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0-12-27 03:47刘娥苹张汉为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居民社区

●刘娥苹 张汉为

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刘娥苹 张汉为

社区是社会的依托,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建设学习型社区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日渐凸显其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金山区实际,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学习型社区;现状;对策研究

学习型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我国学习型社区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上海的学习型社区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调研,总结出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应对之策,以期为完善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经过不断实践和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基层各个社区的居民构成情况、文化层次状况、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举措和实施力度的差异,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也现实地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导致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矛盾。

(一)文化层次与学习主动性的反比例矛盾。在社区教育中,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与学习的主动性呈反比例,即文化层次越高的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积极性越低,相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对社区教育却非常踊跃积极,这就直接导致了社区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分层化。究其原因,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高文化层次居民的需要,同时,他们也无法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将知识技能转移给其他居民群众,教育的转移放大效应无法优化,这是社区教育不平衡的典型表现。

(二)学习型社区的刚性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建设学习型社区首要的刚性需求就是包括教学场地在内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足的经费保证。但目前以金山区来看,除了少数社区经过政府财政支持逐步完善了社区教育的硬环境外,还有大多数社区依然处于没有活动场所,或者租借教育场地的情况,长期租借场地的费用对居民区而言难以承担。

(三)学习内容需求的多样性与教育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柔性需求首要的就是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多彩的能满足各类居民需求的教学内容。居民的学习需求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既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规划导向需求,也有政策法规和形势任务学习需求,还有思想道德教育和休闲娱乐健康生活教育的需求。但在金山的调研显示,目前社区学校提供的以及各居民区自发组织的学习教育更多地侧重于退休居民的业余爱好、健康保健以及一般科普教育学习,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教育占到96.5%。而且,师资队伍中大部分都不是专业教育出身,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师资队伍的兼职特征造成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教育资源始终处于短缺危机中。同时,退休学员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比较大,这就造成了社区教育过程中的一大矛盾。

(四)颇具地方特色的草根教育形式与外来人员教育难度之间的矛盾。外来人员的增多给学习型社区建设带来难度,即外来人员参与率不高。除了时间因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来人员离开原来的熟人社会,进入全新社区,语言和文化的融合难度最大,尚未完全融入社区生活中。但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居民的参与,社区教育提倡使用本地方言进行教学,如金山区开展的一些有特色的草根文化教育形式(比如方言故事),这实际上直接将外来人员排除在外了,听不懂、猜不透、不理解、融不进,使得那些想参加的外来人员也渐渐退出了。社区教育应当是一个全社区居民参与的学习教育过程,由于这个矛盾使得学习型社区建设无法做到全覆盖。

二、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社区成员在物质、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保持创造性,可以使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能够满足社区成员迅速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度。建设以提升创造力为核心的学习型社区,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并有所发展,必须注重和加强学习,首要的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要增强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融会贯通的意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以满足个人不同阶段时期的学习需求,这是人自身的需求和自觉性的表现。另一方面,要增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意识,既把学习视为一项工作对待,同时把每一项工作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体现工作与学习的完美结合。要增强不断创新的意识,通过学习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将学习转化为创造性行为,不断提高学习力和创新力,带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

(二)注重两个结合构建社区教育体系。1.与社区党建相结合推进社区教育。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参政意愿和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就要求社区必须提高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表达渠道。为此,要把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来加强社会管理,使“社会人”变为“组织人”。一方面,通过动员党员个人参与各种社会组织的活动、支持党员进入社会组织的管理核心层、建立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网络化联合工作机制等方法,帮助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使它们在反映各阶层利益诉求、规范各阶层行为方式、解决各阶层间利益冲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尝试采用居民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等做法,建立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机制,推进社会民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2.与人文道德教育体系相结合推进社区教育。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外,良好的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魂。在调研问卷中,86.5%的居民提出要加大文明礼仪、人文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力度。为此,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与人文道德教育体系相结合推进社区教育,特别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注重以人为本,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三)搭建三个载体和平台。1.开放式的网络共享平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成为增加社区知识总量的主要方式,也就是通过社区成员相互间的知识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从而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知识的增加。这就需要在学习形式上有所创新,即构筑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共享平台,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网(www.shlll.net)的开通并在金山区试点发放免费学习卡,这是构筑网络共享平台的一个良好开端。但在目前有额度发放学习卡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扩大范围,使更多的居民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增强居民知识交流的内涵,提升居民发挥创造力的含金量。

2.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平台。由于居民群体的差异性和各种客观因素,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在社区教育中难以全面普及,因此,应当结合时代特征和社区发展实际搭建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平台,形成居民人人能参与、人人愿参加的教育活动形式。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精心设计灵活多样、切合实际、能够吸引广大居民踊跃参加、满足各个层面人群学习需求的新的活动载体,包括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平台,以确保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常创常新。比如建立知识的“分享机制”,成立“读书会”、“分享会”等,鼓励社区成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强化知识分享的文化,并逐渐形成一套社区成员知识归集、存取、分享与运用的网络体系。

3.创造性的理论研讨平台。社区教育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满足居民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第一,要在开展社区教育入户调查,详细了解居民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学习意向等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对群众急需的学习课程依次排序,建立“教育超市”。第二,要抓紧编制社区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成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第三,要加强对深化社区教育和创建“学习型社区”全过程的调研工作,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形势,解决问题,不断加强对实践工作的总结提炼,形成理论体系,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先行。第四,要通过理论研讨平台开发适宜的社区教育课程,除了优化传统课程外,应当将培养社区成员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社区的创造力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内容。

(四)健全四大机制:1.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完善的领导体系,构建一个社区党组织纵向领导和社会工作横向管理的交叉领导机制。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机关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社区教育协调小组,对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并以此为基点,逐层分解,自上而下建立起辐射全区的社区教育组织领导网络和工作体系,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

2.动力引擎机制。针对居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从源头解决,即建立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力引擎机制,激发社区居民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的原动力。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政策,采取考核、评比、表彰等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针对有的社区外来人员多而复杂的情况,适时开展一些适合外来人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区的教育活动,激发这部分人群的学习动力。

3.联动发展机制。针对目前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对象比较单一的情况,要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个人等活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之间要形成经常性横向互动交流的机制,特别要形成将各类学习成果转化为社区发展创造力的长效机制,以此激活学习型社区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4.考核评估机制。考核评估是检查一项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范围和对象的不断拓宽,学习型社区的标准也会不断改进。因此应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长效管理体制,研究制定科学的学习型社区的评估标准。用科学的评估标准去考核各个社区的学习教育情况,使各社区更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促进学习型社区向纵深发展。

(五)建立五大体系,整合五类资源。1.建立教育设施体系,整合物质资源。教育设施是进行社区教育的基础,社区内所有可以作为教育阵地的设施都应纳入教育设施体系中,面向全社区开放。驻社区的学校、企业、图书馆、文化广场、健身场地等,要在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和公益效益,为社区服务。注重建立学校与社区双向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学校的规范化水平。有条件的驻区企事业单位也应将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和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2.建立人才资源体系,整合人力资源。目前,要特别重视建立起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教育队伍,包括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班子,形成高效的管理者队伍;选派优秀的在职教师充实到社区,形成一支专业的兼职教师队伍;面向社会招募社区教育的专业人才,组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聘请老党员、离(退)休机关干部和教师成立社区讲师团队伍;定期抽调专业的理论研究人才成立社区教育课题研究组,形成理论研究队伍。以此为基础,逐步探索出社区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的新途径,构筑起区域性的“人才基地”。

3.建立资金筹措体系,整合财力资源。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财力投入。如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发展社区教育事业。其次要坚持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不断拓宽社区教育设施建设的途径。可以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支持为辅,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工作。再次,可以采取“自建、共享、统筹”相结合的方式,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4.建立互动交流体系,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好社区互动性的特点,通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密切互动,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达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营造社区学习氛围的目的,逐渐形成本社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并可同时达到促进社区成员间协调性及共生性的目的。

5.建立互访取经体系,整合区外资源。以金山区为例,金山处于上海市区和浙江郊县的交界,地域条件比较独特,为充分利用市区资源和外省市教育资源,学习他们的社区教育经验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因此,建议在利用区外资源方面,互访取经应当经常化和规范化,积极整合区外资源,善于借力,为我所用,推进各地的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总之,建设学习型社区,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动态过程,要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各类体制机制,完善现有的社区教育体系,搭建有创造性的实践平台,有重点有层次,分类开展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特别要注重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创造性。在开展创建活动中,工作要扎实,作风要严谨,方法要得当,特色要突出,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扩大覆盖面、参与面、受益面,逐步形成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以此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发展。

D669

A

1009-928X(2010)03-0027-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学习型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高台居民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