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装配中心理干预38例结果分析

2010-11-27 06:20董效信任晓敏栾接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7期
关键词:假肢截肢因子

董效信,任晓敏,栾接军

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假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我们在假肢装配过程中实施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12月接受假肢装配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16~58岁,平均26.5岁。均为下肢假肢,其中左下肢22例(大腿假肢 8例,小腿假肢 14例),右下肢16例(大腿假肢5例,小腿假肢11例)。因肿瘤截肢8例,外伤30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第四军医大学胡文东教授研制的多项心理测评仪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受过培训的人员于假肢装配前、假肢装配后和假肢训练适应后进行评估。向患者说明调查意图并征得其同意,让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回答,人机对话,电脑评定。

1.3 心理干预方法

1.3.1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发放自行编印的《假肢装配必读》等宣传材料,用自制的电脑多媒体课件由专家给假肢装配患者上健康教育课。

1.3.2 疼痛管理 让患者明白在康复过程中所承受的痛楚是迈向康复的必经阶段,并且会有好转的希望,患者能比较容易接受疼痛。若患者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应配合应用一些抗抑郁或抗焦虑药,以帮助改善情绪,抒缓疼痛感受[2]。

1.3.3 心理支持 心理医生通过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系统处理患者不同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改善患者的认知内容及过程,达到更合理和更具适应性的思维,使情绪更健康和稳定。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让患者接受现实,鼓励患者讲出内心的感受,使其内心的恐惧、不安、痛楚、委屈等情感得以宣泄。控制不良情绪,稳定病情,树立新的人生理想[3]。

1.3.4 社会支持 动员患者家属、亲朋好友等提供帮助和支持,尤其其配偶和家人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可帮助患者缓冲疾病所致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家属参与治疗及护理,满足家属和患者在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合理要求[4]。

1.4 康复训练 假腿装配后,要训练患者坐起、站立平衡,在双拐或平行杠的保护下,锻炼迈步运动,训练步态姿势,学会跨步、转弯、上下阶梯,逐步放弃拐杖,自由行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假肢装配前,5例各项因子评分均正常,33例存在不同因子的异常;假肢装配后,2例各项因子评分正常,36例存在不同因子的异常;经过假肢适应训练和实施心理干预后,25例各项因子评分正常,13例存在不同因子的异常。具体分布见表1。各因子评分结果显示,假肢装配后,除躯体化、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升高(P<0.05);而训练干预后,所有因子评分均下降(P<0.05)。见表2。

表1 SCL-90各因子异常分布(n)

表2 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n=38)

3 讨论

假肢康复不是单纯的假肢装配和训练,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5]。由于肢体功能的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伤残者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使其产生与普通人不同的自我意识,对患者的身心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着其生活质量[6]。另外,社会上仍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使残疾人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截肢与假肢治疗康复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进行疏导和帮助。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装配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假肢装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其中躯体、人际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假肢装配前无明显变化,其余6项因子评分均升高,其中以恐惧、焦虑、忧郁和强迫因子分升高明显。可能是由于刚装配假肢后,身体和心理都不适应,加上不同程度的疼痛,引起了恐惧、焦虑、忧郁和强迫等症状加重。经过假肢适应训练和实施心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各项因子评分均降低,各项因子评分正常25例,13例存在不同因子的异常。

总之,假肢装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装配和训练过程中实施心理评估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增强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康复。

[1]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2996-2998.

[2]万序莲.截肢手术病人心理障碍与调理[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0(1):84.

[3]陈翠红.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7):628-629.

[4]孙雷.截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7841-7842.

[5]赵琳.假肢发展技术以及截肢患者假肢安装过程中的心理康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9):1723-1726.

[6]寇丽霞,钟杰琴,颜平之.循环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伤残病人生活质量的效应[J].护理学杂志,2003,18(5):390-391.

猜你喜欢
假肢截肢因子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装上假肢的动物们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一个给动物做假肢的专家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假肢适配重心对线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