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筱芸 王敬群
生命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自我维护
◎卓筱芸 王敬群
本研究在对448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专业和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专业和家庭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受专业和家庭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相关因素
生命价值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生命和生命价值、怎样评判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决定着生命的性质和方向。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巨大且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错误的或者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消极作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有无以及生命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积极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成才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谐,从某种程度上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随机抽取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旅游商贸学校的在读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2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48份。使用自编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的基本情况,如性别、专业、年纪、生源地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包括24个题项,分为4个维度,即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F1)、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F2)、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F3)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F4)。对所有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中做出选择,依次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问卷的统计指标是因子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倾向于此项价值观取向的程度越强,反之,则倾向于此项价值观取向的程度越弱。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考察全体调查对象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各个维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从总体上初步认识其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这一维度得分最高,而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这一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各维度得分依次为: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F1)>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F4)>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F3)>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F2)。
表1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总体特征分析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专业差异检验
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F1)和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F3)这两个维度上在专业之间不存在差异 ;而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F2)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F4)这两个维度上在专业之间则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1)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F2)这一维度上,文科类与理工类呈显著差异,文科类与艺术体育类呈显著差异,且文科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得分。(2)在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F4)这一维度存在专业差异,表现为理工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得分均高于文科类学生得分。
表2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差异分析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家庭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研究表明,不同家庭关系的大学生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F2)和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F3)这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F1)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F4)这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经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在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这两个维度上均为家庭关系亲密的学生得分高。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特点分析
表3 不同家庭关系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这一维度得分最高,而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这一维度得分最低,这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活力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功利世俗的倾向。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差异分析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这两个维度上在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生命价值观较之理科生和艺术体育类学生更为消极、颓废,而理工类学生和艺术体育类学生比文科生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可能与不同学科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有关。文科生感性浪漫,较为追求完美,对自我和社会较苛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当自我和现实出现差距时,他们对负面的东西往往可能感受更深,于是便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感,从而导致他们或顺其自然,或怨天尤人、消极颓废,甚至悲观失望。而理科生理性现实,思维逻辑性强,看待问题较为现实,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再加上理科生的知识结构,也使他们更能在社会上找到用武之地。而艺术体育类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敢说敢为,富有创意,社会活动能力强,社会适应性也强。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家庭关系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家庭关系亲密的学生更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心理更健康,也更为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现有的生活。这可能是亲密的家庭关系能使孩子更多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终形成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生命价值观。专业和家庭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因素,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家庭关系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李若衡,杨静.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投射测验与内容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
2.芮雪,姚本先.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德育,2008(03).
3.刘建荣,陈延斌.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 许 臻
C913.5
A
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