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农民教育:小农理论给予的启发

2010-11-26 14:13胡燕平林克显
成人教育 2010年12期

胡燕平,林克显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再思农民教育:小农理论给予的启发

胡燕平,林克显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农民教育要成为农民的教育,需以农民为主体。依据我国“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将长期存在”和“中国未来农业将以小规模农业为主”的实际,中国的农民在本质上还是“小农”。将“小农理论”与教育培训理论相结合,建构一种小农教育理论就成为可能,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农民;小农;小农理论;小农教育

一、农民教育与农民的研究

“农民教育”一词在我国的成人教育词典里表述多样,例如,解放前至建国初期为“冬学”,后称“农民业余教育”、“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亦称“农村成人教育”,每一次表述都联系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体现农民教育与国家、社会发展之密切,同时也给了笔者一个提示:社会变迁下认识农民是农民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对农民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农民教育路线和方法,影响整个教育过程。如王庆坤所言“不同的人的形象的假定对于教育而言,就是一种人的培养导向,教育的目的总是根据对人的形象的假定来设计的,并制约和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1]所以,对农民的认识(形象假定)是农民教育理论与整个实践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农民这个群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职业角色多样化,已经不再只从事单一的“农业”这一职业,农民已经分化为:(1)留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的“专业农民”;(2)留在农村同时从事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兼业农民”;(3)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转业农民”。[2]因此,不去读或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农民教育,更谈不上以农民教育服务于农民、国家、社会。其实,早有学者试图从读懂农民层次上去理解农民教育,规劝研究人员要深刻认识农民,从自然人解读农民,从经济人解读农民,从自主人解读农民。[3]但他并没有在这个深层次的基础上去设想(或构建)另外一种农民教育(体系)。对农民的认识,就是农民教育的开端、基石、原点及对全程教育活动规划做准备,也是去成就农民的教育事业的起点,但是学术界“在议论究竟什么是农民时面临巨大困难”(著名英国人类学家M·布洛克语)。接下来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转借小农理论对农民深刻、全面的认识研究,在农民教育中试图读懂农民,且还要阐述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农民教育——小农教育。

二、“小农理论”与农民教育再思考:小农教育

现阶段中国农民在本质上还是小农,[4]农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将长期存在,[5]且中国未来农业将以小规模农业为主,[6]即未来的中国农民教育的对象就是小农,故小农理论可谓农民教育研究一项基础理论,这也是农民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体现。

1.小农理论综述

小农研究者众多,研究学派纷繁复杂,但是真正能够独树一帜,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学派并不是太多。舒尔茨、波普金理性小农学派认为小农像企业家一样,是“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绝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小农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做出合理生产抉择的人。恰亚诺夫、詹姆斯·斯科特“生存小农(亦称‘道义小农’)”学派认为“家庭农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产生于满足家庭成员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并且其劳力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手段”,小农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有最基本的生存权的道德观念,及同一主体人与人之间“互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受剥削小农”理论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认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一整套阶级的关系,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小农的生产剩余主要是通过地租(包括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和赋税形式而被地主及其国家所榨取。黄宗智“商品小农”学派是一个综合的小农学派,他强调:“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要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应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统一体,即小农是一个利润追求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7]他认为“不追求最高利润的最高的观念,而用‘效用’观念的好处是:它可以估计与特殊境况有关的主观抉择。”[8]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理论认为,以上四大小农理论无法解释经济以外的小农其他社会化行为,他们研究小农动机与行为范围局限于经济层面解释、解读,过于狭窄,还有对于小农发展阶段及其变迁条件的研究不足,没有研究小农的发展,没有区别不同类型的小农行为。徐和邓认为,“社会化小农就是社会化程度非常高的小农,即‘社会化+小农’,或者说与外部世界交往密切,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但是经营规模比较小的农民、农户。”[9]社会化小农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以满足家庭生存与发展需要,农民生产、生活、交往都被卷入“社会化”大分工网络。

2.小农与教育培训的融合:小农教育

依上述五大小农理论小农可分类为:理性小农、生存小农、被剥削小农、商品小农、社会化小农(马克思小农理论则偏离了研究主题,强调阶级斗争,将小农行为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意识形态的先验性决定了它的解释能力,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小农的动机与行为[10],以下不做进一步探讨),小农教育就是建立在对诸如此类农民认识基础上,理解不同类型的小农对待教育培训的差别性,而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实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反思现今农民教育研究,依据小农教育农民主体原则,在此有必要对小农的教育动机与行为差异性进行梳理,以理解小农教育。

处在一个完全竞争、商品化社会的理性小农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这类农民更看重教育培训能否给自我或家庭带来利润,如果某教育投资的收益小于其成本,那么他们就会放弃这种教育机会。生存小农追求稳定,追求生存最大化,生活于非商品化、非市场化的社会,他们会对新技术、新岗位教育培训持有观望徘徊态度,因为生存小农缺少闯劲,害怕失败,在他们心目中种族延续才是“理性”的抉择。商品小农追求效用最大化,处在一个小农与商品化、市场化共存的社会,此类小农在考虑教育时更多关注教育培训能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或者满足感,追求需求、欲望等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社会化小农追求货币最大化,他们时刻面临着家庭支付危机,尽力获取年度、季度,甚至月与天的货币收入,以满足即期的货币支出需要,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家庭生产与资源配置卷入全球性生产链条和社会分工的时期,故他们看重教育培训在短期内给他们带来的货币收入而更少去关注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以此来消除家庭货币支出的压力。认识小农的动机与行为差异性,去构建的教育内容,指导农民教育实践,帮助农民教育工作者理解当前农民的教育培训不足,小农教育会有颇大贡献。例如,生存小农秉持“种族延续第一”观念,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新的挑战,会采取“消极”的方式对待,如果农民教育工作者读不懂农民这一心态,就不能找到“对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排斥(或积极性弱)”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民的开拓创业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改变其生存方式。小农教育就是在深刻认识农民的基础上而针对农民实施的教育,结合实际,改造小农,发挥其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故笔者认为,在认识农民的基础上,构建农民的教育理论,开展农民的教育实践,这样才会使农民教育成为农民的教育,体现出农民教育的多样性与自愿性。

三、小农教育:未来农民教育的一种研究思路及现实意义

教育学对人的研究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教育学需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问题。[11]农民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因为它所面对的教育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成人,是一复杂的阶层、集体,但也是具体的个体。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融于社会的农民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必会千差万别,形成很多个同质性的群体,例如,理性小农群体、生存小农群体等等。理解了群体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对其所实施的教育才会有成效,才能为农民服务,进而上升到为社会服务,其实也就挖掘出了农民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农民教育本源就是对农民的认识,因为有什么样的认识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也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因此,结合我国农民的实际,小农教育是未来农民教育的一种研究思路,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今全国上下都在戮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如果对农民的动机与行为理解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体的本质,对农民的人力投资必会取得更加可喜的成果。同时,以农民形象假定为前提、借助以小农理论和其他一些教育培训理论为研究基础的小农教育,为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刻,面临着一个现实疑问:上述四种小农可能同时存在吗?答案就在“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中,胡鞍钢称:“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等高收入发达地区;“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上中等地区;“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第四世界”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此国情背景,形成了经济发展、人类发展与知识发展三大明显差距。[12]“不同世界”农民的动机与行为与农民教育息息相关,基于小农教育去总结现阶段我国农民教育的成与败,定会给农民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裨益。在面对新的挑战,秉持科学发展观,小农教育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起何作用,中国农民教育培训在其中履行的社会职责、担当社会作用……,诸如此类,需要对小农教育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

[1]岳伟.批判与重建——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的意义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林克显.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6-177.

[3]杨向群,项复民.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困难的深层原因[J].成人教育,2002(12).

[4]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5]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86.

[6]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7][8][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5.

[9]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J].学术月刊,2006(7).

[10]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1]叶澜.教育概论[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4.

[12]胡鞍钢.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55.

G725

A

2010-04-28

胡燕平(1984-),男,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林克显(1969-),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农业可持续发展。

1001-8794(2010)12-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