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仓
(永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永靖 731600)
羊血液原虫病是一种地方性、蜱传性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和山羊,尤其对羔羊和从非疫区引进的羊只危害严重。本病发病急,病羊体温升高至40~42.5℃,呈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粘膜充血继则贫血,结膜黄染。该病发病率高,死亡严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羊业发展。彻底查明病原和流行规律是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和关键。为此我们作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查。
1.1 调查时间、区域和对象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永靖县的关山、徐顶、陈井、三条岘、盐锅峡、太极、刘家峡、杨塔、王台、红泉等10个乡镇,以农户自养(放牧为主)的2岁(含2岁)内绵、山羊为重点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羊血液原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季节、病羊的品种及年龄,流行区域性,以及蜱的种类及活动情况等。
1.3 调查方法
参考查证已报道的羊血液原虫病调查报告,实际访问养羊户历年来的流行情况,观察病羊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场采集病羊耳尖血液涂片镜检或穿刺肿胀肩前淋巴结液涂片染色镜检。
2.1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的流行历史与区域
羊血液原虫病,在永靖县已存在几十年历史,当地群众俗语称为“疙瘩病”或“硬腿病”。1988—1990年本病流行非常严重,当年羔羊发病率高达80%,致死率达50%。1991年,甘肃省兽医总站在我县关山、陈井、杨塔等乡镇首次确诊该病。从1992年开始,在省兽医总站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每年3—6月份对流行区羔羊用敌杀死喷雾灭蜱进行预防,发病羔羊用贝尼尔治疗,收到了显著效果。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又在我县严重流行,制约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从1991年至今,先后对全县10个乡镇进行了羊血液原虫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病主要流行于我县东部山区的陈井、三条岘、徐顶、关山4个乡镇30个村,南部山区杨塔、王台、红泉3个乡镇14个村和川区太极、盐锅峡、刘家峡3个乡镇12个村共10个乡镇56个村。
2.2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特征
2.2.1 发病季节
调查发现: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的发病季节主要在每年的3月上旬至6月上旬,3—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春季未发病的羔羊9—10月份有相当一部分发病,但此时羔羊膘情好,抵抗力强,死亡率低。春季病愈后的羊秋季二次发病的少见。另外,发病季节的提前或推后与当年春季气温的高低有关,气温高,发病可提前到3月初;气温低,则可推迟到3月底发病。不同年份羊只的发病率差异较大(见表1)。
?
2.2.2 发病与羊品种、年龄的关系
调查表明:永靖县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血液原虫病(表2)。绵、山羊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其中,绵羊为37.81%、18.13%,山羊为39.65%、18.85%。1岁以内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1~2岁成年羊高,羔羊平均58.72%、32.63%;成年羊平均22.09%、6.66%。羊泰勒虫病对绵羊和山羊的致死率差异不明显,平均为47.94%、47.55%。从非疫区引进的羊比当地羊的发病率高。2岁以上的羊只多为带虫者,很少发病。
?
2.2.3 不同区域羊血液原虫病的发生情况
我们对三条岘乡、陈井镇和杨塔乡羊血液原虫病发病死亡情况的调查表明: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三条岘乡,分别为58.38%、28.42%,其次是陈井镇,分别为41.36%、21.70%,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的是杨塔乡,分别为20.16%、9.39%(表 3)。
2.2.4 不同品种、年龄羊血液原虫带虫率
2007—2009年3—6月,血片镜检陈井镇的绵、山羊218只,发现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两种病原,且普遍呈混合感染,带虫率平均为68.34%(149/218),其中,1岁以内绵羊羔达85.71%(54/63)、山羊羔为 81.67%(49/60),平均83.69%;1~2岁成年绵羊为 53.57%(30/56)、成年山羊为51.28%(20/39),平均52.43%。对三条岘乡、杨塔、关山三个乡的绵、山羊进行血片检查,发现带虫羊占67.2%(125/186)。
2.3 病原检查
2.3.1 裂殖体检查
对自然感染羊泰勒虫病的病羊,穿刺肿大肩前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细胞外大量微型裂殖体,而细胞内裂殖体极难查到。人工造病时,则可于第2次体温升高期间查到细胞外的巨裂殖体(5~15μm)和园形的微裂殖体(0.4~0.6μm)。个别细胞内可见到散在的微裂殖体,多见的是细胞外群集或大量散在的微裂殖体。在肝、脾涂片中也能见到。
2.3.2 红细胞内的虫体形态观察
羊泰勒虫形态呈现为多形性,其形态有园形(45.2%)、短杆形(30.6%)、园环形(11%)、逗点形(7.8%)、钉子形(5.4%)。一般均小于红细胞半径,在0.6~1.5μm之间。一个红细胞内的虫体有1~4个,1个最多,依次为2个、3个、4个。
绵羊边虫为紫红色的染色质团,无原生质,呈圆球形、圆形、斑点状,大部分位于红胞边缘;虫体大小悬殊,圆球形为0.2~1μm之间,多数在0.4~0.6μm之间。
2.3.3 红细胞染虫率
羊泰勒虫红细胞感染率在1.2%~7.0%之间,染虫率最高可达32.4%。红细胞染虫强度在1~4个之间,染虫在1~4个的分别为50.8%、33.9%、12.7%、2.6%。自然感染而未发病的羊染虫率一般在0.025%~0.096%之间(均在0.1%以下)。染虫率0.1%~1.1%之间的感染羊一旦受到感染羊泰勒虫青海血蜱的再次侵袭,就很可能发病。
绵羊边虫红细胞染虫率在0.07%~0.15%之间,感染强度为1~2个,感染羊一般不发病。
2.4 传播媒介的调查
2.4.1 羊体蜱的种类与分布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流行区共采集羊体蜱1 685只,经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有革蜱属、血蜱属和璃眼蜱属的4种蜱。其中:森林革蜱612只,分布于陈井、三条岘、徐顶、关山、杨塔、王台、太极、刘家峡、盐锅峡、红泉10个乡镇;草原革蜱58只,分布于陈井、关山、徐顶3个乡镇;青海血蜱317只,分布于陈井、三条岘、徐顶、关山、杨塔、王台、太极、刘家峡、盐锅峡、红泉10个乡镇;麻点璃眼蜱698只,分布于三条岘、陈井、太极、刘家峡4个乡镇。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蜱种。
2.4.2 活动季节调查
森林革蜱在1月底开始出现于羊体,但不吸血活动,2月底开始吸血,4—5月中旬达到高峰,6月底停息;草原革蜱活动于3—5月;青海血蜱活动于3—5月和9—10月,3—5月活动的绝大多数为成虫,还有少量幼虫和相对较多的若虫,9—10月活动的若虫占绝大多数,成虫占少数;高峰期为4月份,阴山多于阳山;麻点璃眼蜱[1]活动于3—10月,5—6月为高峰期。
2.4.3 寄生部位
森林革蜱主要寄生于胸部、腹部、颈部;草原革蜱主要寄生于胸部、腹部;青海血蜱主要寄生于耳朵、胸部、颈部、四肢等;麻点璃眼蜱主要寄生于毛稀少且短或无毛的部位:尾部内侧、肛门、母羊外阴及周围。
2.4.4 流行区自然状况
流行区多为石质山地,有较为广阔的放牧草山和荒坡,气候比较湿润,灌木丛生,植被覆盖率高,海拔2 100~2 700 m,年降雨量350~450 mm,平均气温5~6℃,无霜期约158 d。流行区养羊8.8万只(绵羊4.2万只、山羊4.6万只),适龄母羊5.1万只,年产羔羊5万只,饲养以放牧为主。
2.4.5 青海血蜱传播羊泰勒虫病试验
采集草场上或羊体上的饥饿成蜱(主要为雌蜱),人工感染从非疫区送来的羊获得了典型的羊泰勒虫病病例[2]。其他蜱种人工造病未获成功。人工造病时,50只青海血蜱就可引起羊只发病,体温升高在41℃以上,肩前淋巴结肿大,在淋巴结涂片和血液涂片中可查到裂殖体和虫体。侵袭的蜱越多,羊的病情相应较重,但不成正比关系。自然发病羊两次体温升高者不易观察到,而在人工造病时,有体温反应的羊达96.08%,具有两次体温升高反应的羊只占79.01%以上,间隔时间多为2~5 d,呈稽留热(41.3~42℃)者达95%以上。裂殖体出现多在攻蜱后的19~23 d,裂殖体出现的当天或第二天,在血液中可查到虫体。2.5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2.5.1 临床症状
病程约为7 d,有些呈急性经过的羔羊1~2 d死亡。初期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有时停止,瘤胃蠕动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并带有粘液,有的拉稀;低头耷耳,精神不振;体温升高,中期体温升至41.5℃,呈稽留热型;呼吸浅而快,个别羊出现发吭、呻吟、磨牙症状,结膜苍白或黄染。四肢发硬,步态僵拘;肩前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往往一侧较明显,约核桃大,最大如鸡蛋。
2.5.2 病理变化
体表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肿胀;血液色淡,稀薄半透明,凝固不良;肝、脾、胆囊肿大,并有溢血点;肾呈黄褐色,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结节和出血点;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水肿,呈灰红色;真胃粘液有溃疡斑,心外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心包液增多;个别羊只有明显的卡他性肠炎,大、小肠粘膜有轻度充血及少数出血点。
3.1 采用传统的耳尖血液涂片、淋巴结穿刺涂片镜检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季节、青海血蜱传播试验等,确诊永靖县存在羊血液原虫病。永靖东部山区的陈井、三条岘、徐顶、关山4个乡镇30个村,南部山区杨塔、王台、红泉3个乡镇14个村和川区太极、盐锅峡、刘家峡3个乡镇12个村共10个乡镇56个村流行此病;危害最大的是羊泰勒虫病,绵羊边虫不发病。
3.2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主要于3—6月发生,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份有少数羊发病。绵羊、山羊及引进羊只均可发病,但无明显品种差异;羔羊发病率、死亡率较成年羊高;从非疫区引进羊比当地羊发病率、死亡率高。发病区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对当地养羊业发展了造成极大危害。
3.3 羔羊血液原虫的平均感染率比成年羊高31.26个百分点,发病率高36.63个百分点。羊血液原虫感染率高、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现象,使相当一部分感染羊成为带虫羊,染虫率一般在0.025%~1.1%之间,虽然带虫羊本身不发病,但在其体表吸血的蜱可成为新的传播者。这就提示防治该病必须把1岁内羔羊特别是2—5月龄羔羊作为重点。防治措施以灭蜱、特效药物预防和杀灭病羊体内病原体同重并举。
[1]宋建国,李万坤,吴志仓,等.麻点璃眼蜱的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2001,31(5):29-30.
[2]舒展,宋建国,薛玉平,等.甘肃省羊泰勒虫媒介蜱的传播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2001,31(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