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德育话语的优势地位

2010-12-02 02:10:58于江平
天津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话语优势

■孙 飞 于江平

孙 飞 于江平 天津市蓟县盘山中学

相同的语汇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德育话语承载着德育思想,负有宣传德育思想的重要职责。

话语是人的思想理念的载体,话语权则是话语主体对话语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力。在社会生活中,承载着某种思想理念的话语若能成为占有优势地位的话语(优势话语),就能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进行塑造或改造。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承担着以正确的思想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道德培养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施加正确、有效的影响,使他们成长为思想健康、道德合格的人,就必须取得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权,使学校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这是因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上的各种思想理念时刻在以它们的“话语”对学生施加着影响,试图让学生认可并接受它们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承载着某种思想理念的话语体系,只有成为优势话语,其话语内容才能对话语对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思想理念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是与社会上的非主流思想,尤其是与消极、不健康思想争夺话语权的过程。只有取得德育工作的话语权,使学校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学校所要传达的积极、健康思想才能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理念,并消除各种消极、不健康思想的负面影响。

纵观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有许多现象令我们忧虑,其中较为普遍和典型的现象是:许多学生对教师所宣传的思想理念和道德信条持冷漠怀疑态度,往往是教师在学校苦口婆心地说了“一箩筐”,学生走出学校后,社会上一些不良人士的三言两语就把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全部抵消了。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持对抗拒绝态度,无论教师说什么,他们都只当作“怪谈谬论”。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德育工作方法不当而导致效果低下,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德育话语优势地位的丧失,德育话语不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认为我们的德育话语不再是优势话语了呢?

1.宣传者“底气”不足,在心理上处于弱势。

要使某种话语成为优势话语,作为其话语内容的宣传者就必须坚信话语内容的正确性,这样才能信心十足、理直气壮地去宣传话语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理念。教师是一系列正确思想理念的宣传者,要使自己所要传达的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其前提条件就是自己在思想上对所要宣传的思想理念虔诚地相信,认为自己宣传的是真理,这样才能满怀信心与勇气地进行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在教育过程中焕发出令人信服的道德力量。由于社会上各种不健康思想的泛滥,致使一些教师的思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他们对自己所要宣传的思想理念不再坚定地信奉,在心理上产生动摇,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再是“底气”十足,似乎自己所讲的是“谎言”,教师的这种不良情绪会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这就等于自我放弃了德育话语的优势地位,模糊的言辞和暧昧的态度是很难打动学生的。

2.一些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个人形象不尽如人意,导致德育话语的优势地位下降。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话语是否占有优势地位,与他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形象有关。地位高,形象良好,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威望和信誉,那么,他所说的话、所表达的思想理念就容易为人们所相信或听从。反之,一个为众人所鄙视或怀疑的人,他所说的话就很难发挥效力,所以古语就有“人微言轻”之说。当前,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话语优势地位下降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些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形象受损。首先,在以往的年代里,教师待遇偏低,一部分怀有不健康思想的人轻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会轻视教师的德育话语。其次,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如今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满足人们的普遍需要,例如,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将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但教师个人并不能彻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教师不得不承受一定的社会压力。再次,由于个别教师的素质及道德水平低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出了损害学生合法利益甚至是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从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违背师德事件在当今传媒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加倍扩大了其恶劣影响,给教师职业群体的形象蒙上了阴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对教师抱以怀疑猜忌的态度,对教师的教导不再信服和听从,教师的话语优势地位也就因此丧失了。

3.代沟所形成的语汇差异,导致师生间话语和思想沟通困难。

话语体系中的思想理念是借助特定的语汇来表达的。由于存在代际差异,因此人们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都有不同之处,相同的语汇也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如50 岁以上的人,一提到“吃野菜”就会想到岁月的艰辛和生活的贫困,而在当今城市学生的心目中,“吃野菜”却是象征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词汇。这就是代沟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人们习惯用自己熟悉的语汇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就容易在思想沟通上发生困难,甚至产生误解。学生是不带任何成见、以一张白纸的姿态接受这个社会的各种事物和各种思想理念的,并形成了个性化的话语体系和惯用语汇,相比之下,作为成人的教师由于思想观念多已定型,因此在接受新事物的态度和思维发展上甚至落后于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其使用的语汇往往带有“忆苦思甜”的味道,这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沟通上发生困难,致使德育话语不再具有优势地位。

4.学校德育话语手段单一,在传播方面处于弱势。

社会地位崇高、个人形象完美、思想内容正确,是取得话语优势地位的基本要求。此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对话语优势地位的建立与保持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传播媒介总是传达某种思想理念的工具。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与时代有些脱节:各种德育思想的宣传,几乎只凭借教师说教这一手段,其呆板单调与气氛沉闷是不言自明的。而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却凭借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工具,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述着它们的“话语”,在传播手段方面,学校德育话语难以与之抗衡,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也就减弱了。

5.部分教师话语态度不正确,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削弱话语效果。

以何种态度对待自己的话语对象,往往决定着话语效果。是批评、指责、颐指气使,还是感动、号召、共同商讨?两种态度产生的最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德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诚然,他们是满怀热心与爱心地去教育学生的,但往往对学生的批评与指责多于表扬与肯定,这样的话,即使教师话语中的思想再纯正,学生也不爱听,教师德育话语的效果也就随之下降。

学校德育始终是与社会上各种思想理念“争夺”话语权的过程,只有取得了话语权,使学校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教师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怎样才能取得话语权,并使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呢?

1.坚定思想与信仰,为德育话语增加“底气”。

要宣传真理、使之具有布于四海的魅力,教师作为传播者,就必须虔诚地信仰这个真理,并用其净化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这样,在宣传这些思想理念时,才能排除各种“杂音”的干扰。

2.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话语形象。

学生对教师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是否接受,往往与教师的个人形象有关,教师如果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人格魅力,就能提高自身的话语价值,使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语。因此,教师应从道德与学术水平两方面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紧跟时代的值得学生信赖、敬佩、效仿的人,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使学生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乐于接受教师所传达的思想理念,使学生将教师的话语当作优势话语。

3.改进并丰富话语手段,强化话语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妨向传媒界、文艺界、娱乐界学习,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一改以往单调呆板的说教方式,使我们的话语手段多样化、多元化,如可以给学生讲故事、组织学生看电影等。教育内容中也可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尽量减少批评、训诫的色彩,使学生能够心情愉悦地接受我们所宣传的思想理念,从而强化德育话语的力量。

学校的德育话语承载着德育思想,要使德育思想得到有效的宣传,教师就要使学校德育话语成为优势话话,成为学生乐于接受、不得不接受的话语,去占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权制高点。★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话语优势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40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8
矮的优势
趣味(语文)(2020年3期)2020-07-27 01:42:46
画与话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中国火炬(2014年11期)2014-07-25 10:31:58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