词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就词教词,必然效率低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词海中发现形式上的规律,并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在强化规律认识的同时,习得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3.巧用特点,以写促读。例如《检阅》,在语言形式上最有特点的是由5个问句组成的第三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样的自然段既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又是语言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反复读,把句子读通、读懂。其次让学生阅读这样一段话“这是一年一次的国庆检阅,我是博莱克的朋友。他的脚受伤了,到底要不要让他参加检阅,我们都很犹豫”,两段话对照阅读,让学生明白,这两段话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但问句形式则把小伙伴焦急、犹豫、为难的心情表达出来。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移位入境“假如你就是博莱克的同学、邻居或朋友,面对曾经帮助过你的博莱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最后让学生模仿文本去选择弹性习得作业,可以写一两个问句,也可以写四五个问句。学生可能会这样写:“劝他不要去?可这是一年一次的国庆啊!可万一走不好怎么办?他是不是会很难堪?我是博莱克的好朋友,博莱克也是我的好朋友啊,我能不帮他吗?可我怎样帮他呀?”这样根据文本语言特点进行练习设计,不仅让学生习得语言,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4.巧用诵读,“言”“意”兼得。人教版五年级(上)《慈母情深》中的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如果这三句话就是三幅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好不容易直起身来。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艰难地转过身来。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戴着褐色的口罩。吃惊地望着“我”。
  师:听老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看到了怎样的背直起来了?(学生回答:瘦弱的,弯曲的)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对眼睛?(学生回答:疲惫的、无神的、布满血丝的)
  师:瘦弱弯曲的背,疲惫无神的眼睛,“我”的母亲竟是如此衰老,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会怎样?
  生:心痛。
  师:读出你揪心的痛。(生朗读)
  师:母亲直起背转过身,这是短暂的动作,可在我们的眼前却是如此漫长,看一看,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生:句子倒过来说了。
  师:对,这是一组倒装的排比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生:突出母亲的衰老。
  生:表现了那一刹那间,“我”的惊讶,“我”没有想到母亲是如此的衰老。
  生:表达了“我”的心痛,“我”在内心深处,一次次告诉自己,那就是“我”的母亲!
  师:是呀,作者用这样的一组句子,三次呼唤“我的母亲”:喊出了我的震惊,喊出了我的愧疚,喊出了我的心痛。(师配乐《难忘慈母情》二胡曲,组织两次引读)
  这一段是文本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因为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作者用呼告的方法,将内心深处的那种惊讶、心痛、懊悔呼喊了出来,通过母亲的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一个辛苦的、衰老的、拼命挣钱的母亲形象。然而,仅仅让学生读完此段“感动”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我的教学思路是“理解内容——体验表达——情感升华”,先是理解这段文字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它诉说了什么。然后推敲它是怎样表达的,倒装、呼告,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常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再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在学生理解了内容,体验了表达之后,教师引读。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课堂教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据言得意(吸纳)和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与融合的过程。学生认知“言”时,如果缺少了“意”的强大支持,那么“言”将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而没有了“言”,语文教学对“意”的感知与理解就没有了物质与形式的基础。遵循这一理念,语文教学就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要让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说、怎么写的,而且“言”和“意”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同步进行的,之于教师叫“言”“意”兼顾,之于学生那就是“言”“意”兼得了。
  
  (责编 韦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