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循环经济的涵义及几点思考

2010-12-04 13:43朱仕祥
中国矿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节约型范式资源

朱仕祥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浅析循环经济的涵义及几点思考

朱仕祥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入手,对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思考。循环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扬弃,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概念;内涵;发展阶段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矛盾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已有研究表明[1-2],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展改革委[3]2004年9月在 “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

2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根据参考文献 [4]~ [5]的研究成果,传统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而循环经济是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其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减量化” (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再利用” (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

“资源化”(Resourc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3 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根据参考文献 [6]~ [8]的研究成果,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体地说,在产业体系上,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在流程上,包含了生产、消费和回收三大环节;在纵深层面上,包括了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见图2。

根据参考文献 [9]~ [11]的研究成果,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我国的部分企业也在创造性探索自己的模式)。

(1)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2)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 “可持续消费”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4)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完善的目标及实施步骤。

图2 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4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4.1 循环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扬弃

传统的工业经济,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费资源,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以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难循环、不协调为特征。而循环经济的特征,则是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污染的末端治理变为源头防控。循环经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速度的 “脱钩”,成倍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减物质化变革,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减缓物质消耗的增长,甚至达到零增长、负增长。促进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协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循环经济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循环经济是人主动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去高效、和谐地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不是返古式的模仿,更不是 “天人合一”的复归,而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动反应,是 “人化自然”,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循环经济,不是以牺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代价,而是在更高层次上,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筹发展。它依赖于自然生态的大循环和社会生态的中循环,循环也不是简单地周而复始或闭路循环,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有机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的灵敏反馈。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逐步逼近的过程,需要解决链接技术、装备、体制、机制、法制、政策、投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各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不一样。国内情况也是千差万别,错综复杂,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入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4.3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 “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范式”本义是指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当已有的范式不足以应付新的问题挑战时,就会导致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科学革命。循环经济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第一,循环经济范式,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使命。第二,循环经济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末端治理范式”利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加工资本开发自然资本,而循环经济从强调重视提高资源生产率,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和 “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中。第三,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第四,和原有消极的 “环保主义”不同,循环经济模式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技术、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念的创新,以实现积极、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范式的改变,是技术进步和制度互动变迁的结果。如果没有外力干预,私人资本 (以及企业单位)为追求自身局部利益,不会放弃现有技术范式。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包括重新构造价格形成机制,重新调整分配关系。这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因为它涉及国家间的价格形成机制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

4.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必须是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挥霍资源的高消费 (浪费)拉动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反对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主张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不以消费物质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或生活质量,提倡爱惜资源、爱护自然、崇尚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斗富的价值观,提高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准。

西方古典经济学早有 “节约导致衰退”、 “奢侈浪费带来繁荣”的理论倾向。当代宏观经济学的 “消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逻辑线索,一方面是以所有权和分配不公制度为前提,同时也是以假定资源节约原则和繁荣目标的替代关系为前提。而可持续发展,要 “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要求改变大众传统的消费意识,本身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冲击。这可能是比 “范式革命”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涵义出发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在全社会树立并强化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并实行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积极创建并努力实施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已经势在必行。

[1]王延荣.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J].技术经济,2006(2):7-9.

[2]孙 勇.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J].学习与探索,2005(02):168-171.

[3]国家发改委: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04.

[4]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J].宏观经济研究,2005 (04):3-8.

[5]张葆春,关茹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J].学术界,2008 (02):171-175.

[6]李 伟,严汉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学习、模仿、创新[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7]诸大建,钱斌华.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 (3):66-67.

[8]刘安炉.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及突破 [J].求实,2005 (08):50-51.

[9](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0]刘学敏.循环经济机制与模式研究 [J].经济纵横,2007(01):21-22.

[11]王世联.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国情国力,2008 (07):40-41.

Brief analysis of circular economy meaning and several considerations

ZHU Shi-xiang
(School of Geo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this paper analyzed its connotation.In order to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should be adjusted,the idea of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be penetrated various fields and steps of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and the system of resource’s circular using among every enterprise should be founded and perfected.Combining practical condition of China,thoughts about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were carried through.The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discard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modern advanced productivit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aprocess of continuously advance,profound paradigm revolution,reform of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also it is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main approach of constructing economical society.

circular economy;concept;connotation;development stage

F407.1

A

1004-4051(2010)zk-0049-04

2010-10-25

朱仕祥 (1976-),男,河南焦作人,高级经济师,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资源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资源产业经济、循环经济等。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报告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在本文展开论述。

猜你喜欢
节约型范式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