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此前,国务院转发《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收入分配改革列入工作重点,表示要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就强调,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如何把“蛋糕”分好,体现的是“政府的良心”。
近日,《人民日报》连续4次刊发文章探讨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一时间,关于收入分配的讨论成为热点。
2009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7,而国际公认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超过警戒线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1996年到2007年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和企业分配比率不断上升,政府由1996年16.5%上升至2007年的19.5%,企业由1996年的16.0%上升至2007年的22.6%;而居民分配比率则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67.5%下降至2007年的57.9%。
收入差距何以不断拉大?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首先是垄断,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第二是市场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暴利以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此外,由于目前缺乏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智库首席运营官、财经作家苏小和认为,垄断和腐败是收入分配失衡最直接的原因。占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大型企业,对强势垄断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批官员在政府主导模式中,尤其是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式经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权力寻租模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畸形:越是靠近权力阶层,收入越高,越是远离权力阶层,收入越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牛海鹏教授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确实在不断扩大,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汪康懋指出,可以从三方面对收入分配进行改革。首先,将公用事业的费用降下来;其次,采取实名储蓄制度,对收入相对较低的人进行利息补贴;第三,可以设置类似其他国家的保险卡制度,国家和企业每月分别给低收入人群的保险卡中存入一定费用,同时,可将国家在过去一年所得的红利按35%的比例投入到相对低收入的家庭中。
5月,中央就收入分配问题赴各地展开调研:全国人大财经委组建了一个名为“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调研组”的小组到福建、安徽等地进行收入分配的调研;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分管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副主任徐宪平一行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收入分配方案今年内或将出台。中央提出有关方针已有几年,现实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是公认的、不争的事实,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本刊记者 李 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