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邱丕相,包磊
(1.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系,上海 200438)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
王岗1,邱丕相2,包磊122
(1.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系,上海 200438)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以中国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拳种进行文化学分析,提出拳种意识。以梳理武术教育发展的几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为前提,对当下武术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技术传播模式,缺少文化内涵,受竞技意识主导等问题进行原点上的反思。指出拳种以其高超的技术、博大的理论和深邃的精神思想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文化单元,是中国武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只有强化拳种意识,未来的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生机盎然,才会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
武术教育;拳种;技术传承;拳种意识
中国武术教育一直是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为这是事关武术传承的问题;因为武术教育的历史意义、社会效应对武术的发展乃至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因为,当前武术教育开展的现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调查表明:“全国近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甚至部分学校已经削减武术课而增设跆拳道,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模糊,学生心中武术与现实存在错位”[1]1,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当下中国武术教育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承载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追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武术拳种传承被单一化、标准化的武术所取代。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是系统的理论研究,它需要我们从各种视角去审视,无疑“拳种意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视点。
套路是中国武术的核心,是中国武术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相似、拳理一致、流传有序的套路组成了拳种。1982年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对拳种的界定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一个完整的拳种,除了包含相对稳定的动作结构,还包含相对完善的拳种经典著作。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各拳种,既凝结着“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国文化精神,同时也因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社会变革以及创拳者的个人修养水平影响使每一个拳种都有其文化、技术、理论体系,它们承载着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可以说,拳种有自己的文化个性,拳种有自己的故事,拳种有自己内化的精神。
从历史中走来的拳种,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演绎着平常生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美妙回忆。沿着拳种的起源、发展、繁衍去追朔,我们发现每个拳种的形成过程都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拳种的魅力所在正是它那流光溢彩的文化积淀。正如,背刻“精忠报国”抗金英雄岳飞创形意拳,传达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忙来时耕田,闲来时造拳”陈王廷创太极拳,散发着对生活、对自我完美的追求;霍元甲弘扬迷宗拳,诉说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是在武术单个技术、套路中体现,而是拳种在其发展、衍变过程中与传统文化浸透下水乳交融的体现。拳种的共性与个性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识。
从20世纪初的“土洋体育之争”起,武术成为与西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竞争的“挡箭牌”,并被推到与西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同台竞技的擂台”上。
民国期间,武术教育影响最广泛的中央国术馆,其学科内容包括:党义、国文、地理、历史、算术、国术源流、国术学、生理学、军事学、音乐;术科课程包含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查拳、新武术(拳脚科)、连步拳、杂拳、行拳、掇脚(戳脚)、劈挂拳等诸多拳种以及格斗项目和外来格斗项目[2]336-346。而以武术为重点科目的学校是 1917年初北京体育研究社附设的体育讲习所,学科内容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各种教授法、体育原理、武术理论、中外体育史、生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国文;术科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少林十二式、马刀、枪术(24枪)、棍术(夜叉棍、少林棍)、戟术、剑术(剑术基本练习、七剑、十三剑、神禹剑、飞龙剑、乾坤剑)、锏术、器械对手(十二棍兼枪棒、太极枪、单刀对枪、双刀对枪)、新武术(棍术、剑术)等诸多拳种套路为主[2]347-351。
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现代教育的范畴,中国传统拳种的传承人带着自己独特的技艺,带着自己的历史以“体育的身份”进入学校的课堂,展示各自的拳种风格,展示对武术的独特感悟。武术从一门手艺,一种草根文化在“土洋体育之争”进程中,开始向学校精英教育靠拢、转型。虽然这一时期,学校教育中的“文”不只是中国的“国文、国术源流、国术学”,也有西方体育学科下的“心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并且武术的体育价值也开始受到重视,但武术教育的开展仍是以拳种为主要内容和载体,学校武术不仅注重对拳种技术的传播,更注重对拳种渊源、拳种文化的考究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且不忘以东方体育的身份同西方体育教育对比争鸣。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的性质、地位、目的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1952年成立的国家体委,设置专门机构——民族体育形式研究会,标志着武术被正式列入体育范畴。1953年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大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到70年代末,列入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有武术操第一、第二套;少年拳、初级拳、青年拳、步型拳、健身拳、三连腿、对练拳、八段锦、太极十二动、形神拳等[3]。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为1~3路长拳、简化太极拳、初级刀、初级剑、初级棍[4]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武术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简单易学、容易推广普及的特点,这与当时我国国情有很大关系。
建国初期,国民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增强国民体质,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当时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武术更多服务于这一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武术教育。而大量拳种由于自身复杂的行为系统,不利于在学校体育中迅速普及和推广,而无法立足于学校教育。博大精深的武术拳种只能精简,编创简单的套路而跻身于“体育概念”之下,成为一类运动项目。
1987年颁行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把武术的教学内容设定为武术操、简单的拳术套路。由于追求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和传播推广的简单性,武术教学内容逐渐被缩减、统编为更简单的基本动作和组合,青年拳、24四式太极拳、三路长拳和初级的器械套路等。传统拳种被淡化,学校武术教育形成了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局面。近20多年来,我国武术的振兴是以竞技武术的发展为先导的,竞技武术的目标是走向“国际赛场”。学校武术在竞技体育的主导之下成为培育后备人才的基地。规定套路成了武术教育的全部,进入学校走向大众的武术变成了简单化的竞技武术。传统武术退位于幕后,成为陪衬。传统武术的道德教育功能削弱,历史教育价值消失,文化教育属性被弱化。
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这3个时期来看,我们的武术教育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一些社会因素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武术的发展。拳种是中国武术的文化和技术统一的集合,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身体的完美结合的产物。拳种是中国武术价值体现的核心资源。拳种是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5]。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武术的诸多功能,武术教育必须要具备拳种意识。遗憾的是,我们对拳种的内容、文化特色、功能和价值认识模糊,忽视了拳种的文化内涵。在武术教育中,拳种意识被竞技意识所取代。所以,以竞技意识来开展武术教育,技术传承便成为了唯一。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性便在竞技化的过程中而逐渐褪化。现今人们看到学校中流行的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都是空有体育的架式而无武术灵魂的展现。甚至在专门培养武术专业教育人才的高等学校,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国家规定套路)国际武术竞赛套路也已全面垄断着教学内容[6]176-177。身体教育成为核心,文化、思想、精神教育渐行渐远[7]61-66。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文化紧张和真空”,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拳种意识的缺失有着必然联系。
“拳种意识”的提出,表明武术教育开展不单单是技术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承,领略武术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才是武术教育的更高境界。同时,武术教育不仅仅是体育价值的突显,更是对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孕育和培养,是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和延续。片面、生硬的截取武术的片断进入学校是对拳种的误读,是对武术教育价值的漠视。只有把拳种作为武术教育内容有效载体的集合,我们才能探寻到中国武术历史、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
一种文化历史愈悠久,时间延续愈长,其模式就愈稳定,其个性就愈突出,价值取向也就愈明确[8]209。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武术的历史久远,展现每一个拳种的历史轨迹。回眸拳种的历史,就等于翻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拳种维系着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某种联系……拳种就像时间隧道,连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7]61-66。国以史立,因为有了历史,拳种才显得厚重;因为有了历史,拳种才会有积淀,才会有故事;因为有了历史,拳种才能形成自我的个性,养成自我的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历史中寻找记忆,在现实中不断回味。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宫商角徵羽的千古佳音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9]。拳种是武术历史的浓缩。民族文化需要在学校人文教化中长期培育并代代相传。用历史说话的拳种在武术教育中必将显现突出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人类历史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印记,它们记录了拳种成长的历程,是今天与过去之间的桥梁,是人类解读自身历史的钥匙。过去的时光还依然存在于现实当中,时刻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强化拳种意识,就是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中,在武术教学的内容上,挖掘武术技术的文化内涵,使技术教学渗透着武术文化的传播,使学生技术学习过程变成获得武术知识、增进武术情感、知晓历史人物、丰富身体体验[10]136。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更是孕育不同个性风格的拳种。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式太极拳分化繁衍出赵堡架、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多种太极拳支派;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的螳螂拳;源于少林寺的少林拳;盛传于京津冀的八卦掌;在山西、河北广泛发展传播的形意拳等[11]。无不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争奇斗艳,各放异彩。
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拳种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中国武术的主要拳种都是从地域文化派生出来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以自身的个性风格和特殊内容,使武术拳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和汲取了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营养,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基础,拳种延绵的过程也是地域文化发展传承的过程。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每一个拳种,蕴含着创拳者的修养、学问和品格。一个传统武术流派在发展过程中的兴盛与否,除了满足个人心理、身体,乃至社会的需要,还取决于这个流派在各个时期杰出人物的文化底蕴和功夫的深浅。
风格各异的拳种在体现差异的同时,也共同体现着文化的“大同”,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共性。当我们横向观察各门各派的拳种,在它们身上都体现出武术共有的气质,也是最能体现大同思维的,即自身的平衡概念。更有拳法与人品的相得益彰,即实现了天人合一与伦理道德的融通。
强化拳种意识,是对中华武术多样性的认可,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整体观,遵循中国文化的内在规律,它突破了“统一化、单一化”的封闭观念。拳种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为学校武术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舒展大方的长拳、通背拳;小巧灵活的螳螂拳、地趟拳;起伏转折、形神兼备的翻子拳;迅猛发力的南拳;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醉拳、猴拳、鹰拳、蛇拳等。各个拳种突显的动静、起落、站立、转折、轻重、缓快抒发了自我的个性,也共同演绎了中国武术的魅力。
与学校武术冷清相比,外来的跆拳道和空手道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简单易学的形式日渐风靡,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同时,中国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却在跆拳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13]32-33。跆拳道始终把礼仪等一些人生理念灌输给习练者。而学校武术仅仅留住了武术的技术,却丧失了武术的真实。习练武术的人从习武为乐逐渐走上了习武为生的道路,原本调遣人们生活的武术变成了一种职业的武术。
强化拳种意识,就是通过拳种来发挥武术教育引领人生的功能。中国武术众多拳种的出现离不开创拳者的思想内涵。创拳者只有学会了享受生活才能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所有的文化形态都是为中国人的生活服务,中国人享受生活追求精神享受的最高境界,也是围绕着精神价值去追求。从各种武术动作来看,一个人把人的肢体演绎出各种套路、花式,体现着一种智慧。不同的拳种拥有不同的定势、动态、结构、韵律、神采、性格和本色[10]228-236,表现不同的美学特征,展现不同的意境,如形醉意不醉,人醉心不醉的醉拳;惟妙惟肖的螳螂拳;蹿蹦跳跃,跌扑滚翻的猴拳;外示安逸,内宜鼓荡的太极拳等。不同风格或种类的武术拳种配合以不同的情感和境地,表达出独特的韵味,将形与神交融,表现不同的意境,产生不同的体验。各个拳种虽然对美和艺术的阐释各有所长,但它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却是一致的。人们在欣赏拳种之美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我的审美品位。
中国武术教育需要继承武术的衣钵,提炼传统文化的精华,用新载体来诠释武术教育的真谛。把拳种作为武术在学校中推广的基本形式,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培养与熏陶,是打造青少年民族身份,突显民族个性和培养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必然选择。拳种以它浩瀚的技术、深厚的理论和磅礴的精神思想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文化单元,是中国武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放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拳种传承的好坏是中国武术文化盛衰的显著标志,拳种灵魂思想教育的深度也是中国武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忽视拳种教育的中国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强化拳种意识,重视拳种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卢玉. 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课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D]. 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6.
[4] 郭琼珠,李竹丽,李丽. 当代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 福建体育科技,2007(6):22-24.
[5] 王岗. 关注拳种:实现文化教育与精神的发掘[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1-5.
[6] 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7] 王岗.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育的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61-66.
[8] 司马云杰. 文化社会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 于波. 文化的力量[N]. 鹤城晚报,2008-02-14.
[10]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 康戈武.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12] 李仲轩. 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M]. 徐浩峰,整理.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3] 黄腊梅,刘重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术体育学院学报,2004(1):32-33.
The “boxing type awareness” must be enhanced for rebuilding the school Wushu education system
WANG Gang1,QIU Pi-xiang2,BAO Lei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2.Wushu Depart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ubject on Wushu education in China, and by performing a cultural analysis on boxing typ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boxing type awareness.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several periods, the authors conducted original point type retrospection on such problems existing in today’s Wushu education as unified and undiversifie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mode, the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Wushu education being governed by the competitive awareness.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boxing type has constituted the basic cultural unit of traditional Wushu based on its diversified techniques, profound theories and great spiritual ideology, being a foundation relied on by Chinese Wushu culture for existence, development and growth,glistering with the brilliant sh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ly by enhancing the boxing type awareness can Wushu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be materialized and energized, and can the fundamental goal to carry on na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e national spirit be realized.
Wushu education;boxing type;technical inheritance;boxing type awareness
G852
A
1006-7116(2010)04-0095-04
2009-05-31
王岗(1965-),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