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2010-11-26 14:13秦玉清
成人教育 2010年12期

秦玉清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秦玉清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晏阳初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事业,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借助“大教育”改造农村,重视与大学合作,突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调整农村学校的办学活动,使之与农村建设的大方向一致。在新形势下研究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启示。

大教育;新农村建设;晏阳初

一、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县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1916年赴美留学,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20年回国后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起初在城市推行平民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把平教会的工作重心从识字教育转向乡村建设,计划把定县建成一个模范县,当做样板向全国推广。抗战爆发后,他在四川、湖南继续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晚年移居国外,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广他的定县经验。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育家,其乡村建设思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1.依靠“大教育”,改造农村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近代外国势力的介入,打破了中国社会内部原有的平衡,对农村的破坏尤其严重。晏阳初说:“假如中国没有外力进入,环境不变,或者还会沉沉地长睡下去。自外力闯入以后所发生的剧烈变化,使中国整个的国家日陷于不宁和纷乱的状态,而受祸最烈的莫若乡村。”[1]再加上内战、匪祸和天灾,农民的生活处境进一步恶化。乡村需要救助,社会需要发起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他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意义重大,担负着“民族再造”的重大使命。

农村问题千头万绪,晏阳初通过社会调查分析,认定有四个问题(愚、贫、弱、私)是最基本的,其他问题由此而衍生。问题主要是由人造成的,解决问题当然也要靠人来解决。晏阳初认识到,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3亿多农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开“脑矿”,在社会各部门中首推教育。针对农民身上的四大病症,他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贫”,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对于教育与农村各方面建设的关系,他说:“整个的农村建设,当然要从政治、文化、经济、卫生种种方面着眼,同时并进,不容稍事偏颇。但是各种建设的成功,自须经过一个教育阶段。教育成功,一切建设才有希望。所以‘教育建设’在整个农村建设工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教育总动员,引发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1]按照晏阳初的观点,进行乡村建设,教育要先行,之后与各方面建设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晏阳初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对“教育”的理解既开阔又灵活。在他看来,学校、仓库、村头、庙会等都可做教育的场所,男女老少都可做施教人员,读书、种地、听广播、看戏等都可做教育活动。[2]晚年他多次申陈:“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不足以概括我的思想与事业。”[1]他的乡村教育活动没有局限在学校内,而是以社会为大舞台,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只有用“大教育”才能概括他的教育,把握他的思想。

2.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晏阳初把乡村改造视为一个大系统的建设工程,因此他提出“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不是枝枝节节,而是统盘筹划”的乡村建设原则,强调“在农村建设的工作上,文化与礼俗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建设,农村卫生的建设,农村自卫的建设必须联贯起来。”[1]

由于生产力低下,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愚民政策,旧中国农村的识字率很低,平教会初到定县时,一个村找不出几个人能阅读。农民不识字,给后续接受现代文明、农业技术带来诸多困难。晏阳初把扫盲作为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开办了数百所平民学校,其中,初级平民学校教授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高级平民学校以训练农村领袖为目标,培养执行乡村建设计划的村长,课程有社会、政治、经济学、农学和卫生学。对于在贫困线挣扎着的中国农民来说,单靠普通文化知识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晏阳初把生计教育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环,在定县设立生计巡回训练学校,依靠专家,依托农场,在田间地头对农民实施农业技术培训。晏阳初以成人学校为中心改造农村,试图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组成同学会,办流动图书馆,组织戏剧和辩论俱乐部,调解村民纠纷,带领村民植树、修路,等等,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带动地方发展。

除了设立不同形式的成人学校外,晏阳初非常重视农村社会教育。他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把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作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寓教于乐。平教会文学组的成员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为农民编写了许多小册子,内容涉及历史、科学、传记、故事等。过去农村乡镇一般都建有戏台,戏剧深受老百姓喜爱,社会影响极大。晏阳初认为,旧剧灌输忠、孝、节、义,宣扬迷信,包含有碍社会进步的成分,于是,他提出对戏剧进行改编,体现时代精神,抒发农民向上的情感。哈佛大学博士、剧作家熊佛西,受晏阳初的感召,辞掉北平国立艺专的教职,到定县推广现代戏剧,结合现实生活创作新剧本,将原来演唱的形式改为对话。1932年至1934年,定县组织了11个农民剧团,在乡村巡回公演。晏阳初重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普及社会教育,平教会在定县有无线电广播电台,每个示范村都配有收音机,以四大教育为内容,有新闻、文艺、教育等节目,按时广播。

在定县实验区,农村社会教育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紧密配合,体现了晏阳初的“大教育”观。医疗卫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旧社会农民患病后,或者无力医治,或者求医无门,缺乏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为解决农民看病问题,平教会在定县建立县、区、村三级保健体系:县有保健院,区有保健所,村有保健员。每村从平民学校的毕业生中选出1人接受医学方面的短期训练,充任保健员,背着一个简易药箱,上门为病人服务,让农民初步做到得病有所医。除了日常工作外,医师和保健员还走进学校,给学生检查身体,治疗沙眼、头癣,纠正牙齿。

长期受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有许多家庭习惯于关门过日子,“各顾各的,毫无集团生活,毫无团结力量”,[1]一举一动,只知有自己的祸福利害。晏阳初认为“这是最危险不过的事”。他在平民学校进行公民教育,有意纠正国民性的偏差,并且通过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训练乡村自治,培养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让农民在社会基层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

3.立足于农村,调整农村学校的办学方向

1933年春,晏阳初在定县进行县政实验,每个示范村设幼稚园1处,此外,他还改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方法,在师资匮乏的农村小学实行导生制。他看到,中国农村学校办学脱离实际,指出“乡村小学普通类型都是因袭西方国家的,而且是为城市小学设计的,不能适合乡村儿童的需要。”[1]其实,这个问题早在清末兴学时就露出了苗头。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不断有人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陶行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晏阳初也认为,农村学校的办学方向,应该与农村建设的大方向一致。平教会在定县进行“统一的村学”实验,把初级小学和初高级平民学校贯通一气,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都尽量体现农村地方生活,与乡村社会合拍,按照年龄、性别、兴趣进行课堂教学,开展各年龄组活动。小学课程尽可能配合文化、经济、卫生和政治四方面的建设,以便与平民学校接通。当他们离开小学后,可以继续接受一定的补习教育。定县的小学教育改革,影响波及到河南、江西、浙江、安徽、湖北、云南、贵州等省。

4.利用大学的科学技术,服务农村建设

平教会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人才济济,如冯锐、傅葆琛都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并学有专长。晏阳初认识到平教会自身的力量毕竟有限,农村现代化需要借助高技术平台,需要大学提供技术支持。晏阳初十分重视与大学合作,联手改造农村。1933年,平教会与金陵大学农学院一起进行南京脱子棉试验,随后在定县推广种植。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胡经甫对于农业素有研究,受晏阳初聘请主持平教会的农业实验所工作。1934年,定县平民学校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师生提供了1万个控制性课题的测验,目的是建立一个识字表。此外,平教会还与清华大学开展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研究,与河南大学共同研究肥料,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起研究农村组织的改进、农产品的产销,与内政部卫生署、北平协和医院、湘雅医学院合作,训练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对于农村建设的认识,晏阳初高瞻远瞩,他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是伟大的事业,大学不应置身其外,农村建设“必须以大学作基础方能稳固。”[1]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另一面,带有浓厚的现代化色彩。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938年6月,平教会代表晏阳初到延安访问时,毛泽东对晏阳初及其同仁以宗教家的精神从事乡村建设,深致敬佩,并表示“共产党愿做你们的朋友!”[1]对于严峻的农村社会问题,共产党在解放区发动农民搞土改,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最终取得全国胜利。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能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几经摸索,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在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逐渐引起国家重视。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拓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发挥教育的社会建设功能。

1.加重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分量

农民渴望富裕,农村需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农民问题为“三农”问题的核心。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素质,在社会各部门中,教育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农村问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纷繁复杂,单靠行政命令治标不治本。尽管经济改革对推动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经济只是社会的一个部门,不能用经济取代一切。农村建设需要借助强大的社会合力,多方并举,统筹兼顾。80年前,晏阳初探索解决农村问题的路径,用“大教育”改造农村,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3]在革命时期,晏阳初与共产党走的是两条不同的救国道路,教育救国实践行不通;在和平年代,教育事业要承担建设社会的重大使命,这都是由社会大形势所决定的。与其他社会部门相比,教育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但是,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围绕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教育意识,对教育的认识不能完全局限在学校范围内,而是要把教育与各方面建设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突出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加重教育的分量,促使农村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

2.在新形势下重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反映的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指标涵盖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被党中央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抓经济增长硬指标,还要重视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让农民对生活感到满意、幸福。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配套的社会改造工程,需要通盘考虑,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农村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教育尤其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相对于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因其特殊性容易被边缘化,对农村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解放前,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建设模范县,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不少吻合的地方。不过,他领导的平教会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选择了民国政府办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作为突破口,把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当成了乡村建设实验最主要的工作。时代背景不同,办教育的主体不同,发展教育的任务不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完全效仿晏阳初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从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中汲取营养,重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不仅要向农民传授发家致富的经验,还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境界。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规模经营,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公心”、合作精神的培养。晏阳初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农村社会教育,与农村各方面建设紧密配合,工作细致,并且渗透现代化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对农村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成教和社教工作,要与时俱进,赋予新内涵,体现出时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逐渐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走综合化的道路

教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板块,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巩固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心。近几年,由于城乡教育差距、学龄人口减少等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下降,办学遇到挑战。为农村发展固本培元,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办学不仅遇到公平问题、生源问题,它还存在一个与社会脱节的老问题,不去思考办学的土壤是什么。从清末到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今后,农村人口呈现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会有大批“万人村”冒出来。与农村小城镇建设配套,保留下来的或者新办的农村学校规模一般都比现在大。这种情况有利于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走综合化的道路。考虑到农村办学的实际情形和复杂性,建议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采取小步子的原则,以避免出现过大的震荡。当前,我们可以选择一部分农村中小学作为试点,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给课程松绑,配合新农村建设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重视普通文化知识学习,满足部分家长、学生对升学的要求,兼容并包,在升学与服务农村之间寻求平衡。另外,在节假日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利用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农村社会教育,在条件允许的地方结合农村学校对成人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创业能力。减少学校与社会的隔阂,争取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照亮一方的“灯塔”。

4.发动大学进一步参与新农村建设运动,送科技和文化下乡

新农村建设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是新农村建设政策落实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中国古代乡村建设注重社会教化,近代乡村建设虽然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但是,相比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国家除了对新农村建设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外,还要发动大学进一步参与新农村建设运动,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服务社会是大学应尽的责任,数亿农民是中国大学不可忽略的服务对象。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大学进行观念和技术创新的社会实验室。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出重头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伟大的事业。大学要把握这次历史机遇,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办学上一个新台阶。上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重视利用大学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建设服务,今天,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大学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还需要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大批人才。我们要加大大学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用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塑造新农民,书写现代化的新篇章。

[1]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60,19,19,20,434,261,463,24.

[2]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7.

[3]谭小雄.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看当前中国农村教育改革[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31.

Inspiration to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Yan Yangchu’s Country Building Thoughts

QIN Yu-q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 71002,China)

Yan Yangchu had spent a lot of time in country building with curiosity.He reformed rural through abroad educational methods taking great of the cooperation with universities,stood out rural adult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al education and adjust rural school activities,which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rural constructioin.Studying Yan Yangchu's r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s under new situation gnes enlightment to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broad education;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Yan Yangchu

G725

A

2010-06-24

秦玉清(1968-),男,山东梁山人,教育学博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1001-8794(2010)12-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