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戏曲

2010-11-16 05:18马俊强
剧影月报 2010年5期

■马俊强

形成于宋代、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清代的中国戏曲,虽说只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它起源较早,在原始社会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歌舞中就开始萌动了。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相对稳定的西汉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原始性戏曲艺术首先在民间得以发展,并以《东海黄公》为标志,引发了戏曲艺术的活水源头。葛洪在《西京杂记》上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南,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戒。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这就是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在古代,凡称为“戏”的表演,大多带有竞技的内容。角抵戏的来源,据说是与蚩尤有关。宋·陈旸《乐书》说:“或曰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戴牛角相抵,汉造此戏岂其遗象邪?”陈旸的这段话主要说明汉代的角抵戏,就是上古时期蚩尤戏的继承和发展。蚩尤是古代的战争之神,蚩尤戏是一种竞技表演,也可能是原始时期祭蚩尤的一种仪式舞蹈,逐渐在民间发展成为武术竞技的角抵戏。武术竞技旧称“角抵”就来源于此。角抵很受民众的欢迎,于是民间艺人就进一步把角抵戏剧化了,结合民间传说,演绎出《东海黄公》。《东海黄公》无唱无白,主要表演内容就是人与虎的搏斗,表面形式属于角抵的竞技范围,但其中两个演员都有了特定的化妆和服装,扮演黄公的必须用绛色布条扎起头发,手持金刀,他的对手必须扮成虎形,戏中的竞技,也不是凭双方实力决定胜负的竞技比赛,而是按照戏中规定,最后黄公必须被虎所杀。因此,戏中虽说仍以打斗为兴趣内容,但这种打斗已超越单纯竞技范畴,有了故事人物,具备了戏曲的基本特征。当今戏曲舞台上,我们看到了《武松打虎》、《三岔口》等武生戏,多少带有角抵戏《东海黄公》的遗韵流痕。

起源于三辅民间的《东海黄公》,后被宫廷所采用,不过角抵进入宫廷后,自然要随着封建贵族的美学趣味发生许多变化,首先,这角抵和优以及歌舞杂技等结合起来,人们总称之为“百戏”,这种结合只是同场演出而没有真正地融为一体。其次是为使观者能够极视听的娱乐,宫廷把“百戏”在外表上包装得华丽眩目。张衡在《西京赋》有着形象的描写:

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娥坐而长歌,声清扬而虫委蛇;洪崖立而指麾,被毛羽之纖纟丽。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石辟砺激而增响,磅磕象乎天威。

需要说明的是,《西京赋》是文学作品,而“赋”这种文体本是华丽铺张的,这里的描写很可能有些夸张,不过宫廷演出的排场比民间华丽,这是可以肯定的。民间“百戏”在宫廷得到凝炼提高,反过来宫廷“百戏”又推动了民间“百戏”的普及发展。汉代百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使雅乐俗乐相融会;二是让乐舞从祭祀娱神转向乐民娱人;三是培养了一批乐舞艺术家;四是各类艺术汇集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为中国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先机和土壤。

西汉初期的繁荣产生了角抵戏和百戏,而东汉末年的衰落又出现了参军戏。参军戏源于讽刺滑稽的古优戏。春秋时期,优本来是对帝王进行讽谏的,到了三国时代,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反过来由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了,这就是参军戏有别于古优戏的主要特征之一。参军,古代封建社会的官职名称,有一参军贪污官绢,朝廷没有重罚治罪他,而是别出心裁地让一优伶穿上官服巧扮参军,让另一优伶百般戏弄他,形式如同今日之“活报剧”。从此,这类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参军戏中有参军、苍鹘两个演员,而古优戏仅一个演员,情节、对话也比古优戏复杂多了,并根据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扮相,刻画不同的人物。《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中就有关参军戏的详细记载:

“……会天旱有魃,优人作魃状戏于上前。问魃:‘何为出?’对曰:‘奉相公处分’。又问:‘何故?’魃曰:‘负冤者三百余人,相公悉以系狱抑之,故魃不得不出’。”

这里扮魃的就是参军,发问者为苍鹘。而魃是有它固定形象的,胡三省注引《神异经》说:“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目在项上,走行如风,其名曰魃”。这个扮相大概当时的人一见便认识,好象我们今天见到舞台上的包公、钟馗一样,从“魃”这一角色造型、语言形象上我们不难看出,参军戏与后来宋元杂剧中的人物刻画已非常接近了。

汉朝四百年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它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汉代角抵戏、参军戏及百戏的滋养,中国戏曲才能在宋元时期迅速发展,明清时期成熟定型,并后来居上,超越了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成为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