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下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2010-12-20 02:49:34刘建刚佟金萍丁恒龙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本体产品

刘建刚,佟金萍,丁恒龙,刘 媛

(江苏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后金融危机下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刘建刚,佟金萍,丁恒龙,刘 媛

(江苏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宝贵的机遇,实力型制造企业可以抓住机遇,引进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引进的核心技术,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包含了三个关键技术:(1)以本体为驱动的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获取模式;(2)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再创新与产品版本管理;(3)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过程逆向映射与优化。

再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吸收;模式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全球制造业造成强烈的冲击。目前,国际经济正处于走向复苏的后金融危机阶段。对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孕育着宝贵的机遇,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博弈中,不少西方科技强国已经或将要取消对中国高科技的出口限制,实力型制造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引进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引进的高科技核心技术,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我国制造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将大大加强。企业在引进核心技术之后,如何更好地进行消化、吸收,使这些核心技术转化为企业知识的一部分,并运用这些知识完成企业知识和技术的再创新,已经成为实力型制造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质性飞跃的重要一环。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将为核心技术产品引进企业,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消化、再创新模式,来促进企业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充分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持续再创新,从而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持续优势地位,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促进式”过渡到“企业创新促进式”,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1]

二、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及研究路线

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以国际金融风暴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引进核心技术的契机为背景,来源于企业对引进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法的实际需求,将以技术管理为驱动来实现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关键技术:(1)以本体为驱动的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获取模式;(2)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再创新与产品版本管理;(3)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过程逆向映射与优化,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路线图

三、以本体为驱动的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获取模式

本体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它提供了元模型的表达机制,在语义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将隐含的概念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晰化,从而来实现知识的重用和共享。[2]产品知识表达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键一环。[3]当前的产品知识表达大都集中在产品结构方面,而缺乏对产品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产品结构和功能之间联系行为的描述。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将以本体为驱动,以产品结构本体为中心、以产品结构中各级组成部分的功能本体为对象、以产品结构本体与功能本体间的映射本体为联系,研究从引进核心技术中获取和表达知识的模式 (如图2所示)。从而增强企业消化引进技术的能力,提高企业对引进知识的再创新能力,为企业抓住机遇引进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图2 以本体为驱动的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获取模式框架

四、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再创新与产品版本管理

产品版本管理可以通过对产品版本的分类、演化和跟踪来保障产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跟踪性、可追溯性。产品版本的演化过程同时也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知识的不断持续创新的过程,产品进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版本都蕴含着企业产品知识。[4]以引进核心技术产品知识为源泉,以产品版本管理为轴线,对产品知识进行科学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知识,并对在此基础上的再创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跟踪。

当前,关于版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的分类、演化和跟踪等领域,这些研究在保证产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跟踪性、可追溯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以知识管理为目标、以版本进化过程为轴线的引进核心技术的知识再创新与产品版本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下,迅速便捷的信息反馈与知识共享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增高、产品工程更改更加便捷,使得以引进核心技术为起源的产品版本数量大大增多,产品版本继承关系的复杂程度呈几何梯度增加,蕴含在各产品版本中的知识及相互关系更加复杂。传统的版本管理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运营中对引进技术快速、充分利用和进行持续再创新的实际需求。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将对传统的版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在其基础上给出新的版本种类和状态的分类方法,来解决现有版本状态固有冲突导致版本表达上的重叠现象,将建立以引进核心技术产品知识为源泉的产品版本进化过程的形式化模型,使复杂的引进技术产品版本演化过程更加利于理解和计算机化,并在结构化模型的基础上对版本之间的继承关系进行研究,使得企业可以在对引进核心技术的再创新过程中,对版本及其蕴含知识进行更加便捷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

五、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过程逆向映射与优化

任何技术的形成都是在对它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的。产品开发过程贯穿了从概念设计阶段到产品投产阶段的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研究、优化和科学管理,能够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开发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时间,从源头上保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5]但是在核心技术的引进过程中,企业很难获取核心技术产品开发过程的充分的信息和资料。为了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能力,实现在更加科学和优化的开发过程中完成引进技术的持续创新,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中,将开发出由引进技术的产品结构和功能模型逆向映射出产品开发过程的模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过程模型进行优化。主要包括:①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的引进核心技术产品结构建模和模块化智能算法研究;②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过程的逆向映射;③面向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过程优化。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中,将对引进技术产品结构进行识别和分析,确定产品结构DSM 模型的行列元素。为了映射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将把产品结构DSM 的行列变换运算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开发出对数值化产品结构DSM 模型进行模块化智能运算的算法。从引进核心技术的产品结构DSM 模型出发结合产品功能模型、开发团队组织模型、外协及其它情况,逆向映射出产品开发过程BOM(Bill Of M aterials,BOM)模型,再把产品开发过程BOM 模型与产品结构DSM 行列元素之间的联系模型、产品结构DSM 行列元素的功能需求相结合,映射出开发过程DSM 模型。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持续再创新,能够增强企业对引进核心技术的再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开发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时间,确保企业成功实现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持续再创新。

企业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将为核心技术产品引进企业,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来促进企业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充分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持续再创新,从而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6]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持续优势地位,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促进式”过渡到“企业创新促进式”,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1]刘建刚,莫 琦,张帅奇.以技术管理为驱动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研究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44-47.

[2]马 安,刘建刚,杨雨图,等.基于本体的CA PP知识集成及检索研究 [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27(5):614-619.

[3]李文博,郝云宏.基于范式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J].软科学,2007,21(5):1-4.

[4]刘建刚,杨 春,韩向东.面向企业知识管理和PLM 环境的版本管理研究 [J].统计与决策,2009(4):164-166.

[5]刘建刚,唐敦兵,杨 春.基于DSM 的耦合任务迭代重叠建模和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9):1714-1719.

[6]管志杰.常州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59-62.

Pattern s of Technology Introduction,Absorption and Reinnovation under Post In 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L IU Jian-gang,TON G Jin-p ing,D IN G Heng-Long,L IU Y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Under the circum sta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precious opportunities.The powerful enterprises are encouraged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by introducing core technology hard to realize in a normal condition. The patterns of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echnology absorption and technology reinnovation are composed of three key techniques:ontology-based know ledge acquisition pattern of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know ledge reinnovation and product version management towards cor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and reverse mapping and optimizing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owards cor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reinnovation;technology introduction;technology absorption;pattern

刘志新)

F424.3 文献标码:A

1672-9048(2010)01-0031-03

2009-11-23

刘建刚 (1977—),男,河南西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项目 (08SJD 6300008);江苏工业学院文科发展基金项目 (JW 200905)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本体产品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哲学分析(2023年4期)2023-12-21 05:30:27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中国音乐学(2020年4期)2020-12-25 02:58:06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汽车零部件(2017年1期)2017-02-22 07:52:17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5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1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
卷宗(2013年6期)2013-10-21 21:07:52
新产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