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贫困”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路径探析

2010-11-26 13:51宁德强任俊霖
成人教育 2010年9期

宁德强,任俊霖

(西南大学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 400715)

“知识贫困”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路径探析

宁德强,任俊霖

(西南大学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知识贫困”是导致农民贫困,制约农村致富发展的重要根源。因此,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增强农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提高农民自身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就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贫困;农村;成人教育

一、何为农民“知识贫困”

农村人口收入缺乏问题只是农村贫困的一个表面特征,深层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基本能力缺乏。根据l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观点,所谓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缺乏。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至少有三类:一是传统的收入贫困。二是生存贫困。指缺乏基本的人类生存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的低下和可预防性疾病的危害等。三是知识贫困。知识贫困不仅仅是指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者途径的缺乏。因此,说到底我国农村贫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贫困农民发展能力的缺乏,而知识能力则是发展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知识能力的低下既是导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微薄和人类贫困的深层原因,其本身也是一类非常致命的农村贫困。

二、导致农民“知识贫困”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化的教育形态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发展存在依赖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逐步衍生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城乡教育体制的裂痕,产生了城乡二元化的教育形态。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紧缺,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扩大。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使城乡居民对教育资源供给需求出现了不平衡:一方面,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需要政府和学校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教育支付能力不足,降低了对教育的有效需求,反过来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化的教育形态致使农村教育存量严重不足,增量上不去,造成了农民素质低下,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非常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是造成农民“知识贫困”,农民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

(二)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媒介较少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致使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和有效资源异常的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的农村普及率不到10%。当前我国农村进入信息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农民经济上的贫困更为重要的是农民日益严峻的信息贫困。目前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单一,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农民无法快速、及时、充分地获取外界信息,造成了“知识贫困”。

(三)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农民陷入“知识贫困”的恶性循环

农民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农民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对子女上不上高中、大学或是职业技术学校持无所谓的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造成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或是找不到好工作,新“读书无用论”再现;第二,是高中和大学学习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太高,这是许多单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所难以负担的;第三,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一般成绩的学生想考上大学非常困难;第四,是为了眼前利益,增加可支配性收入,一些初中生刚刚毕业就匆忙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军。

三、“知识贫困”背景下做好农村成人教育的新路径

本文主要从农村成人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试图从“内在驱力”、“外力推力”、“改革动力”和“社会合力”等几个方面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新路径,破解农民知识贫困难题,实现农村的致富发展与社会和谐。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内生驱力”,帮助农民走出知识贫困阴影

培养农民的学习兴趣,构建农村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这是农村人口摆脱知识贫困的前提和内在动因。所以说教育是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必由之路,成人教育就是实现农民摆脱知识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进行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农村学习化社会,引导广大农民接受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授知识、技能、经验,同时有计划地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培养农民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更新思想观念,早日走出知识贫困的阴影。

(二)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功能,增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外在推力”,摆脱农村知识贫困现状

1.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法律保障。依法治教,由目前的“人治”转变为“法治”,加强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制定《成人教育法》、《终身教育法》,修改《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增加成人教育的相关条款和内容,形成完整的成人教育法制体系,使农村成人教育在开展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法促教,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稳步发展。

2.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中央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大力支持。政府要破解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体制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出资兴办农村成人教育,增加经费来源和投入总量,不断改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法规,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真正到位,保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3.政府主导,构建“多方联动”的成人教育网络。

首先,要充分发挥县、乡二级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切实发挥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实质性管理与调控,在管理机构建设、运行机制调整、目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其次,要推进“多元并进”的发展战略,统筹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和教育类型的衔接与整合,利用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资源为成人教育发展服务。要强化农村中小学的“一校多能”服务理念,让农村中小学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教育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成为基层农村发展成人教育的重要基地;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农业电大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建立结构健全的农村成人教育系统。

(三)优化创新教育体制,增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动力”,破解农村知识贫困难题

1.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适应力。首先,要开发具有特色反映农业和其它产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和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其次,要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面向社会,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增强农村成人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实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的结合、全日制与业余制的结合,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有利条件。再次,要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用于解决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不便、经费不足等制约问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首先,要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教师培训的力度,充分开发企业教育资源,利用高等院校和农村当地的各类教育资源,开展适应农村成人教育教师发展需要的对口培训,促进他们更新观念、提高知识、强化技能。其次,要发挥待岗教师计划的优势,让政府对愿意从事农村成人教育的大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实施订单化教育培养,培育从事农村成人教育的专门人才。再次,要切实改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稳定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3.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包括有各方面专家、学者、从事农村成人教育一线教师在内的科研队伍。其次,要切实改进科学研究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来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工作,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融合的思想。再次,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物质投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科研经费落到实处,积极探索产科研和教科研相结合的新型道路。

(四)发挥各类教育培训的积极优势,增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社会合力”,共同治理农村知识贫困顽疾

1.开展“智力扶贫”,健全面向农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要在农村教育的“盲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退伍士兵和农民工身上下大力气,政府应全额资助他们学习职业技术,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术创造未来。另外,农村要积极选送人才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高校可以尝试招收短期“农民大学生”,为农村定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另外,其他农技部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要重点加强乡土人才的培训和提高,使乡土人才掌握相关领域知识,提高应用技能,促使乡土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2.广泛开展社区和社会化教育。创造条件在农村地区开展以农业环保、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社区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讲座。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利用农村教育和文化资源,建立乡村图书馆和农民文化阅览室。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以及各类群团组织要紧密配合,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大中专学生到农村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传播科技文化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将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内涵的农村社区教育变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延伸。

[1]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70-81.

G725

B

2009-12-17

宁德强(1985-),男,江苏南京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任俊霖(1986-),男,重庆涪陵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9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

1001-8794(2010)09-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