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瑜
在拥挤的会场,李稻葵发现,刚刚与比尔盖茨擦肩而过,迎面又走来法国总统萨科奇,当韩国总统李明博带着一帮保镖,停在他面前时,才发现大家都在排队等候洗手间。
如此拥挤的会场反而让达沃斯充满魅力,以至于每年冬季,在小镇上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都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汇点,让全球政商领袖和学者踏积雪、爬山路、长途颠簸也在所不辞。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每次换乘三次交通工具、花16个小时登上这座阿尔卑斯山脉最高的小镇,就为了获取全球经济的第一手资料。
2010年1月27日,第四次远赴达沃斯的他,深切感知在后危机时代,西方经济主体对中国态度正产生微妙变化。李稻葵告诉《英才》记者:打消因中国经济逆市增长带来的各种负面猜疑,是当务之急。
企业追求目标不能完全以利润为评估,衡量一个企业里的职工业绩还应该看社会责任。
《英才》:对2010年经济复苏的态度上,你是觉得大家更有信心,还是更悲观?
李稻葵:跟一年前相比更有信心了,但并不是变为无条件的乐观,而是比较谨慎的。重要的是深层次的反思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同的参与人员有不同的观点,有一派人认为应该彻底在价值层面上反思,有很多企业家谈到,企业和金融机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仅仅以利润为目标。
《英才》:企业家们最重要的反思是什么?
李稻葵:很多企业在反思,包括百事可乐的女CEO Indra Nooyi、谷歌CEO施密特等,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也在讲,企业追求目标不能完全以利润为评估,衡量一个企业的业绩还应该看社会责任,这是一种思维转型。10年前、20年前大家都认为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在赚钱,但是现在变了。
再一个反思是政府与企业的界限,大家认为政府在困难的时候要帮助企业,那么企业在经营好的时候,也应该帮助政府,互相要有责任。这一点在奥巴马的最高经济顾问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的发言里面讲得非常明确,他说金融机构在过去这一年资产增加了5000亿美元,难道不应该拿出一点反馈给政府吗?如果没有政府的援助,哪有今天5000亿美元资产的上升呢?
还有就是对金融监管的反思,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只不过有争议的是该怎么样加强,从哪些方面加强。现在美国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应该要求金融机构不搞任何的以自己盈利为目标的自营业务。理由是,自营业务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好处,就是让金融机构自娱自乐,而且还是以政府的营救和担保为基础,一旦它玩失手了,政府就得担保,而它赚了钱归自己,这个很不公平。他们认为金融机构的最终目标应该还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自营业务应该彻底取缔。
《英才》:非主流派的意见呢?
李稻葵:再有一派是萨科奇的意见,说资本主义要彻底反思,他的观点是非常极端的,批判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呼吁大规模实施政府监管,监管加强到各个层面。
鱼粉、鱼排粉粗灰分含量是鱼粉原料鱼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形式,原料鱼个体大则骨骼成分含量高。如果将鱼体两侧的肌肉作为鱼片切除,剩下的鱼排、内脏等作为鱼排粉的生产原料,得到的鱼排粉中粗灰分含量就很高。本文中的鱼排粉主要为罗非鱼、越南巴沙鱼的鱼排粉,都是鱼片生产后的鱼排和内脏制成的鱼排粉,因此其粗灰分含量大于25%。
《英才》:西方国家还有别的反思吗?
李稻葵:西方国家还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政策。他们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本土中产阶级的利益,不能让本国中产阶级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微软、英特尔、波音飞机等公司的全球化使得西方国家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是,全球化的过程也确实带来了很多发达国家的蓝领,甚至是低层次的白领工人失业,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西方的主流学者开始反思全球化。他们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它的中等收入阶层,如果这个国家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这个是美国人的一个想法,他们首先要保证本国的中产阶层能够从经济恢复中获得好处。
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涉及到中国,中国的话题已经全面化、深入化,甚至进入到每一个分会场上讨论。
《英才》:反思之后,怎样重建全球化的秩序呢?
李稻葵:这就要说到中国的角色,全球化跟中国有关。这次参加达沃斯,我有一个感想,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涉及到中国,中国的话题已经全面化、深入化,甚至进入到每一个分会场上讨论。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现在有一种“怨情”:认为中国现在是金融危机的一个赢家,在金融危机中出口不降反升,说中国是搭了很多国家的“便车”,又指中国的经济恢复并没有给很多国家带来好处,甚至矛头指向中国,称人民币估值过低,应该升值。
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给予西方的配合不够,比如说气候变化,比如说伊朗问题。去年中国既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同时也给西方带来了希望。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跟去年完全不一样。
《英才》:有具体的例子吗?
李稻葵: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论坛上,有一名负责气候变化协议的联合国高层官员称,现在世界都是各自为政,中国每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是不可容忍的。因为8%的增长,意味着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英才》:中国经济增长让别国有了各种说辞?他们对中国有没有寄予期望?
李稻葵:对中国的增长出现了负面的观点。对国际形势的微妙变化,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说期望,倒不是说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比如,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按照国际的规则行事,让人民币升值,还包括期望中国在未来的减碳计划上起到作用。
《英才》:汇率问题,怎么打消西方的顾虑?
李稻葵:中国的利益是多方位的,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政治利益。如果只谈经济利益,也不仅仅是出口一方面,我们还要产业升级,还要搞重点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还有城市化等等,所以我想可能不应该就个别领域,跟中国之外的西方国家针锋相对,应该是所有事情一盘棋,统一谋划。汇率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值得考虑更加灵活的政策。
《英才》:怎样灵活调整?
李稻葵:我们也要让步,要全方位的跟他们谈判。先封住别人的口,不要让别人在这方面做文章。以前我们就搞过逐步的升值,但奥运会以后一直没有升值。
《英才》:我们如何抓住西方国家调整的机遇,又不至于遭来“怨情”?
李稻葵:不能只宣传中国GDP的高增长和出口上升,不能只宣传中国产品如何厉害,这都不是重点。应该宣传中国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中国发展很不容易,是克服了很多国内的矛盾得来的,而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使得全世界投资者和劳动者受益,中国的发展是给全球带来新的商机,中国的前进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是让大家都共同发展,这一点要反复的宣传。
《英才》:总结一下,你今年参会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稻葵:最大的收获就是获悉到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崛起还是猜疑多于信任。别国在跟中国合作、竞争上,困惑多于办法。比如要投资中国矿业,就担心中国有钱了,会不会把西方的运营规则给打破?我最主要的观点是,我们中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打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猜疑,多讲合作,多谈理解,多谈困难,少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