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内涵界定及其阶段特征构想

2010-12-08 18:57周学荣沈克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竞技特色职业

张 兵,周学荣,沈克印

●博士(生)论坛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内涵界定及其阶段特征构想

张 兵,周学荣,沈克印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作为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方向,有许多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认识。沿着职业体育、中国职业体育、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路径,将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界定为在独特的社会主义中国现有条件下职业体育共性与我国职业体育建设特殊性的统一基础上,通过中国化和时代化锤炼的按照特有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运作的竞技体育形式和制度体系,是可以区别于其他国家或组织的职业体育运行模式。此外,还对中国特色职业体育阶段划分提出设想,以完善认识,推进我国职业体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职业体育特殊性;阶段特征

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尝试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也暴露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4]。我国的职业体育究竟该何去何从不仅成为困扰体育界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关系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成效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职业足球问题一再出现更是将此问题显现无疑[5-7]。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重申了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建设方向,从官方层面为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建设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把握何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只有把握了认识论的问题,实践才能有所依托,才不至于偏离航道。也就是说,目前摆在体育理论界面前关键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内涵进行界定,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1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内涵界定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图式,如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字面解读,不过,其内涵远比字面意义要深远。诚如习近平在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历程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8]。也就是说,我国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将社会主义的原始内涵的拓展与延伸,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把握社会主义的原始内涵和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这也提示把握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内涵也应沿着认识职业体育共性,把握我国现有的社会条件,将职业体育的共性特征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职业体育的特殊性统一的脉络进行。

1.1 职业体育的共性把握

探讨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必须回答职业体育是什么的问题。职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为:“(1)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2)专业的、非业余的”。在《体育大辞典》中,职业体育被定义为“以体育为谋生手段而从事的各种竞技运动项目比赛以及相关的体育业务。多以营利、破纪录为主要目的,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较强的观赏价值”。而职业体育的主体职业运动员和职业俱乐部的概念分别为:“指从事运动技艺为职业,谋取一定经济收入的运动员”;“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体育经营实体或组织。具有职业性的特点,拥有众多职业运动员及体育明星,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体育活动”[9]。上述概念体现了职业体育是以体育为社会活动形式的特殊组织体系,在该体系中,体育作为职业收入来源,经济性是其显耀的特征。

事实上,从职业体育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该特征。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们的空闲时间增多、收入增加,对体育活动需求增大,特别是体育欣赏活动需求增加;社会上出现从事运动竞赛表演的体育人,而且其体育活动成为一种商品,这样,体育竞赛活动就成为一种交易行为,体育的商业性显现。当有了专门从事体育活动的劳动者,而且体育活动的劳动价值可以完全满足其生活需要时,以市场化为主要形式的、以体育为职业手段的职业体育运动就产生了。职业体育运动产生后,专门以职业体育运动员为主体的经营实体,即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联盟相继出现。至此,职业体育的第一层涵义就显现并明确了,即职业体育是相对于业余体育而言的,指以体育为职业,把参加训练竞赛活动作为谋生手段,并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特殊活动形式。伴随职业体育主体经营活动的展开,职业体育主体需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遵循商业规律运行。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就演变为对各种体育资源要素的配备和维系。从早期的契约关系,到职业联盟规则的出现,职业体育活动演变为具有严格规则限制的经济活动形式。这时职业体育的概念就跳出单纯相对业余体育而言的内涵束缚,包含有以体育为行业经营和运作客体的经济组织模式,以及具有体育资源调配手段的功能体系内涵。于是,职业体育成为与市场经济相类似的一种体育资源配备和运行方式,并且区别于过去传统的专业队竞技体育模式。至此,从组织体系层面看,职业体育就可以认为是以体育为经营和运作客体,以经济性为显耀特征的组织模式,是解决竞技体育市场化运行原则的抽象图式。

1.2 我国职业体育产生与发展的特殊性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职业体育建设的特殊性是多方面的。笔者这里重点分析职业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社会发展对职业体育的影响以及我国职业体育项目特征等问题,以探窥我国职业体育的特殊性。

1.2.1 我国职业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目标特色性 代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即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离开该基本点,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无从谈起。我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市场化运作也必需牢记该基本点。为此,我国职业体育的改革必需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保持一致,必需始终坚持和把握该理论精髓,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体育体系。即我国职业体育体系的构建必需放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需始终牢记其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新的增长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竞赛欣赏需求,服务于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国家利益,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和支持。

我国原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性是不争的事实,而涉及经济性的内容几乎全部由国家来承担,不仅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使得原有体制的目标体系片面化,导致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出现。其原因在于,在我国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过分强调体育的公益性,即是国家办的体育事业,服务于国家。在特殊情形下,以“举国体制”为特征的竞技体育体制,根本上反映了国家追求快速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国际地位的愿望。而当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的财政支出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利益最大化被打破,国内体育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群众观赏体育需求和体育经济价值的功效展现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伴随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条件逐渐成熟。诚如前文所言,职业体育的经济性是职业体育的显著特征,如果借用达伦多夫认识论的观点[10],可以认为我国体育职业化,其外显追求目标是解决竞技体育经费不足等问题,而潜在目标则显现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转型和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因此,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目标应体现在:不仅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欣赏和体育参与的需要,弘扬优秀的体育竞技文化;而且要以提高相关项目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实现服务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目标;还要实现竞技体育资源的经济化收益,并力争成为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1.2.2 我国职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推动特殊化 如前文所述,西方职业体育主要遵循的是市场自发形成,自序发展的模式。以制度建设为例,当现实需要制度对职业体育组织主体进行利益限定时,职业体育的产权制度体系产生;当职业体育出现围绕体育资源进行不良竞争时,诸如体育职业联盟等组织制度应用而生。而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就与此有重大的差异,表现为在行政干预下,以行政力量为主导开创职业化体系建设,然后在市场驱动下进行体育资源的调配和市场化运行,即形成具有特色的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的体育模式。更确切地讲,我国职业体育是在原有“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专业队体制,采用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演化而来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更多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剔除旧有运行体系的弊端,保留其有价值的内容。

作为后发职业体育模式,我国职业体育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因为,伴随我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发生与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内部社会关系呈现复杂化倾向,致使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追求矛盾显现,原有的体制不仅无法继续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阻碍,迫切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监管间接化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体育运行模式,其发展可以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撑的旧有方式,提高竞技体育的自主造血功能。也就是说,我国职业体育是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所决定的。

事实上,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社会心理变化剧烈的时期,旧有社会规范被重置,新的规范初建,价值导向不明晰。因为伴随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难免出现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并带来社会关系从稳定向不稳定转换,最终再趋于稳定的磨合。在此背景下,进行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加重我国体育体制转换,利益结构重组、权益转移、运动员及教练员地位分化、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等问题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职业体育建设是无参照可循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1.2.3 我国职业体育缘起于落后项目,职业化建设难度大 我国职业体育构建缘起于大球类项目,从1993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起,后续的篮球、排球等项目相继职业化。从目前状况来看,建立较为完备的职业体育体系的也仅仅只有足球项目(而其他项目大多采用赞助式的职业化形式),而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滞后于我国一些优势项目。至于为何选择我国相对落后的可能是基于特定社会背景条件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大球类的职业化程度高,特别是欧洲职业足球联赛、全美职业联盟等相对成熟,可以借鉴与学习的东西多;另一方面,与大球类项目自身特质有关。如大球类项目运动员人数多,在“举国体制”下,培养或拥有一支足球队的花费相对大,相当与几支乒乓球队。因此,当国家在竞技体育成为国家经济支出负担的条件下,首选可以更大节约资金的项目。不过,选择相对落后的项目进行职业化改革的后果自然给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增添了难度。以足球项目为例,由于我国足球运动起步较晚,水平相对低下,发展周期不够,职业足球的产出层次自然相对较低;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大众接触的职业足球比赛早于也优于我国职业足球,比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意甲联赛等。于是,当国人的目光仍然停留在标志现代足球最高水准的“荷兰三剑客”身上时,对本国自有的职业足球状况无疑会出现一种相对失望的情绪,加之其间国家队成绩跟不上,造成社会认可度低的困境,影响其职业化进程。

发展相对滞后的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谋求更快发展问题。而在我国就形成将大球类项目职业化这一新兴产物,一方面作为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试金石”,并以此作为推进后续项目职业化改革的尝试,另一方面又期望推进这些项目快速发展,形成难以调控与把握的窘境。这无疑增设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难度,而且成为我国职业体育区别西方职业体育的重要特征。

1.3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职业体育共性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的特殊性的统一

职业体育共性特征和中国职业体育特殊性问题明晰后,有关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认识就可以实现转向。当然何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还要回答何为特色的问题。特色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表述,到地方特色旅游、特色产品的微观描述,无一不是期望用“特色”区别于他事物。究竟何为特色?《现代汉语词典》将特色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细思该定义,更多是从特色的本源意义入手,即揭示了“特殊”“色彩”之意。事实上,特色在现代研究中,词义的外延有了明显的扩展,单纯的本源内涵已经无法完备表述特色的指代客体状况,需要加以引申。首先,特色一词增加了价值判断的涵义,即凡是有特色的客体,一定是某主体根据自身需求加以评判的,是对客体现有特征的升华和增益,外在表现为对主体自身需求与发展是有益的,具有一定品质保证。据此,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才可能成为解决我国职业体育当前问题的良方妙药。其次,特色一词增设了客体事实存在或者理念存在的元素,即有某特色的客体,主体大多是明了特色所在的。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清晰地想到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同样,谈及北京特色产品,去过北京人都会知道诸如烤鸭、鸭梨、面人等。总体而言,特色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在主体引导下基于自身现有条件的客体内在特征的挖掘和显现。

上述特色的内涵可以清晰表明: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设仅仅有对职业体育模式层面的照搬和参照显然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达成职业体育共性与在我国职业体育建设的特殊性的融合。该问题的重点也就回归到作为外来物的职业体育中国化和本土体育事业的时代化问题上。中国化和时代化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篇幅,其核心在于“化”。“化(hu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指在于变化、使变化,并引申为感化、融化、消化等;哲学语境中,“化”意指使客体按需融合进入主体中去,其关注的主要是“化”的客体。实践中,“化”的客体存在分野:其一,是中国为主体的东西时代化。即如何继承问题。其二,是非本土的东西“化”为中国的,即外来物的借鉴问题。外来文化的内化,是一个“含化”过程,是将外来文化融合入现有中国文化中去。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实质是西方先进运动竞赛模式的本土化运作结果,如何从更深层次出发,通过“悬置”、“益”与“损”,达到“损之又损”,建构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模式,避免“师洋不化”和全盘照搬作“镜子”用是关键。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又是原有竞技体育体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改革的结果,如何改善原有“举国体制”的发展不适应,通过机制转换、体制转型,对其进行继承与吸收,抽取其精华,使其“道”延续,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需要、满足社会主义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体育模式,避免出现“食古不化”和全盘否定是关键。

按照以上思路,结合职业体育的共性特征和我国职业体育的特殊性要求,可以认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内容。其一,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运行模式。根据职业体育的共性特征,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是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所需要的,偏离市场化和商业化,就偏离了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初衷,同时也就偏离了对职业体育的共性要求。构建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大潮中的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烙印和时代特征。其二,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中国特有的职业体育运行体系。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对原有竞技体育体制的继承、完善与发展,是对原有“举国体制”的理性“扬弃”。即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又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职业体育的运行模式,片面追求市场机制的作用,脱离我国国情,漠视我国行政机制的价值和功用,而更多应该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运作的效率,通过行政机制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效率显现,并实现职业体育社会价值和公平性。其要实现的目标强调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的价值追求统一,即一方面避免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又避免过分追求职业体育的商业性,而忽视职业体育服务国家体育事业、服务社会大众体育需求的根本出发点。至此,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就可以理解为在独特的社会主义中国现有条件下职业体育共性与我国职业体育建设特殊性的统一基础上,通过中国化和时代化锤炼的、按照特有的组织方式和制度体系运作的竞技体育形式,是差异于传统又有别于他国(或组织)的职业体育运行模式。当然,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构建是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基于我国社会累积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必需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进程中去辨认和确立。

2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设阶段构想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数代先贤经历了长期艰辛不断探索中国发展之结果。同样的道理,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不是简单地根据特色内涵将职业体育进行中国化嫁接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具有阶段性任务的职业体育特色化形成过程。这样摆在当前阶段的任务就自然演变为认清其阶段特征,探试其后续演进特征,逐步推进其形成与完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分析事物的发展阶段特征,认为事物的质变是显性,而量变是隐形的,是质变的累积过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发生质变,事物阶段特征才显性化[11]。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从社会运行的良性程度来评判事物发展,认为事物发展一般经历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3个相互衔接的阶段[12]。而库利则从社会有机体和环境因素去分析社会过程,认为社会事物发展经历有目的适应阶段和无目的适应阶段[13]。纵观各种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鉴于我国职业体育现状,笔者认为我国职业体育目前处于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起始阶段,即职业体育的有目的适应的模糊发展阶段,该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是诉求特色的积累过程。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有三。其一,我国职业体育作为一个后发的体育运行模式,当前主要显示的是参照西方先进职业体育运行的特征。当前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评判发展标准主要定性化于西方先进职业体育模式,以西方职业体育作为标准来比对自身,其实质是一个有意识适应职业体育运行模式的无特色表现。其二,我国职业体育的特色模糊。谈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可以清晰地发现诸如“举国体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模式;而经历十数年发展的我国职业体育,能够发现什么特征作为其特色呢?显然是无法探求的。这也昭示我国职业体育特色化发展仍然处于相当模糊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锤炼特色的量变阶段。其三,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排头兵”是水平相当低下的大球类项目,而国人接触职业体育的起点恰恰是水平相对高的大球类项目,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欧洲五大联赛、90年代初的NBA等。这些相当低下的项目职业化过程存在重要的问题便是提示自身水平,而该过程恰恰是伴随我国职业体育特色化而存在的,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特色的形成。

考察了我国职业体育当前阶段,还有必要对后续阶段进行设想。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阶段,经历了艰难的起步探索后,又经历了近20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直到党的十六大才把近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表述改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新的深刻把握。这种转变对于我国职业体育特色化构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职业体育中国特色化构建过程可能也要经历一个“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阶段,然后转向中国特色职业体育。

事实上,一字之差的“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与“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具有显著差异的,显现为:前者是一个特色初现阶段,而后者是特色显现化阶段。“有”最为本源的含义是相当于“无”、“没”的,比如“我有一本《辞海》”是重点强调了“拥有”,而不是“无”或“没”。进而延伸为“存在”,比如“房间里有个人”则是强调某种实在。当然这种“存在”是如同海德格尔论述的相对于“亲在”而“存在”的,可以分为“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其中“本真存在”是“亲在形式”,即对于一个特定个体来说,某种事物是存在的,而对于其他人则可能不存在,反映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即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而“非本真存在”是相对于抽象存在者的“存在”,是对任何人都存在的,而且显示时间观上的“单一性”,即永远是“现在”[14]。反映在讨论的问题上,则显示为“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一种“本真存在”,而“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则是一种“非本真存在”。与海德格尔认识论的出发点不同的是,客观描述事物,要用“操倾”来反映“亲在”的“非本真存在”向“本真存在”的努力转变;而揭示事物特征则必须沿用相反的回路,即从“本真存在”向“非本真存在”演化,唯有“非本真存在”的事物特征才是经历起时间考验的,当然,我们要构建的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也应如此。

在我国职业体育特色化构建过程中加入“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阶段,而不是直接构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还基于以下考虑。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作为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方向,其应该是显性的,是可以清晰表述的永恒特征,在其形成过程中,其特征或者说内涵的准确与否存在一个预判过程,留有“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阶段,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其次,“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其实质更多是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不良的波动。诚如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过程是反复多次完成的,该过程可能伴随不良的越轨问题。增设“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阶段,即是承认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存在一个职业体育与中国国情的不协调、协调、再不协调、再协调的连续发展过程,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形成与稳定做好铺垫。总体而言,预设“有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阶段,不仅是基于认识论的考虑,充分考量了事物发展的阶段特征,还是据于事物特色形成实践的艰难性考量。

事实上,事物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将事物发展区分为不同阶段,仅仅是为了社会学研究的便利,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更好的认清当前事物发展特征,为进一步推进事物良性有序发展做贡献。当然,对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阶段区分也是如此,认清了当前我国职业体育处于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构建的阶段特征,也仅仅是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确立方向,谋求更好地推进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这也恰恰是本研究的初衷。

3 结 语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作为后发的职业体育运行模式,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职业体育共性与我国职业体育建设特殊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与西方职业体育过分追求娱乐化和经济性利益最大化不同,我国职业体育必须保证其社会主义体育方向,现在是将来也必须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一致的,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社会文化生活为要旨,同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以使其更加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服务。当然,我国职业体育也必须遵循职业体育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规律,与世界职业体育一般运行模式相切合。此外,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实践过程,更是逐渐显示社会主义体育优越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1]张文健.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60-62,71.

[2]景志辉,谭涌.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行业自律管理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44-46,89.

[3]郑志强.论职业体育的市场特征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14-20.

[4]尹海立.我国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可行性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49-52,68.

[5]倪刚,冯维胜.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治理结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37-40.

[6]郑明,何志林,沈佳.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利益群体的特征和利益需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4-8,18.

[7]王杰.我国职业足球进程概述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4):27-30.

[8]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杂志,2008(1):3-16.

[9]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6.

[10]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74-980.

[11]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97-317.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9.

[13]查尔斯·霍顿·库利.社会过程[M].洪小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9.

[1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智慧[M].刘烨,王劲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44-56.

Content Defined and Phase Conceived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Sports

ZHANG Bing,ZHOU Xuerong,SHEN Keyin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sports,as the development way of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sports,has many important issues worthy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professional sports,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sports,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sports. We mak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sports be defined as the specific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form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with the China and the times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unity of the unique the existing common and particular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in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t China,and it can be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or organizations'professional sports operating mode.In addition,we also put forward the phas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sports,perfect its knowledge and promote its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sports;specific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G 80-05

A

1005-0000(2010)06-0506-04

2010-08-02;

2010-10-22;录用日期:2010-10-25

张 兵(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社会学、职业体育社会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事物的社会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支撑,摆脱不了规则的限制。职业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无法脱离与社会约束机制的制度的联系。也就是说,对职业体育的内涵把握还必须回归对职业体育制度层面的表征。体育竞赛活动是职业体育的基本活动,竞技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作为保证其正常开展的制度因素是职业体育首先要遵循。不论是何种水平的职业体育,缺失和违背体育运动规则的限制,就无法称其为体育活动,当然也就不是职业体育。其次,现代职业体育组织还需要以类似法律协议的条款来限定竞赛活动各方的权益问题,形成职业体育运行的制度体系。而最为深层的是职业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无法与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文化相脱离,要受到来自国家制度和社会道德体系的规范和约束。诚如,西方职业体育与西方社会的个人利益至上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职业体育要受到来自于组织内外的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这种制度机制已经深入到职业体育的本质中去,成为其存在的一个重要构件。至此,笔者认为:从制度层面看,职业体育是制度体系包裹下的竞技体育表现和运作形式。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相对成熟阶段的职业体育,从其一产生就带有明显的经济取向,成为围绕体育竞赛活动的市场组织模式;而其产生与发展也时刻渗透着作为社会关系约束机制的制度内涵,显现为特定制度体系下的竞技体育经济运行形式。这是职业体育的共性特征,不论是欧洲足球联赛,还是NBA、F1都是具有该种特征的。

猜你喜欢
竞技特色职业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