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

2010-12-26 00:36王子平白玉民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思维发展

王子平 白玉民

(1.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2.河北省委讲师团,河北石家庄 050061)

【特 稿】

论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

王子平1白玉民2

(1.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2.河北省委讲师团,河北石家庄 050061)

人行为的精神动力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三项要素。思维方式是人们依据社会历史发展要求,对客观现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从而做出决策,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指导行为以求达到既定目的的精神活动。社会发展要求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换,思想观念决定思维方式,而思想观念转变由思维方式转变来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任务。科学发展观为思维方式转变提出了总要求和总目标。努力寻找并把握思维方式的哲学支撑以推进思维方式的转换。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思维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

(一)社会发展的两种动力与精神动力三个要素

人在创造社会历史过程中需要两种动力,一是物质动力,提供社会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的物质性资源,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运转;一是精神动力,以激发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活动的精神原动力,并提供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操作技术和能力。这也就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年代讲的“物力和人力”两大因素。毛泽东还曾进一步指出:在人和物两大因素之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

人的因素说到底是人的精神状况。在本论题范围内,精神动力是一个层次性立体结构,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三项因素。三者相辅相成,各自发挥着相对独立的作用,而又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激发、鼓励人行动的重大精神力量。三大要素构成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完整体系。

这三者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结构。居于塔尖地位的是思想观念层次,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执政党和政府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统帅着整个精神动力体系。思维方式的核心价值是信仰,引领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居于基础层次的是工作方法,提供着可以具体操作以完成各种社会任务与使命、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和程序。其核心价值是技术。思维方式是一个中介性质的存在,承担着将历史目标、使命、任务转换成人完成任务具体行动的功能。它将现实状况与奋斗目标正确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做出认识上的结论,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具体事业。思维方式的核心价值是路径。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在上下两端(即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下功夫,这自然是对的,而对中间领域的思维方式却常常忽略,甚至忽视,这曾经不止一次地将革命或建设事业引入误区。

(二)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要素解析

思想观念要素的意义在于解决一个历史时期内“做什么”的问题。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求适应新历史条件建立新思想、新观念,以构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鼓舞和指引着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三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指引下实现的。思想观念要素的基本特征:涵盖面的总体性。它对社会发展做出思想和理论上的概括,既是对一个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发展的综括,也包括构成社会整体各具体部门诸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解析:形态上的抽象性。思想观念的存在、运行以及作用的发挥,都呈现出一种抽象性质。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运行的稳定性。稳定性源于它体现着历史发展规律,不因具体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工作方法居于塔基地位,是操作层面上完成具体任务的计划、程序、规章、方法等技术性知识的积累。广义技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要素,这里主要是指技术中的精神要素。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①一文中就曾具体地列举了 12个方面。工作方法的特征主要是:内涵的客观性。工作方法作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手段,是一种思想性质的活动,但不是主观的“自由创造”,“不是人的用具,而是自然界和人的规律性的表现。”②操作上的个人性。因为工作方法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具体,即使是完成同一项任务,或者完成同一项任务的某个具体阶段,在不同的人、场合或条件下,都会存在着众多差别。这种操作上个人化趋向就使得工作方法成为一种经验性质的东西:存在的广泛性。工作方法是所有从事“工作”人员应普遍拥有的能力。

(三)思维方式要素解析

思维方式属于方法论范围,是人们依据社会历史发展要求,对客观现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从而做出决策,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指导行为以求达到既定目的的精神活动。首先,思维方式是一种认识,一种思路,一个动态的哲学概念。它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但其本身却是对感性材料、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高级脑力活动。这决定了它的发生、运行、机制、发展、变化等都决定于、服从于人们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和程度。其次,思维是人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人的“一种技能”③在方法论意义上,其含义来源于希腊文“沿”(μετα)和“途”(οσδε)。这两个词汇字面上的含义是“论述 (正确 )行动的途径 ”(αλογοε)④。所以,思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依据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提出实施目标的路径、程序和政策性措施。思维方式具有实践品格,直接地连接着人们实践活动。最后,思维方式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方法论体系,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作为一个方法论体系,其由认识主体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等要素所构成,决定着思维的广泛性、透彻性和有效性。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思维活动中以反映主体内省经验为对象、以确定思维活动指向、维系思维活动有序性的一种内在的规则,从而保持思维有效且鲜活的生命力。

思维方式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20世纪 80年代以来,当年那些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先后进行改革,但由于思维方式的区别,结果却大相径庭。从目前看,原苏联改革采取“休克疗法”,结果走进了死胡同。中国改革走的是逐渐过渡、双轨制等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这就是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带来的不同结果。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摈弃了以往年代那种“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否认过程的思维方式,采取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步骤和方法。这主要有: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逐步地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方针;为提高城乡劳动者劳动和经营积极性,率先在农村实行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农民收入。几乎同时在城市中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利润留成,让人们都能直接地感受到责、权、利的结合;没有一下子全面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而是逐步提高企业自主权,同时推行价格双轨制,在保持计划价格的同时,允许一部分市场价格的存在。这样做的结果,既推进了改革,又保持了整个国家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经过了大体 10年左右的过渡期之后,改革放开了步伐,上世纪 90年代前期(1993年前后)全面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也更加开放,从而造成了今日中国的大好局面。这一胜利的取得,既是转变思想观念的结果,同时也是思维方式转化带来的辉煌。相对于思想观念而言,思维方式的属性、地位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下述基本特征:首先,思维方式的公理性。公理指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普遍接受并遵从的道理、准则、条例等理性认识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法令等。由于精神动力中思维方式是一个中介性的存在,它必然、必须接受和遵照上述公理制约。其次,思维方式的经验性。一个具体历史时期思维方式的形成,除了受思想意识的决定外,同时更多、更大程度上受经验所制约,许多内容乃由历史传承而来。这也造成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性质。再次,思维方式的个人性。思维方式与思维着的人密切相关,具有个人主体性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思维方式更多是通过具体执行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表现的,更直接受到执行者性格、气质等个人品性因素的制约。

二、社会发展要求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换

(一)思想观念决定思维方式,而思想观念转变由思维方式转变来完成

当着路线、方针和政策确定之后,思维方式正确与否,就成为思想动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每一次大的历史性转折,都会发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变。两者获得全面正确解决,历史就前进。如果,思想观念虽然得到了正确解决,而思维方式却没有相应地发生转换,历史同样会延误、停滞,甚至倒退。恩格斯曾经指出:“错误的思维贯彻到底,必然走向原出发点的反面。”⑤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而“亡国论”思想却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国民党内部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人群身上蔓延。是发动全民抗战?还是放弃抵抗乃至“投降”?是思想观念上必须回答的历史性问题。西安事变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标志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用民族大团结对这个事关民族存亡的问题做出了回答。但是,如何在“敌强我弱”这个客观现实条件下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却是又一个事关抗日战争胜败从而必须做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而当时的社会舆论现实是,与“亡国论”同时存在的,也有盲目的“速胜论”。毛泽东依据国际形势并客观分析了中日两国优势与劣势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持久战”战略:在时间上,抗日战争将由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构成;在空间上,要发动全民抗战,开展多种形式的敌后游击战,将全国变成一个大战场,使日寇淹没于全民抗日的汪洋大海,直至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如果没有“持久战”战略,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如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可能有“持久战”战略的提出。

(二)由思想观念的转变到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既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回归,更是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实现全党中心工作一次重大思想观念的转折。新方针、路线和政策的提出成为克服、扭转“极左”思想的巨大力量,开辟了我国发展新纪元。但在当时,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却依然延续着阶级斗争年代的“传统”,禁锢或误导着人们的实际行动。比如,习惯于以“中心”名义搞“单打一”,其结果造成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甚至失衡现象。在战争年代,把政治即取得和稳定政权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必要和必须的。但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唯有构成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才可能获得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均衡发展。如果依然如同战争年代那样,过分强调突出社会整体的某一要素,比如经济,而忽略其他要素的和谐发展,其结果或许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那代价如环境恶化却也十分巨大。比如,否认过程而追求“一蹴而就”,出现“一时间快”为“长时间慢”抵消的局面,结果是“欲速而不达”。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制定的 1976年到 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成十个新大庆等宏伟目标。“十个新大庆”意味着石油年产量要由一亿吨提高到 4亿吨左右。而我国 2006年的原油产量也不过是 1.8亿吨。这个被称为“洋跃进”的计划的提出,在思维方式上完全延续了从“大跃进”到“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思维惯性。幸好得到了及时纠正,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比如,否认事物的多样性而习惯于追求“纯粹”,在事物属性上造成极端化倾向,结果是“此是彼非”“此长彼消”“此得彼失”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长时间里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着“姓社”“姓资”的争论。这使得改革脚步延缓,迟疑不前。直到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才得以克服。

(三)转变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任务

转变思维方式既要破除旧的,更要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树立起适应发展要求的新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

第一,从总结历史经验中转变思维方式。在革命或建设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左”和右实质上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十七大新党章在关于党基本路线的论述中指出,要“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就提醒全党全国人民时刻要提高对于“左”的思想的警惕。防止“左”,主要是突破“左”的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尤其要防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回潮。当前社会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等,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发展。这些问题只有靠深化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要特别警惕和防止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思潮。

第二,从摆脱形而上学中转变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社会现象采取绝对化态度,形成一种红白历史观,一节是红的,另一节是白的,红白分明。照这种历史观看来,历史学家或理论家们的责任便是用红去否定白,或者相反。这种历史观必然造成对于过程,对于融合、兼容、渐进以及多样性的否定。历史和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一样,是不存在如此泾渭分明的绝对界限的。发展永远是一个渐进的、过渡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又非常像每一个早晨那样,先是由黑暗中透出一丝光明,而后是鱼肚白,接着才是晨曦,之后到“东方红”带来光明一片时,白天才真的来到。

第三,从批判教条主义中转变思维方式。教条主义通常是指对于书本、理论、条文、规则等现成教条的迷信。迷信的特征就是放弃自身思考,一切依照现成理论或规则办事。结果是对于现实状况的迷茫,丧失一切可能的机缘与机会。有人之所以采取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出自两方面缘由:一是懒惰,一切依照现成的教条办事,落得省心;一是私心,教条是现成的,大多是上级或者权威制定或提出的,即使错了,也可以推卸责任。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新时代思维方式

(一)科学发展观为思维方式转变提出了总要求和总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需实现全方位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整体与局部、现在与未来和谐。唯有和谐才能有全面、有效、高速、高质量“又好又快”地发展。“狠抓阶级斗争”年代奉行的“斗争哲学”已经成了历史,但那时曾经风行一时的以“对立”和“斗争”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很难说已经绝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相对于那时的思维方式而言,无疑是一场大变革。首先,在考虑发展目的时,始终要将“为谁而发展”问题摆在首位,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天“政治”在一些人那里已经变为某些官员的“政绩”,“政绩”也就取代了政治的地位而成为决定一项具体工作或事业的标准。这是原有思维方式的延续,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其次,在考虑发展道路时,要始终将“什么样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摈弃“单打独斗”式的抓“重点”,突出“中心”。最后,考虑发展道路时,要遵循“和谐”要求。对于科学发展而言,和谐本身并非最终目的,但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障、社会力量凝聚、社会活力张扬及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思考和处理事务时发扬和倡导和合精神。和合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之道。和合精神倡导同处同心、多元互补、互利双赢;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心灵、文明,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和仁爱精神。

(二)新时代思维方式应当具备的品格

第一,视角的超越性。超越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或领域的界限,努力寻找事物之间、部门之间、领域之间的融合点,交汇点,追求一种合力。社会发展动力来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力或物质力、社会力或文化力、政治力或经济力,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相互融合。“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于发展而言,关键在于要素多元互动产生的交融力。有学者提出了“交融时代”的命题,认为这是“一场观念的革命,从根本上转变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和思维方式。……交融时代是一种创新理念,更是一种机制的突破和构建。一方面这是对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三大要素比例构成、地位作用、相互关系等内在机制重组突破,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式的表面结合、服务,而是谋求内在机制深层结构的创新,形成要素间的融合,是血肉的交融。”⑥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在思考和分析有关发展问题时,社会各个部门就要追求一种相互渗透的交会融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动力。

第二,眼界的开放性。要求人们善于发现、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社会现实,推动事物朝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方向行进。依据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一书思想而编撰并于上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出版的《人的现代化》中明确指出,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伴随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要“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⑦作为新时代思维方式所要求的开放必须是多维的:多因素的开放,政治、经济、文化都要开放,有开放才会有融合;立体的开放,除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人和人之间等平面开放之外,还要实现物质层面之上的精神的、意识的和心理的开放,实现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开放;时间上的开放,在考虑发展问题时,要想到代际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这一代人要想到下一代。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第三,思维的前瞻性。在物质迅速丰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却陷入了“技术拜物教”或“物质财富拜物教”,精神和情感急剧萎缩、贫乏起来。短时间完全摆脱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很难,但决不能放弃对于精神财富的积累和发扬,不能不将建造人的精神世界、全面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摆在所有事项的首位。摆脱眼前障碍,着眼于未来发展,这就是新时代思维方式的恢弘品格。

第四,思维的辩证性。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每一种思维方式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正确做法应当是,将看似对立着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在突出主要取向的基础上,尽量避免片面性。比如:思维方式中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创新性与保守性、外向性与内向性、长远性与短期性、协作性与独立性、捷便性与规范性、立体性与平面性等。在坚持和突出思维中创新、外向、长远、协作、捷便、立体等特征的同时,也不能放弃保守(传统)、内向(机密)、短期 (眼前)、独立 (自主)、规范 (规矩)、平面 (简化)。如此才能获得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质,实现既定目标。

(三)寻找并把握思维方式哲学支撑以推进思维方式的转换

第一,树立整体论观念,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整体论的主导思想是,宇宙中万物运动变化都是其基本构成要素的分离和结合。它要求人们从事物整体的相互联系中理解事物,而不是孤立地去理解事物。因此,应将整体观念的领域放大到人认识和实践的所有空间。

第二,树立过程论思想,一切都在过程中实现。“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⑧这是思维方式的时间维度,在发展中展现和发挥其统摄力量。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一切,既非纯“物质”,也不是纯“精神”,而是“过程”。过程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现实和理想的统一,自然和人的统一,一切对立着东西的统一。人们的立足地,能够理解、接受、有所作为的基础、条件、领域、范围、力量、智慧、办法、途径等等,永远是在两极或多极的中间产生和存在着。任何存在都是随着过程的进展而向前推移着。在无始无终、无垠无限的存在中,人们智慧所能照亮的是一个有限的区域。从认识论上讲,前面是未知,后面是已知,脚下是已知和未知之间。这里是科学的圣地,是认识有所作为的领域。从人的行为上看,前面是要做的,后面是已经做过的,只有脚下才是人们想做、能做和正在做的。从人生来说,脚前是理想,后面是现实,人能安身立命的只能是脚下亦即理想和现实之间。这里所说的“中间”必须放在“过程”中才有意义,而“过程”又必须以“中间”为核心、为着眼点,如此过程也才是现实的、有生命的。

第三,树立“立党为公”观念,引导思维活动摆脱一己之私。方法论可以在两个意义上理解:一个是哲学上,一个是实践上。在前者,方法论是一个认识问题,即分清楚什么样的方法论是科学的,什么是非科学的;在后者,方法论则是一个利弊比较和利益选择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不知道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不是不明白实事求是的重要,而是那么做了对自己不利。任何方法都是为实现利益服务的。一切以利益为转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而上学等,概莫能外。正如今日贪官们并非不明白贪污非法、可耻,而是在“得”(物质的金钱的等利益)和“失”(可能受到的惩罚)之间做比较,进行权衡。利益是现实的,惩罚则仅只是一种可能。在现实和可能之间,一些人选择了前者。这是制度和法律不严造成的恶果。道德自律、思想教育等显得软弱无力,就是因为从根本上讲,这并不是一个认识问题。

第四,树立利益兼容思想,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利益兼容”的基本含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种人与事之间,利益上存在着相互兼容并包的状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生活中的双赢,商品交换中的互利,政治军事中的同盟以及文化中的借鉴与融合等,都是利益兼容的表现。利益兼容作为一种理论构建,实质上是近 20多年来,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理论折射。冷战的结束,国际社会逐渐改变了以往水火不容的两极态势,不约而同地走上多元化的轨道;改革开放的推进,使我国的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就业形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组织形式走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道路。从实践创造理论的角度看,利益兼容实际上是国际国内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而作为一种理论概括,利益兼容又成为我们观察当今社会的一个理论支点,是人们认识当代世界和现实中国的“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在各种利益并存、兼容以及矛盾的交织关系中,放弃“非此即彼”的极端观念,引导人们在对价值取向做出选择时,善于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严格、准确地把握各种利益之间的“度”。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 1441页,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2]《列宁全集》第 38卷,第 87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思维的训练》,第 48页,德波诺著,何道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4]《当代思维方法》第 8页,鲍亨斯著,童世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第 300--30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裎云瑞著《交融时代》,第 22页,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7]《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第 2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736-73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B026

A

1009-6981(2010)01-0008-06

2009-10-15

王子平(1934-),男,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白玉民(1934-),男,曾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讲师团副主任,《探索与求是》总编辑、编审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徐将林]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思维发展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医联紧密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