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体制整合调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基于社会学文化视角

2010-12-08 15:35刘桦楠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职业化足球运动体制

刘桦楠

1 研究背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颠峰,赛事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成绩举世瞩目。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就归功于充分发挥了中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和潜能。

但中国体育代表团辉煌的金牌榜无法掩盖中国足球的尴尬现状。由于足球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职业化改革、最早推向市场的运动项目,所以,中国足球的惨败自然而然被业界归咎于职业化体制改革:职业化道路不但没走通,反而把举国体制优势丢失得一干二净!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后掀起的足坛抓赌和扫黑风暴,似乎更有理由让国人相信足球职业化体制改革和职业联赛是中国足球的罪魁祸首,更有较为激进的观点建议中国职业足球重回举国体制。

2 研究依据

为了深入思考中国足球的体制改革走向,我们不能狭隘地、就事论事地谈体制改革,本研究就是在思维上转换出“足球”、“体制”这些视角,在其他学科领域内为其寻找一个理论上的支撑和依据,它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这个概念。

社会学理论对文化最抽象最一般层次的界定:文化与自然是相对的,除去纯自然之外的人的非生物性的全部活动及其创造物,都属于文化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即是社会,社会即是文化[4]。由此可见,足球运动不但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同时也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谷德英纳福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文化这个概念包括组织性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这个层面,人类发明的文化包括道德观念、社会行为规范以及典章制度等[4]。这句话中所讲的“文化”其实就包括了文化集丛,集丛还包含了许多基本功能单位——文化元素,比如提到的“规范”以及“典章制度”。从文化的构造上来讲,足球社会学文化现象其实是一个文化集丛,这个足球运动文化集丛能够满足社会以及人类对足球方面的需要;而足球体制就是这个文化集丛中的一个文化元素,能独立发挥一定功能的单位。

3 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文化模式中的体现与纠结

由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模式”具有普遍和特殊两种意义,足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学文化现象,在中国足球的发展进程中,其文化元素之一“体制”在文化模式的普遍和特殊意义之间纠结、冲突着。

3.1 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文化模式普遍意义中的体现

文化模式是指各种文化集丛和文化元素在功能上相互关联和依存而构成的文化整体,任何文化都是如此,这是普遍的文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把世界足球运动作为一个文化模式,那么,中国足球运动便是其中一种文化集丛,中国足球体制更只是一种文化元素。文化模式中每一种文化集丛、文化元素与其他文化集丛、文化元素之间会发生文化联结,中国足球运动文化集丛、文化元素客观存在于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中,必须要竭尽全力与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接轨并保持一致,从而使这种文化模式容纳自己,成为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目前是一个加快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国家,与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愈加密切,中国足球文化集丛也不可避免地与各国足球文化集丛进行广泛交流、沟通,并且当今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发展趋势是职业化、市场化,中国足球运动体制这个文化元素不可能特例于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中国足球进行职业化、市场化体制改革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事实上,足球运动确实是中国各运动项目中第一批吃“职业化、市场化”这只“螃蟹”的改革急先锋!自从1992年北京红山口会议确定中国足球体制改革方向至今,已有18年之久,在此期间搭建了职业足球运动的平台——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打造出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足球俱乐部,中国的职业足球市场已初具雏形。

3.2 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文化模式特殊意义中的体现

按照文化特征的不同,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可以看成是不同的文化模式,那么,中国的整体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模式,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内部各个文化集丛、文化元素必须和该文化模式保持一致性,具备明显的该文化模式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这是文化模式的特殊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足球文化现象在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模式中,只是沧海一粟,只能算是一个最基本的文化元素,根本无法影响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走向,只会受到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渲染,所以,中国足球体制要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相一致,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由国家行政力倡导努力下建立的举国体制成为中国足球运动体制历史必然的选择;即使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建立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足球举国体制必将还要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影响着中国足球的体制改革走向。

3.3 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文化模式两种意义中的纠结

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文化模式的普遍意义上是以职业化、市场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而在文化模式的特殊意义上却是以举国体制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纠结与冲突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体制改革不彻底的原因所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着中国足球不可能像欧洲那样建立纯粹的职业化体制,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抛弃举国体制。职业联赛的台子已经搭建,体制改革也进行了18年之久,如果全盘否定职业化重回计划经济下的足球体制,则是历史的倒退,不但对病入膏肓的中国足球于事无补,还会造成职业足球投资方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中国足球管理层的权威尽失。

北京奥运会过后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好像迷失了方向感:是坚持职业化方向,继续深化中国足球体制改革;还是大踏步退回较为熟悉和擅长的举国体制?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后奥运时期纠结于举国体制和职业化、市场化两种表现形式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4 中国足球两种体制文化元素整合调适的必要性

4.1 两种体制文化元素调适的必要性

中国足球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两种文化元素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无休止地纠结、冲突下去。体制改革方向无法确定,对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而言就等于没有了方位感;那么,完全抛弃其中任何一种体制文化元素,只采纳另外一种体制文化元素,就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世界足球运动发展趋势而言都非常不现实,因为中国足球同时存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和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中。这样一来,两种体制文化元素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不能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就只能采取“调适”的方法。

社会学理论中界定的“调适”就包括由社会发展变迁引起的“调适”和由文化交融引起的“调适”。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文化交融日益密切,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变革、转型和不断发展,1992年北京红山口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召开后,代表世界足球文化模式的职业化体制文化元素开始对中国原有的举国体制文化元素产生冲击。职业足球联赛创建至今已有16年之久,但是举国体制文化元素在中国足球文化集丛和中华民族文化模式中却从未完全消失,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体工队”和“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存在就是证明和具体体现。其实现在来看,以北京奥运会为分水岭,并存的两种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在中国足球文化集丛中的影响力度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二者也一直不断地在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和中国足球文化集丛环境下寻求调适和磨合,试图找到一个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和世界足球运动文化模式均可接受、两种体制文化元素可同时发挥优势并避免劣势的平衡点,从而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促进中国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

4.2 两种体制文化元素整合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体育管理层和足协领导层对于北京奥运过后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思路:职业化和举国体制这两个体制文化元素任何一个都不废除,并存于中国足球文化集丛,但是要以坚持职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为主线,在职业化的改革进程中让二者逐渐融合是最终目的。

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调适”之后的“整合”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社会学理论认为,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同化,这个过程就包括了整合。两种体制文化元素不可能一直并存,必然要在调适整合后同化为一种体制文化元素,这是大势所趋,也避免了今后中国足球发展方向上的定位模糊。

举国体制文化元素在新形势下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中国足球就是举国体制文化元素无法彻底解决好的“短板”,如果单纯依靠它可以拯救中国足球,那就不会把中国足球第一批推向市场和职业化了,可是举国体制文化元素也有它的优势。同样,职业化体制元素也没有给每况愈下的中国足球带来一丝转机,然而,这里面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下职业化改革不彻底,职业化体制元素发挥不出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但这是可以通过深化职业化体制改革来解决问题,这个深化职业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整合同化两种体制文化元素中可以互补的优势!

在北京奥运会后一段时期内,整合后的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中职业化的氛围会更浓,同时,举国体制文化元素适时发挥潜在优势。我们不要再对“职业化”、“举国”这些称谓做字面上的争论了,因为经过整合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了,这种整合后的体制文化元素特征可以理想化地概括为“向市场要资源,同时,国家、政府给予政策性倾向和支持”。

5 中国足球两种体制文化元素整合调适的可行性

5.1 时机的成熟和动力的具备

北京奥运会后,对于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的整合调适而言是一个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目标以及在中国运行了数十年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强大惯性,决定了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会趋于平缓[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长期蕴藏的整合调适的能量得以爆发性释放出来。

北京奥运会过后,中国足球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中国国家高层领导人高度关注中国足球现状,并就此发表讲话,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中国足球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和必须进行足球体制文化元素整合调适的内驱力!这会促进对于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的整合调适。

5.2 从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上看整合调适的可行性

有了契机和驱动力,从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特性来看,中国足球两种体制文化元素的整合调适在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和中国足球文化集丛中进行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从文化的创造性这个特征上来看,文化是在人类共同生活中衍生和创造出来的。这说明以前不存在的事物、以前不可能产生的制度是可以在当今人类社会中创造出来的,要敢于创新。比如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成功整合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为我们整合两种足球体制文化元素提供信心和启发。我们不能把思维禁锢在“举国”和“职业化”这两种体制文化元素上,似乎中国足球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地把二者的优势整合创新,同化为中国特色的足球体制文化元素。

其次,从传递性这个特征来看,任何文化积累都是一个扬弃过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扬弃”也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观“举国”和“职业化”两者各有优劣,整合足球体制文化元素的过程可以看承发挥二者优势同时避免二者劣势的过程。

再次,从共享性特特看,现代人类社会是一个“地球村”,有些文化甚至是全世界共享的,尤其足球运动又是没有国界的。代表世界足球文化模式特征的职业化体制文化元素虽然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孕育发明出来的,但中国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不可能完全排斥外来事物,通过整合、同化也是可以被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和中国足球文化集丛所借鉴和吸纳的。

最后,文化交流是文化固有的特性,是指由文化传播而发生的文化接触、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过程。由于中国足球与世界足坛的相互交流和接触,中国足球文化集丛吸纳了职业化体制文化元素,并使之与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协调起来,最终整合成为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中的一部分。

6 结语

我们不去讨论今后的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怎么称呼,可以肯定的一点,“举国”和“职业化”这两个并存着的体制文化元素需要整合调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怎样去整合?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和坎坷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先例可供参考,就像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一样,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足球需要职业化和举国体制良好的整合,而且,这两者中间必定也有一条整合模式和路径。是像“国奥打中超”一样依靠行政力量生硬的整合,还是依靠文化的特征有机地整合?也许,类似于后备人才培养“双轨制”的整合模式可以成为我们效仿的一个典型。郎效农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不是超前,而是不思进取,中国足球在完成中国体育项目职业化改革的‘实验品’和‘急先锋’使命后就停滞不前,没有抓住机会继续深化改革”[2]。虽然任何一次改革,尤其是涉及到制度、体制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改革的方向一定是要不断向前的,改革也是要不断深化的,这样的改革才会让人看到希望,中国足球体制文化元素的整合调适同样有待我们去不断地开拓探索。

[1]高雪峰.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变革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1.

[2]郎效农.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并非超前而是不思进取[EB/OL]. 2008-12-31,http://sports.people.com.cn/GB/31928/8611169. html.

[3]马德兴.韦政绩是误读[N].体坛周报,2010-04-19(A 1).

[4]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闫春生.体育举国体制论[EB/OL].2008-09-06,http://blog. 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16376&type= blog&itemid=505369.

猜你喜欢
职业化足球运动体制
业余足球爱好者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知与预防研究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加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