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的探讨——在《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中的实践*

2010-12-20 02:49:34葛秀坤赵庆贤王凯全王新颖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系统安全安全工程过程

邵 辉,葛秀坤,赵庆贤,王凯全,王新颖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的探讨
——在《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中的实践
*

邵 辉,葛秀坤,赵庆贤,王凯全,王新颖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既是一种能够得到较好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启发与讨论式教学从“具体→抽象→思维中的具体”这一人的认识过程基本规律出发,对教学的思路、教学的设计、教学的过程进行统筹安排与协调,并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灵活应用,把握导入要奇 (兴趣性)、点拨要精 (科学性)、设问要巧 (思维性)和小结精简 (逻辑性)。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实践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与过程,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多年来,江苏工业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教学中对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对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涉及的理念、基本概念、教学对象、主要形式、过程构架、方法构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与训练。

一、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的理念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既是古老的,但又是新鲜的教学理念。[1]追根求源,“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应归于孔子。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问题处于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疑难状态;“启”就是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悱”是学生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疑难状态;“发”是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问题,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想,在教育领域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法中,凡是使用得体,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的因素,都能较好地发挥启发与引导学生的作用。不论是什么方法,只要蕴含了启发与引导性,都能获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启发与讨论式是一种教学方法。[2]

把启发与讨论式看作是一种教学论思想,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学的全过程。但启发与讨论式教学又有方法和形式的问题,这就是微观问题。从微观入手,采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必须以启发与讨论式教学论思想作为宏观指导。

因此,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既是一种能够得到较好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

二、启发与讨论式课程教学的模式构架

(一)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遵循着“具体→抽象→思维中的具体”的规律。在启发与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从具体的感性事物出发,不断地通过事实或者语言进行启发、引申,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包括学生的自我讨论和相互间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他们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随之产生内在的变化。这种内在的变化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自我变化。这就使得教育、教学的内容非常容易地转化为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或者使之某些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积极动因。[3]

使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学习”是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感悟到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其过程可表示为:预设和生成过程→诱发过程→情绪调动过程→存疑过程→探究过程→释疑过程→内化过程→应用过程。

(二)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对象

人类初期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老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之间道德和学问私相传授的过程。因此,通过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法,可以轻易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孔子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同一个知识内容“仁”,就有多种不同的教学启发与讨论方法。当时的启发式教学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教育思想。

而在现代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出现以后,由于老师要面对众多的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显然不允许老师对全体学生都进行一对一式的“因材施教”活动。[4]今天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如何使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法重新还原为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就一般意义来说,它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基础、不同籍贯的学生。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而建立起针对全体学生的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法。就个别意义来说,则应该根据少数具有特长,或者具有特别个性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起针对个别学生具体情况的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法。从而获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效果。

(三)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表现形式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学和学习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实施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关键。如果忽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就不可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这是老师的启发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教学内容也很难成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生的积极讨论作用。

同一层次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统一的好教材,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启发与讨论式教学并不是不要教材,它并不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而是要求教师以教材为范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或精心设计,或随堂运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启发与讨论式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具体的使用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形成了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方法体系

三、启发与讨论式教学在《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中的实践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位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程以系统安全的思想统领教学,将系统论、风险管理、可靠性理论与安全技术相结合,突出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和危险源控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安全思想与安全工程方法。

(一)教学的思路

采取启发与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安全工程学科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启发、引导和讨论,让学生由兴趣学习逐步形成主动学习,并初步形成科学的研究思维及安全工程方法能力。

(二)教学的设计

(1)使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并建立相关的概念。①通过安全工程案例分析归纳概念。②通过比较、判断来巩固概念。③通过练习与训练 (如专题讨论、课程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学会运用概念。

(2)形成课程的核心知识链:“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这一知识链不仅贯穿本课程,也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链。

(3)构建学生学习与思维模式。①学习概念的思维模式:分析有关知识内容→抽象→概括→理解→联想→系统化。②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分析→抽象→归纳→理解→演绎→系统化。③知识应用的思维模式: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再练习→形成能力。

(4)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模式设计。在课程设计时要体现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培养能力”的特点。①课题→兴趣:给学生一定的内容为背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②素材→疑问:教师直接讲述或学生讨论进行探究从而提出疑问。③点拨→验证:通过案例、录像等教学手段进行探究,达到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④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回答的现象,教师作出总结性评价。⑤运用结论→知识反馈 (练习、训练):使学生在认知领域对新知识的准确性进行巩固和补充,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教学的过程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思想和预先的课程教学设计只有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实现,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做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

1.讲课模式的创新。大学生是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群体,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可以自学的,如何进行讲课是一个科学的问题。[5]打破一人讲授的灌注方式,采用有讲授、有讨论的方式,并安排一定时间和适当的内容让同学上讲台,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逆反”精神,培养学生要有怀疑和批判的意识。讲课模式要注重教学感染力和课堂效果。

教学感染力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课堂上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学生情绪随着讲课的节奏而起伏。教学感染力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仪表整洁,讲授内容熟练,表达流畅、生动,讲课方式的新颖性、互动性等。

课堂效果就是要把课程教学的目标有效地实现。只有把教学感染力和课程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

2.课堂讨论的必要性。课堂讨论是教学互动性、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引导和科学创新的引导,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6]教师必须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的组织、准备,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入时机、讨论的问题、讨论的发展方向、讨论的结果等。要结合系统安全工程的特点,把系统安全工程的学科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应用学科理论去解释实际工程现象。反之,能够通过工程现象去揭示理论实质。

通过课堂讨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把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科学知识和方法论等方面终生受益,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3.学生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训练。学生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训练效果是启发与讨论式教学的具体表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知识结构分阶段进行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训练。例如在讲授防治静电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参观油库储罐时,在上罐台梯的入口处横置了一条可移动的金属拦杆挡住人的去路,这是为了什么?”同学马上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和讨论,并主动回答热烈。这是因为同学有这么一个主观经历,但当时又未引起思考。现在教学过程中提起,所以同学很感兴趣。最后结合同学的讨论和回答,对这个问题作总结性解答:人体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当人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遇到适当条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这种静电放电可以引燃引爆可燃物造成事故。因此在上罐台梯的入口处横置了一条可移动的金属拦杆挡住人的去路,人踏上储罐台梯前必须用手移动金属杆(金属杆是接地的),进而达到释放人体静电的作用,保障储罐的安全。

随后对这一防静电技术设施,又提出“横置的可移动金属拦杆的设置高度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学生又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一致认为没有影响。最后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释疑。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例,但对学生的启发和能力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训练的目的。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灵活应用,把握导入要奇 (兴趣性)、点拨要精 (科学性)、设问要巧 (思维性)和小结精简 (逻辑性)。同时要深刻理解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思想,克服启发与讨论式教学运用中的形式化、片面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刘佳来.试谈过程启发式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10):7-8.

[2]王 华.成人情境教学法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8):44.

[3]刘飞舟.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56-157.

[4]邵 辉,王新颖,王凯全,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探讨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7(2):84-86.

[5]葛秀坤,邵 辉.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探讨 [C]//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54-260.

[6]郝永梅,邵 辉,王凯全,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05-108.

On Enlightenm en t and Discussion Teaching——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System Secur ity Engineer ing”

SHAO Hui,GE X iu-kun,ZHAO Qing-xian,WAN G Kai-quan,WAN G Xin-y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Safety Engineering,Jiangsu Polytechinc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Enlightenment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is not only a teaching method with p referable educational effect,but also an educational principle,educational method and educational mode.Especially it is an educational idea and educational Concept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ecognition process—— “concreteness- abstract-concreteness of the thinking”,enlightenment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makes an overall arrangement 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 teaching ideas,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course’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enlightenment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should hold wonderful lead- in (interesting), essential exp lanation and enlightenm ent(scientific),asking question skillfully(thoughtful),and brief summary(logic).

enlightenment and discussion teaching;teaching method;teaching ideas;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practice

李 艳)

G424.1 文献标码:A

1672-9048(2010)01-0106-04

2009-09-22

邵 辉 (1955—),男,安徽寿县人,教授,主要从事安全工程的教学与研究。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 (苏教高 [2009]27号);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项目 (K 2009304);2009年江苏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苏工教 [2009]20号)

猜你喜欢
系统安全安全工程过程
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
湖南电力(2022年3期)2022-07-07 08:56:26
高邮市创新卫生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51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户用光伏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的研究
太阳能(2015年6期)2015-02-28 17:09:37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中国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3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