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生死朗读》中迈克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及其诱因

2010-11-16 04:55李佳
电影评介 2010年8期

母亲对人类具有特殊意义,人类心灵中都具有一种对母亲的一种特殊依恋。“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也是其重要学说之一。该词源于希腊底比斯英雄俄狄浦斯的传说,他无意杀死了生父,娶生母为妻。弗洛伊德于1900年在《释梦》一书中解释道:“Oedipus Complex”是指“子女对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欲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同性亲长的敌对态度感,始见于3-5岁。”“很可能地,我们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而第一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自己的父亲。”“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也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电影《生死朗读》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而小说作者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作品以反思二战而闻名。对于《生死朗读》小说和电影的解读与政治历史联系比较紧,而本文另辟蹊径,以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来探讨电影中迈克“恋母情节”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

一、迈克“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及其表现

电影一开始就在中年迈克和15岁迈克的切换中进行的,中年迈克把窗关起来并用力把它紧锁,以显示迈克自我存在的断裂,他的一生被困在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在旧式的电车、狭小的居室、黑暗的楼梯、老旧的浴缸中。随即展开了迈克和汉娜相识的经历和关系的发展。迈克在列车上病重想吐的时候,他只知道哭,对于这种无助可以显示出他内心的软弱和孤独,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时汉娜以一个母亲的形象出现了,替他冲脚并拥他入怀、陪他回家。致使迈克在汉娜身上找到了母亲的影子,找到了缺失的母爱。康复后,迈克带着鲜花到汉娜家中向她道谢。迈克走进屋内,看到汉娜正在熨烫胸罩,随即迈克在门外窥视到正在穿丝袜的汉娜,这种种都勾起迈克对性的疑惑。其后迈克不由自主地在电车上偷看汉娜,到他家去找他,之后两人就发生了关系,一段纠结的情感正式拉开了帷幕。影片中有很多场戏都是以浴缸作为场景,浴缸其实是母亲子宫的隐喻,迈克在浴缸中洗澡,跟汉娜一起躺在窄窄的浴缸里聊天、朗读。这就很好地吻合了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节的理论,每个孩子都想在母亲身上得到性欲的满足。

笑容僵硬、古板严肃的汉娜大迈克21岁,而且她已经失去了青春,乳房也是下垂的,但迈克觉得她妩媚生姿、风情万种。从汉娜那里,迈克不仅感受到了性爱的欢愉,而且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不过,汉娜并没有让初涉性爱的迈克沉溺于缠绵,而是以长者身份督促迈克把生病期间落下的功课全部补上。在遇到汉娜之前,迈克是一个极不自信,对自己的外表及所取得的成绩都很不满意,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一般,有一次汉娜在浴缸里问迈克:“你擅长这个吗?阅读?”迈克有些震惊:“我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之后,迈克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给了他自信,他在学校的成绩也叫老师刮目相看,在女孩子面前也已不再缩头缩脑。

生理上已进入中年的迈克开始工作、结婚、生儿育女,然而在心理上一直定格在1985年,他十五岁那年夏天。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爱他喜爱的女孩,不能与她建立完整、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格特露德是迈克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合法妻子。格特露德聪明、勤劳而又忠实。生活原本可以很幸福的,但迈克总是不自觉地把现在的生活跟当时的生活相比较,发现“她不是味儿,她碰起来、摸起来不是味儿,她闻起来也不是味儿,味道总不对”,格特露德总是不如汉娜。两人都无法再忍受对方而分道扬镳。离婚后,迈克曾想寻求与其他女性建立一种更加良好的男女关系,但希望对方要有那么点像汉娜。当迈克试图对她们讲起汉娜的事情时,有的极端敏感,有的却漠不关心,以致令迈克心生失落而“什么也不谈了”。她们的态度与迈克内心中的汉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比她们的自私与冷漠,迈克从汉娜那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因而对生活充满热情。与汉娜在一起的日子,虽然也有争吵,也有斗气,但“每一件事情都富有意义”。

二、迈克“俄狄浦斯情结”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对迈克的影响

迈克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战败后,德国万事萧条,就像16岁的迈克的家庭一样,他、妹妹姐姐、哥哥,还有他的父亲母亲,都无法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正常的聊天、相处。他们互相都充满了试探,充满了怀疑。迈克的家庭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几乎每次的场景都是餐桌,仿佛这是唯一一个能把一家人聚到一起的地方,但他们言语很少,即使这样也能产生冲突。迈克的家人第一次出现是一家人在餐桌上讨论是否要为迈克请医生而争论。一句“这孩子自己说不要医生的。”父亲形象出现,苍老并且不苟言笑,他的言语看似尊重孩子的意愿,其实缺乏关切之意,甚至有点心不在焉。 “他要的!”妹妹,她的皮肤苍白,神情严肃,甚至有点凶狠,完全没有一丝这个年龄的女孩该有的天真烂漫。一番对话最后以父亲一句“别争了”结束。关于迈克家庭的第一次直接描写,这两场戏一共才40秒钟,却隐隐揭示出这个家庭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疏离的关系。第二场主要是关于迈克为什么晚回家了原因的争论,迈克对此的解释是自己在老城区迷了路,妹妹对此毫不留情的质疑“他撒谎!”,这番对话以母亲“他没说谎,迈克从不说谎”的微笑回应作结。来自迈克母亲那句自欺欺人的话显示出她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此般种种都是使迈克内心深处对母性之爱的渴望。

(二)社会环境对迈克的影响

健康的精神状态必须建立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战后德国满目疮痍,普通人流离失所,每日为最基本的生计奔波,亲历了纳粹德国举国上下的谎言、盲目与狂热之后,整个国家都普遍弥漫着冷漠与麻木。这种情绪弥漫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沉沉地压在每个人身上。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不复存在。除了依恋与罪责,迈克的内心麻木与冷漠已病入膏肓,惟有在朗读中才能找到自我,找到自己试图割舍去割舍不下的那段情缘。

三、结语

由此可见,迈克的“俄狄浦斯情节”不仅是由人物自身的性格造成的,更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所导致的。本哈德•施林克笔下迈克的“俄狄浦斯情结”,让我们看到了纳粹德国给后代留下的深深烙印。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方能建构好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1][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杜云云.《生死朗读》的文学隐喻探究.电影文学.2009.

[3]黄卫平.朗读者的“俄狄浦撕情结”及诱因.电影文学.2009