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裆部结构设计

2010-11-27 02:15张艳红
关键词:后腰倾斜度臀围

张艳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艺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由裤子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得知,裆部是裤子结构中与人体符合关系最为复杂的部分,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难点,裆部处理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裤子的外观造型、合体程度及运动功能.

目前,书本上大多采用经验式比例裁剪来设计裤子的裆部尺寸,计算方法简单,缺乏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裤子裆部结构的立裆、后中线倾斜度、后裆起翘量、裆部宽度和裆弯、落裆等主要尺寸的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造型美观、符合人体且能够满足运动功能的裤子结构制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1 立裆的设计

立裆又称直裆、上裆,它是裤子结构的关键尺寸,直接关系到裤子的舒适度与功能性.如立裆过短,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的没有空间,易出现勾裆现象,穿着不舒适;立裆过长,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空间过大,容易在人体运动时对裤腿形成一定的牵拉,产生吊裆现象,既影响人体运动又不美观.因此,合理的立裆应该既保证与人体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运动,又能够保证适体、美观[1].一般而言,较宽松的臀围配较长的立裆,显得飘逸、潇洒;较贴体的臀围配较短的立裆,显得轻快、利落.关于立裆尺寸的设计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1 量取法

通过测量坐高获得立裆尺寸.采用人体坐姿,测量腰节至椅面的垂直距离为人体净立裆值,制板时的立裆值由净立裆值加1~1.5 cm确定,以补足肌肉压缩量.

1.2 间接计算法

正常体型可采用H/4计算,非常简便,计算所造成的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还不至于影响裤子的机能和造型,但对于特殊体型就会出现不合体性.对于特体可用H/10+L/10+6 cm或H/10+号/10来进行校验,非常适用.因为它用臀围和裤长(或号)两个因素控制立裆深尺寸,对于特殊体型是比较合理的.例如,对于特别胖的人,臀围尺寸就会很大,这样如果只用H/4确定立裆,其尺寸就会很大,而用H/10+L/10+6 cm 或H/10+号/10来确定立裆,臀围尺寸的作用相对减小,并增加裤长(或身高)因素的作用,就会更合理一些.

2 后中线倾斜度的设计

2.1 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因素

2.1.1 臀腰差

臀围与腰围的差数不仅说明了臀部相对于腰部的丰满程度,也反映出臀部前屈活动时所造成的后身用量的多少,它是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决定因素[1].臀腰差越大,说明臀部相对丰满且臀部前屈活动所造成的后身用量就多,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大;臀腰差越小,说明臀部相对扁平且臀部前屈活动所造成的后身用量就少,后中线的倾斜度也就越小.

2.1.2 臀凸的大小

臀凸的大小意味着臀大肌的挺起程度,它是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关键因素.臀大肌越发达,臀凸就越大,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大;臀部越扁平,臀凸越小,后中线的倾斜度也就越小,这三者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2.1.3 裤子的宽松程度

裤子的宽松程度是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直接因素.当裤子贴身程度较高时,人体动作牵制裤片的程度就越大,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大;当裤子较为宽松时,人体动作牵制裤片的程度就相对减小,后中线的倾斜度也应小一些.

2.2 后中线倾斜度的计算方法

根据后中线倾斜度的影响因素,可以采用以下3种计算方法.

2.2.1 比值法

按照后中线的倾斜角度,在后臀宽线上截取一定长度的线段,同时在此线段的终点做一垂直线,交会于后中线,此垂直线段与后臀宽线上线段的比值,即为后中线倾斜角度.如正常体型的后中线倾斜量为10∶2左右;凸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10∶3左右;平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10∶1左右,见图1.

图1 比值图Fig.1 Ratio image

2.2.2 分割法

以后烫迹线至后臀宽线的距离为依据,如正常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一般为经过此线段距离的1/2处左右;凸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经过此段距离的2/3处左右;平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经过此段距离的1/3处左右,见图2.

图2 分割图Fig.2 Segmentation image

2.2.3 比例法

以成品裤子臀围为依据,按比例计算出后中线的倾斜度.如正常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0.3H/10左右;凸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0.4H/10左右;平臀体的后中线倾斜量为0.2H/10左右,见图3.

图3 比例图Fig.3 Scale image

3 后裆起翘量的设计

从人体结构方面分析,当人体立姿时,人体后中心处的腰部较平坦,后腰围线向内凹陷,略低于水平线,这时后裆缝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90°;当人体进行屈蹲等运动时,后裆缝显现过短及受牵制的不舒服感且缝合后裆缝,会出现凹形的后腰缝线,只有划顺后腰缝线,才能消除凹角[2].因此,必须增加后裆缝长度,即产生后裆起翘量素[3].关于后裆起翘量的设计,书上多采用经验数据,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分析,后裆缝与人体的水平线的夹角应接近90°,方才有优美的后腰口弧线,如图4所示.

图4 后裆翘势结构分析Fig.4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upline of waist

从结构设计方面分析,若翘势过大,后腰线与后中线的夹角将小于90°成锐角(如图5所示).这种结构会产生两种弊病,一是腰头与凸形的后腰口线不吻合,影响工艺制作;二是人体站立时后腰至臀部起涌.若翘势过小,后腰线与后中线的夹角将大于90°成钝角(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同样会产生两种弊病,一是腰头与凹形的后腰口线不吻合,影响工艺制作;二是穿着时裤子向下坠,影响人体的运动和美观.

图5 翘势过大Fig.5 Overbigness of waist upline tendency

图6 翘势过小Fig.6 Oversmallness of waist upline tendency

验证后翘量的科学方法是将后裤片样板后裆斜线对接,检查腰线是否水平,呈水平状为板型正确.有下凹或凸起现象则证明后翘量或大或小,说明板型不正确.

4 裆部宽度的设定和裆弯的设计

4.1 裆部宽度的设定

裆部宽度的设定与人体臀部及下肢连接处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裆部宽度主要反映了人体臀胯部的厚度,用以改变臀部和下肢的活动环境.裆部宽度的大小与臀围的围度密切相关,即臀围的大小对它所影响的区域成正比.因此,在正常裤子的结构中,臀围越大,横裆越宽.根据经验数值,前裆宽(小裆宽)一般为H/20-1或0.04H左右;后裆宽(大裆宽)一般为H/10+0.5或0.1H左右.

4.2 裆弯的设计

根据人体的裆部特征,裆部弯线的弧度一般为前高后低、前缓后弯.后裆弯度与后中线的倾斜度有密切的关系,后中线倾斜度角度越大,后裆弯度越趋于平直;后中线倾斜角度越小,后裆弯越趋于弯曲,即后裆弯度与后中线的倾斜度成反比.

5 落裆的确定

后裤片落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后裆宽大于前裆宽,导致前后下裆缝线的曲率差值增大,而裤子前后片的下裆缝必须等长,因此产生落裆[1].落裆量的大小随前后裆宽的变化而变化,若前后裆宽的差数越大,落裆量也越大;反之,则越小.当前后片裆宽相等时(如便裤或裙裤等),落裆量为0.在臀围相同的情况下,脚口越大,裤管的锥度越小,所形成的落裆量越小;脚口越小,裤管的锥度越大,所形成的落裆量也越大.在相同的情况下,裤管越短,落裆量越大.正常裤子的落裆一般为0.8~1 cm,西短裤的落裆量一般在2~3 cm.总之,裤子的长度及款式造型决定落裆量的大小.

综合以上分析,在满足人体特征的前提下,对影响裤子裆部结构的立裆、后中线斜度、后裆起翘量、裆部宽度和裆弯、落裆等主要尺寸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可使裤子的造型美观、符合人体且能够满足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胜军.男裤工业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 章永红.女装结构设计:上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3] 刘玉宝,刘玉红,刘强.品牌女装结构设计原理与制板[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0.

猜你喜欢
后腰倾斜度臀围
臀围松量对男西裤裆部造型的影响
现代足球后腰位置比赛能力的研究分析
上颌不同区域牙槽骨颊舌向倾斜度的CBCT测量分析*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浅谈足球后腰球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全站仪+反射片在高架桥墩柱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现代足球后腰的核心作用和技术分析
地表面倾斜度与踝关节护具对垂直着地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