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ZARY综合征1例

2010-12-04 08:08:06王琛琛李铁男王东陈家惠张欣
关键词:红皮角化肉芽肿

王琛琛,李铁男,王东,陈家惠,张欣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痒4年,近1周皮疹加重,于2009年9月就诊于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粟米至米粒大红斑、丘疹,伴瘙痒,曾于其它医院诊为湿疹,口服甘草酸苷片、湿疹汤等,病情好转后停药。1周前患者食用海鲜后,皮疹增多加重,瘙痒剧烈,遂来就诊。患者一般状态可,无发热。

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80mmHg(1mmHg=0.133kPa)。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其上可见密集分布粟米至米粒大红斑丘疹,其上可见脱屑抓痕、结痂,可见掌跖角化皲裂。皮疹面积超过体表面积90%,初诊为“红皮病”,见图1。患者入院1周右小腿曲侧出现一处1cm×2cm斑块浸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1.24×109/L,淋巴细胞数7.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9.3%,淋巴细胞百分比64.3%。周围血中查出Sezary细胞(>10%)。余未见异常。于背部皮损处取病理,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鳞状上皮组织,表面轻度角化,毛囊角栓形成,棘细胞内细胞间水肿,微小水疱形成,灶状基底细胞被浸破坏,并可见淋巴样单一核细胞移入表皮,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淋巴样单一核细胞弥漫呈带着浸润,见图2、图3。病理诊断:蕈样肉芽肿待除外。免疫组化:CD3(+)、CD20(少部分+)、CD43(弥漫+)、CD79α(部分+)、bc1-2(散在+)、bc1-6(-)、CD21(-)、CD5(散在+)、CD68(-)、CD68(-)、Ki67(散在+)、CD1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蕈样肉芽肿。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确诊为Sezary综合征。给予阿维A胶囊10mg/次,3次/d口服,并联合其它药物。1个月后周身大部分皮疹消退,颜色渐淡,肿胀明显减轻,掌跖角化减轻,脱屑减少,瘙痒减轻,目前继续治疗。

2 讨论

Sezary综合征(SS)又名Sezary网状细胞增生病或网状细胞增生性红皮病,近年来证实本病为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性增生的结果,称之为T细胞淋巴瘤性红皮病,T细胞红皮病[1]。本病大部分发生于40~60岁,男女无明显差异,临床特点为泛发性红皮症,伴有水肿,特别是面部与下腿。病期稍长者则皮肤浸润肥厚,广泛瘙痒,可有色素沉着,毛发脱落,甲营养不良,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细胞及末梢血中可发现Sezary细胞。本病到晚期健康状况才突然下降。死亡原因或由于合并症,或发展为蕈样肉芽肿肿瘤期,或转变为霍奇金病、其它淋巴瘤或白血病。本病确切病因尚不明,有人认为本病是独立疾病与蕈样肉芽肿不同。本病需与湿疹、毛发红糠疹等疾病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临床与病理才能确定,特别是在周围血内能找到较多的有相对特征的Sezary细胞(一般应在10%以上)。国内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以清热解毒与扶正培本治法为主。中药雷公藤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西药则多用增强细胞免疫制剂,如转移因子、胸腺因子D等。早期患者如治疗合理,可以获得多年缓解。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16-1217.

猜你喜欢
红皮角化肉芽肿
我,红皮,与夏天
家庭百事通(2020年7期)2020-08-02 10:50:32
邻居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东方教育(2017年14期)2017-09-25 02:07:38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红皮萝卜新品种潍萝卜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2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