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俊,鞠智芹,童创明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陕西三原 713800)
由于各种新型探测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隐身兵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反隐身技术也在深入发展。雷达隐身的实质在于通过对目标的雷达特征进行控制,因此,隐身与反隐身探索必须从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入手。
减小目标的RCS,除了对目标进行几何造型处理外,还需要在目标上涂覆RA M,所以研究涂覆RA M的雷达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对于预估隐身目标的RCS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在物体表面施加合适的阻抗边界条件,通过参照无限大平面情况的散射问题,确定出与材料散射特性相关的反射系数,从而求得介质表面的散射场[1]。文中研究了反射系数与涂覆厚度、入射波频率的关系,并比较了平板涂覆前后的RCS。
如图1所示,从自由空间到金属体共N层,编号
垂直极化反射系数:
图1 多层介质反射模型
平行极化反射系数:
在此式中:
1)垂直入射由金属层和一层吸波材料组成的涂敷目标表面[3]
介质参数为εr=2.5-j 0.16,金属层参数为ε=1.8×107,μ=470,入射频率f=10GHz。
由图2看出,当涂层厚度增加时反射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减小,且在厚度达到7c m前震荡得比较明显。之后震荡趋于稳定,当厚度达到比较大时,反射系数绝对值就等于0.226。
2)金属平板上涂有5层不同介质[4]
为研究多层介质反射特性,将目前所能获得的雷达吸波材料的典型特性概括为16种,这是现在比较流行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下面分别计算了入射波垂直入射与以40°角入射时,反射系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变化。介质参数见表1。
图3显示,不管是垂直入射还是斜入射,在频率达到2GHz前反射系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之后斜入射的反射系数增大,而垂直入射反射系数继续减小。
图2 垂直入射涂有一层介质目标的反射系数
图3 垂直入射与斜入射时反射系数比较
表1 介质参数
3)平板在涂吸波材料前后RCS比较[5]
平板尺寸为0.3 m×0.3 m,入射波频率为8.6GHz,吸波涂层介质参数分别为ε′r=16.05,ε′i=-1.64,μ′r=1.75,μ′i=-1.72。
由平板涂覆介质前后的RCS比较,充分说明吸波材料对减小RCS起到明显作用(见图4)。
图4 平板涂覆介质前后的RCS比较
在隐身武器的设计中,除对目标进行几何造型处理以减小其RCS外,还需要在目标的局部或全部涂敷雷达吸波材料(RA M),以减小某些较强的散射面或棱边在一定的空域内较强的散射贡献[6]。因此通过单层或多层、局部或全部的涂敷RA M的复杂目标进行RCS分析对武器的设计、隐身与反隐身的研究尤为重要。文中研究了涂敷平板的反射系数的某些性质,并通过一平板在涂敷RA M前后的RCS比较,更进一步证明了RA M对减小目标的RCS的作用,显示了RA M对隐身技术的贡献。下一步工作是引入优化算法,探讨RA M的层数、各层厚度和介电常数、磁导率设置为多少使得散射截面最小的问题。
[1] 王超.NURBS曲面的RCS算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2] Brekhovskikh L M.Waves in layered media[M].New Yor k:Academic Press,1996.
[3] Klement D,Preissner J,Stein V.Special problems in applying the physical optics method for backscatter co mputations of complicated objects[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1988,36(2):228-237.
[4] Michielssen E,Sajer J,Ranjithan S.Design of light weight,broad-band microwave absor bers using genetic algorith ms[J].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93,41(6/7):1024-1031.
[5] 匡磊.高频区涂覆雷达吸波材料的复杂目标的实时RCS预估[D].合肥:安徽大学,2004.
[6] 阮颖铮.雷达截面与隐身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