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变革探析

2010-12-04 05:41方彦富
东岳论丛 2010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变革全球化

方彦富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文化管理变革探析

方彦富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当前文化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可以概括为全球化、区域化、产业化和网络化这四大趋势。这四大趋势互有关联,又各自对当前的文化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管理的新潮流,要求当下的文化管理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回应,要求文化管理必须有所创新并保持与时俱进。

文化管理;全球化;区域化;产业化;网络化

一、全球化与文化管理变革

“全球化”一度成为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与文化的关键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改善,工业化、自动化、都市化、虚拟化,这些词条在不同的向度上标示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目标和状态。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能解决中国的哪些问题,中国又将因涉入全球化之河而面临哪些挑战与危机,这些思考展开的基础,首先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与阐释。对于“全球化”较为笼统的理解是,它是对 20世纪 7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动的一种描述。这次巨大的变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内政策与国际关系、世界基本格局与人类前途等不同范畴的重大问题。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讨促成了“全球化社会学”、“全球化政治经济学”、“全球化国际关系学”、“全球化文化学”等一系列新学科概念与学科领域的建立①。由于“全球化”所涵盖的问题过于复杂,这一概念很难获得全面而稳定的界定。资本、民族国家、市场、技术、文化认同等等词条构成“全球化”概念的主要框架,而对普遍主义和人类历史进步必然性的乐观则是“全球化”立场的精神姿态。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逻辑与历史的进程”:“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以广义的文化为主体的社会合理化与一体化浪潮。”②这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必然性降临的过程。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国力求在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中更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但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而言,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将比经济领域更为复杂。大到民族国家的认同或意识形态的冲突,小到某本国外出版物的版权纠纷,都是文化管理中要面对和应对的问题。全球化为我国当下的文化管理变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的内容,也为我国当下的文化管理变革提供了一些国际上较为通用和可行的操作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某些潜在的危险和威胁,这其中既包括不健康的文化内容和意识形态攻击,也包括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建设渠道。因此我国文化管理变革要在“全球化”形势中打开眼界,观摩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制度设计、规划和管理,吸收它们成熟的逻辑思维和可行有效的操作规范,并参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的平台中,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继续推进我国的文化管理变革和文化建设事业。“全球化”趋势中呈现出的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管理方式有四种,根据政府在文化事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来划分分别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国家计划模式;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多元复合模式。对于我国文化管理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摸索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在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之间取得平衡的文化管理方式。这也是全球化趋势给我国文化管理变革带来的重要信息。

在国外主流文化管理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团体及其相关法规条文对我国文化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协调机构,为文化权利、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国际文化贸易构筑起了具有国际法权威的组织体系,进而也使 20世纪西方国家的文化管理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联合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还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20多个知识产权多边公约,如《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等,都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我国当下文化管理思想的建构。20世纪 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思潮影响下,当代西方国家的文化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呈现出跨越国界、走向世界的态势,并逐渐地在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间组织的双重组织结构层面上得到推进,即以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文化多样性国际网、艺术理事会和文化机构国际联盟、国际艺术和文化管理协会等为代表的非政府间国际文化组织,从而体现出当代西方国家在文化管理及其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趋势③。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从多方面对我国的文化管理变革提出了要求与挑战。

国际文化管理机构所制定的某些文化管理条文内容,反映出当今世界对于文化管理的某些共识与共同的利益诉求,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其相当的合理性,是我国文化管理变革中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而借鉴、学习的部分。加入WTO之后,文化开放、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进程对我国文化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文化管理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在文化嫁接的基础上就能完成。作为文化管理变革基础的我国的改革事业,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不是 20世纪 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模式改革所能比拟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迥异,而改革又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既要保持对旧有制度遗产中负面因素的警惕,也要注意新变革因素的本土化能力。我国的文化管理变革,不是简单地依照国际化标准进行格式化,而是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的文化管理变革,以促进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二、区域化与文化管理变革

“区域化”的概念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全球化”概念的一个理论分泌物。对于“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大致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化”概念的提出,是对“全球化”理论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它力图对全球化进程中许多极为宏大的理论设想做出调整,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另一个方面,“区域化”也被认为是对“全球化”概念的反驳与颠覆,是面对全球化之时的某种自我保护的姿态。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说,区域化大体上可以按规模与程度分为“国家之间的区域文化管理与合作”与“国家内部行政区域之间的文化管理、协调与合作”。这二者都既可能表现为宏观上的政策协商、调控与规划,也可能具体落实为某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或载体的跨区域协调与合作。国家之间的区域文化管理与合作,形态最为成熟的当属欧盟。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欧洲文化网站中“欧洲行动”栏目所提供的资料,欧盟委员会的文化管理主要涉及文化合作、文化产业、文化接触、文化职业、文化设施、语言多样性、文化管制、国际关系和国际对话等方面。在文化合作方面,欧盟的“文化 2000计划”的多数项目向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家开放,1996至1999年之间欧盟委员会推出的该计划的分项目主要涉及表演和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文学和阅读方面。此外还有其他欧洲规划中的文化合作,包含视听合作、技术和文化合作、文化合作和地区发展、教育和培训文化合作等。在文化产业方面,欧盟将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欧洲行动计划的内容,涉及扶持计划、友好竞争的环境和第三国家(即欧盟外国家)的文化产业三个方面。欧盟在文化产业的扶持方面主要针对电影等视听文化产业和多媒体内容产业。2000年欧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计划“欧洲数字内容的全球网络”出台,目的即在于增强欧盟文化产业在电子信息领域内的竞争性。在文化管制方面,1991年至 2001年间,欧共体/欧盟还为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制定了 7个指导性法律文件,涉及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租赁权和出租权、卫星广播和有限传输、邻接权、创意性数据库、信息社会的版权和邻接权、追续权等。总体上说,欧盟为了在各国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实现欧洲文化的跨国家认同,一方面,在欧盟内部,确立起视听媒体、版权、税收、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自由流动等方面的文化管制法律,为社会基金、地区发展基金、教育培训、产业和研究等领域提供建设性的文化政策,进而促进欧盟社会文化经济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在欧盟外部关系上,鼓励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第三国家之间的文化对话,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进程,从而使欧盟成为国际文化重要的合作伙伴。欧盟的形成,不仅使欧洲国家公民和法人的文化活动逐渐地纳入了一种有序的、协调性的运行轨迹,而且也给当代西方国家文化管理提供了某种超越国家疆界的联盟组织形态。作为具有区域联盟性质的文化管理主体,欧盟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着当代西方国家的文化管理格局④。

就国家内部行政区域之间的文化管理而言,我国范围内的区域文化共同治理理念和区域文化合作机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强大的传统观念惯性。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中原、燕赵、三秦、巴蜀等极具区域特色的文化形态,而这些文化风格都不是单一的现今省级行政区域可以完全囊括。这些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与现今省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客观上使区域文化共同治理和区域文化合作机制势在必行。苏南、浙北和上海形成的长三角经济圈,粤港之间的珠三角区域,以及包括福建全省、浙南、赣东、粤东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都是我国区域文化共同治理和区域文化合作机制的重要考察对象。2009年 5月 14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就明确地体现出区域文化共同治理和区域文化联动合作的重要性。文件不仅指出了要在经济上“推动跨省区域合作”,还对跨区域的文化管理与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具体体现在第六条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与第二十五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之中。“两岸文化交流”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南、赣东、粤东在内的对台文化交往,涉及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闽台历史渊源以及客家文化、马祖文化等诸多文化内容,进一步增强了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所涉及的区域文化管理与合作虽然说也包括了对台文化交流的考虑,但更强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海西”主体地位与文化的辐射能力,要求“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些文化形态品牌效应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区域文化管理合作能力具体展现的过程。

三、产业化条件下的文化管理

广义上的“文化事业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文化企事业单位对各项文化事业和具体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包括宏观文化行政和微观文化管理两个层面。”微观文化管理主要指企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文化经济活动的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则体现出“宏观性”、“间接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展开就是“宏观性要求政府弱化指令性的行政手段,为文化事业发展指引方向,只提出原则性要求,如何实现则由文化企事业单位自己决定。间接性要求政府只提出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规模,确定文化投资的总量,监督和检查文化发展计划落实的情况和投资效益,而把投资分配、规划的实施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去处理。多样性要求政府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坚持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⑤“坚持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实际上已经明显表现出文化管理“产业化”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7年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开始进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管理方式变革,并逐步摸索出“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多种经营模式,开始尝试性地调整和转换文化体制,这实质上就是我国文化管理“产业化”的开始。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对文化“产业”性质的认可。1992年之后我国的文化管理方式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渐进的变革,文化管理逐步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1997年国有文化部门创办的文化经营单位只占整个文化经营单位的 10%左右,而非国有文化部门创办的经营单位已占到 88.6%,我国文化管理的“产业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管理的“产业化”变革必须吸收国际标准中那些更为成熟合理的理念,抓住这个文化产业整合的战略机遇⑥。2009年 9月 26日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与此同步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管理变革所取得的成效。文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调整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产业政策,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而文化管理产业化的变革就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从我国文化管理产业化的变革历史来看,这既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变革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发展逐步回归其主体性而又展示出其丰富性的过程。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与当前文化管理体制转型的总体要求之下,文化管理模式必须进行产业化变革。首先,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变革,是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而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就自然高涨。政府全部包揽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领域的事务已经不再可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势在必行,因为市场经济制度能更好地调配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其次,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变革,是文化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产业化变革将进一步理清政府在文化管理中的作用与角色,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振兴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文件还具体指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途径,就是“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文件中强调的“转企改制”,亦即出版发行单位和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以及文艺院团等机构的“转企改制”,实际上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变革。第三,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变革,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合理性建设。由于文化管理模式的产业化变革在实质上引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使得计划经济时代“铁饭碗”的观念被打破,有利于文化产业中的人才流动。产业化管理使人才的能力和薪酬直接挂钩,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总体上有利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网络化趋势与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变革中的“网络化”趋势包含两层主要意思:网络成为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文化管理重要的技术手段。在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为名的著作中,曼纽尔·卡斯特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他认为,“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与结果。……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个社会为网络社会,其特征在于社会形态胜于社会行动的优越性。”⑦文化管理变革中的网络化趋势,是以整个“网络社会的崛起”为背景的,正是网络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塑造了当今的社会面貌。

网络成为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的新兴力量。从产业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如数字电影、数字图书馆等;二是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如大型在线角色扮演的网络游戏,以及多媒体网络诗歌等等。无论是数字电影、数字图书馆、大型网络游戏、多媒体诗歌还是手机短信,都使传统的文化管理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辖区。与网络文化在民众间的普及化相比,我国政府也很快注意到了网络文化产业并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2004年文化部在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广电总局随后在湖南和上海成立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示范基地”,而中国科学院将“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项目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则是“网络游戏技术研发”这类文化产业课题首次被纳入国家科技计划⑧。我国政府对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强调,在 2009年 9月 26日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得到明显的体现,这份文件多处涉及网络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是这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规划目标”内容的一部分,而在“振兴规划”的“重点任务”中,则阐明了网络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具体内容。因此,网络文化与网络产业已经成为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文化管理变革中需要重视的部分。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行文化管理的难度,首先要提及的是现实操作中无法回避的技术瓶颈。由于客观的技术原因等等因素,仅仅是在网络上进行文化管理的技术监控,很难真正做到。其次,这种新技术加入文化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技术手段的增加。网络计算机技术虽是文化管理的一种工具,但它同时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这种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将和原有的文化管理技术手段混合在一起,产生更多可能的变化。在文化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我们不能像在理论分析中那样,将作为文化管理重要内容的网络和作为文化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网络技术做简单的切割。因此,文化管理的网络化需要得到技术手段和文化认同双方面的支持。第三,就是对网络文化认同机制的了解与引导。由于文化认同涉及到历史、社会、经济、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认同的培育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网络中文化认同的培育,至少可以分成民族、社群、性别、种族、个体等诸多维度,每个领域中的认同机制都自有特点。因此,在对网络文化认同的把握之上,使网络文化管理技术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观念的载体,就是实现网络文化管理技术另一种重要的功能——引导功能。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文化管理网络化的趋势中也将出现更多的新变化。

当前文化管理所出现的“全球化”、“区域化”、“产业化”和“网络化”这四大趋势,其实是互相关联的。这四大趋势的分类,更多的是出于理论归纳与演绎的逻辑要求。整体上说,这四大趋势所代表的文化管理的新潮流,要求我国当下的文化管理变革要做出适当的回应,要求政府文化管理必须有所创新。政府文化管理创新体系的建构,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回应新公共管理挑战的战略选择。政府文化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文化管理思想创新、政府文化管理角色的重新定位、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和文化管理模式创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⑨。总而言之,就是要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注释 ]

①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见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1页。

②王四达:《全球化:一个逻辑与历史的进程》,《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 3期,第 89页。

③④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 29页、第 40-43页、第 37-40页。

⑤⑥⑧孙萍主编:《文化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2-13页,第 196-199页、第 205页。

⑦〔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 569页。

⑨李康化,王缨:《政府文化管理创新体系的重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 4期,第 73-79页。

G11

A

1003-8353(2010)07-0076-05

方彦富,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然忠]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变革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