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辉
摘要:在信息传受通道越来越快捷与方便的情况下,信息传播呈现海量状态,新闻媒体通过哪些手段来“净化信息”,实现引导舆论的目的,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新闻评论有独到的优势,它可以从多种角度审视、反思新闻事件背后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运用信息净化功能来控制、消除消极舆论的影响,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闻评论 信息净化 传播常识 交流 理性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之快,越来越令人应接不暇,公众对于日趋现代化的新闻媒介的依赖感越来越强。信息传播格局的立体化、多元化致使一个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及现象的报道,往往出现信息过量、错位和低质问题,这对于社会生态环境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对良好的舆论环境的营造带来不利。加之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使舆论空间发生多元性的变化,任何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一经传播都会引发多种多樣的观点。其中,正确的与错误的、积极的与消极的、正义的与非正义的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每一种观点一旦形成舆论,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的一股无形力量,而这些影响力并不是都有益于社会的。因此,要忠实履行社会舆论“把关人”的职责,新闻媒体需要使用必要的新闻手段来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审视和分析,通过对信息的深化处理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净化传播环境,帮助公众及时有效地抓住主要信息,认识实质和意义。其中,发挥新闻评论的信息净化功能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手段之一。
“净化”一词,字面之义是清除杂质使之纯净,新闻评论的信息净化功能,即通过运用多种论说手段,分析研究新闻事件,在判断、核实、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清除信息“杂质”(指过量、虚假和低质信息),以此来抑制、消除不良信息对于社会舆论环境的污染。
新闻评论的信息净化功能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新闻评论这种形式一出现就存在的。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新闻媒介的发展变化,新闻评论发挥信息净化功能有了更加适宜的时机和环境,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范例。如2004年马加爵事件的后期报道过程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发挥净化信息功能,对杂乱无章、真假难辨的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司法等多种角度审视“马加爵现象”,将论说视角更多地投向了问题的深层,来分析探究马加爵不健全性格的成因,对科学人文体系、教育体制,以至个体生命与相互尊重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些评论帮助公众在错综复杂、正误交杂当中准确把握事件的性质、意义和影响,形成对事件的完整而理性的认识。
信息时代,各类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纷繁复杂。公众需要获得大量的新闻信息,更需要正确地解读新闻信息。新闻评论能够以特有的视角和方法,使各种相关的信息资讯实现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为公众提供充分的解释与理性的意见。从分析一些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的相关评论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新闻评论信息净化功能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在传播常识的过程中指正谬误。新闻评论,是一种诠释文字的工作,是通过判断和分析把隐含在事件(或各种流行观点)之中的一些常识一一揭示出来。如引发“2008南都长平论战”的评论《西藏的真相从何而来》①,作者冷静理性地告诉读者:“虚假报道对新闻价值的最大伤害,在于让很多人进一步放弃了对客观公正的信赖,而选择了狭隘民族主义立场。”又如徐友渔在《思想解放的下一个突破口》中所言:“放开言路,既是宪法条款保障的,也是落实十七大报告尊重表达权必须做的,它是思想解放最基本的保证。”②意见充分表达是成熟社会的标志,这更是一个常识,成熟的社会不会言者有罪,而且民众的表达权充分与否不以说的话正确不正确为判断标准。还有2009年受到好评的韩寒的《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王志安的《北大的独食与偏食》和《散步是为了遇上可以说服的市长》以及熊培云的《救救家乡,救救公共精神》③等均以“传播常识”为目的,与流行的种种谬误作战,抑制了错误信息的滋长,帮助公众正确认识问题,摆脱盲从。
汇集不同见解,达成观点的交流和沟通。“争议性”是新闻评论存在的一个前提,有争议才有交流与传播的价值。由于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街谈巷议、议论纷纷是社会在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可以发挥“议程设置”功能,为公众提供讨论问题的机会,来聚集各种观点,达成观点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这也是新闻评论发挥信息净化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2010年冬奥会冠军周洋“夺冠感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腾讯评论频道“今日话题”及时设置议题“夺冠感言需要格式吗”,观点各方从“规定感言格式很荒谬”、“感言格式的流毒甚广”,以及“是流毒还是利益作怪”等方面进行论争,通过比较充分的交流,使其中谬误和积淀在社会深层的问题得以揭示。④又如由张五常《灾难的先兆》引发2008年新劳动法的争议,从年初到年末,参与者来自经济学界、法学界,乃至企业家、政府官员。虽然讨论没有一个结论,但讨论过程中对法律问题、经济问题,以及其背后的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中国经济转型、农民工群体利益的维护、政府与法律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还有由茅于轼《廉租房为什么应低标准》⑤一文中“廉租房不应该设厕所”引发媒体热烈的争论,等等。正是因为媒体在适当的时机集纳并梳理了这些有传播价值的争议之声,使公众能够全方位地理解事件,把握问题的关键。
以理性的分析、鲜明的判断,为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或方法。要抑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和污染,新闻评论必然要透过事物的表象,通过理性的分析与判断,为公众提供认识、理解或思考问题的路径或方法。这是新闻评论信息净化功能发挥作用的最高层次。“2009重庆打黑”无疑是一场注定要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它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黑社会、经济领域、法律领域、媒体报道领域等诸多问题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对此发表了评论,为公众理性认识这一重大事件提供了思路和见解。其中长平《断裂中的重庆打黑》⑥更是全景式地分析了这场打黑运动中最重要的几个争议点,帮助受众梳理了其中的复杂关系并指出问题所在。电视评论《拆迁之死》⑦充分发挥了中央媒体在话语权、调动资源、政策把握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对“唐福珍自焚事件”本身的全方位覆盖,尤其是在对现场的还原过程中,电视评论发挥了影像远超文字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容纳了远非平面媒体评论所能容纳的内容,并及时发出了理性进步的声音。
对于新闻评论者来说,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启发公众理性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新闻评论对于某一新闻事件重要性的强调和对其背景、意义等的解释分析,都应当以为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便利为前提,帮助或激励公众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应当是新闻评论发挥信息净化功能的最根本目的。
新闻评论信息净化功能的价值在于为公众梳理、整合信息,为人们提供有序而理性的观察与分析,它是与新闻评论其他功能一起发挥作用的。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净化功能可以说是释疑解惑功能的延伸和强化,同时也是深化报道与引导舆论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和引导舆论。这是一个传播、放大自身舆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同异己舆论较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排除对立或错误舆论干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评论通过净化信息这个功能来汇集、整合各种信息,采取认真调查、核实、研究的态度,清除其中谬误、虚伪和欺骗性的信息,理性地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恰当地发挥正确、积极的舆论影响力,并努力扩大其作用,控制和消除消极的乃至错误的舆论影响,使舆论成为对社会前进起推动作用的正义力量。
注 释:
①2008年4月3日,长平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的身份发表了该文,一时间导致多方舆论力量对立,国内各个论坛剑拔弩张,传统媒体反应非常强烈,《北京晚报》发表文章《造谣自由的南都长平》来批评整个南方报系。见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2008/
②《时代周报》,2009年9月30日。
③分别载于新浪博客(2009年10月28日)、《华商报》(2009年11月21日)、《南方都市报》(2009年1月14日)和《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1日)。
④http://view.news.qq.com/zt/2010/zhouyang/index.htm
⑤《新京报》,2009年3月22日。
⑥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2009年12月21日。
⑦白岩松、王锡锌、董倩: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09年12月2日。
(作者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